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菱角萤叶甲

2023-01-24 14:27:34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昆虫名,为鞘翅目,叶甲科。是菱角上毁灭性害虫,也胡转清植草担乱另查是在水生蔬菜中普遍发生并危害较大的害虫,可以造成严重减产。该虫除危害菱角外,还可危害芡实、莼菜、假水仙等来自水生蔬菜和野生水生植物。以成、幼虫群集咬食叶片危害,轻则造360百科成菱盘孔洞缺刻蒸足适,重则叶片全被吃光。

  • 中文名称 菱角萤叶甲
  • 拉丁学名 Galerucella birmanica
  • 别称 菱金花虫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基本信息

  中文名:菱角萤叶甲

菱角萤叶甲(图1)

  学名:促新女季制Galerucella birmanica

  又称:菱金花虫

  目:鞘翅目

  科:叶甲科

分布为害

  分布:江苏、浙来自江、江西、福建等。以幼虫和成放的很360百科高虫吞食叶片,轻的形成大量孔洞,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则食尽全株叶片,仅留叶脉,区衡地死浓作菱塘一片枯黄,减产60%以上,甚至无收,并使品质降低,是菱角、莼菜等菜上的毁灭性害虫。

菱角萤叶甲危害症状图(图2)

形态特征

 视曲 成虫

  体长5mm左右,宽2.2mm。初羽化时黄色,后渐变成灰褐色,披白茸毛,触角丝状,复眼突出,黑褐色。前胸背板两侧、中胸小盾片黑色。鞘翅折缘黄色类德判展策检类。腹部可见5节,第5节后缘中央具1缺口。雌虫体略大,缺口小,后缘略平截。雄虫体略小,缺口较大,后缘呈圆弧形。

  卵

  近椭圆形,初黄色后变橙色,卵端有1圆形红斑,有卵纹。幼虫:元起长再浓确共3龄。体12节,初孵幼虫黄色。胸节中央有1纵沟,各腹节背面具1横褶,最后1节腹突很大,背板后缘来自具1排刚毛10根。

菱角萤叶甲卵状图(图4)

  蛹

  大小5.5×2.5mm,初鲜黄色,后变暗黄色,两侧具黑色气门6对,尾端常尽考半特展被老龄幼虫残皮包裹

发生规律

  该虫在长江流域年发生6-8代,世代重叠以成虫在茭草、芦苇等残茬或土缝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天气转暖后,越冬成虫开始活动。当菱盘和莼菜叶出水面后就迁入取食,食后1d卵巢即可发育,过3-4d后交尾产卵。360百科各代发生期:第1代为5月初至6月上旬,第2代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第3代6月底至7月中旬,第4讨占林未补火代7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5代8月上旬至9月上旬,第6代8月下旬至9月下旬,第7代9月下旬以后。10月底成虫陆续迁至越端植席活冬场所。全年以6月中旬至7月中集备类端虽旬,2-3代时虫口数量多,为害最重,时值应干氧叫高核提跑渐省爱菱盘开花结果期。

菱角萤叶甲幼虫(图3)

  该虫不耐高温,抗寒力弱,发育适温为20-32℃。越冬成虫在-4-5℃时经24h死亡率20%,-6-11℃经5h死亡率高达100%。雨水对此虫有明显冲刷作用,在降水4mm/h的强度下,低龄幼虫冲刷致死率高达50%。每年7月下旬,田间常受高温、暴雨等因素的影响,虫口密度下降。据调查,该虫天敌有水生昆虫3种龙虱、4种蚜和数种蜘蛛等。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①秋后及时处理老菱盘,用作饲料或堆肥以压低越冬虫口基数。

  ②铲除岸边杂草,亦有助于压低越冬成虫基数

药剂防治

  菱叶受害初期,及时喷药毒杀。药剂可用杀虫双乳油500-1000倍液,或菊酯类(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乳油2000-基存行啊万重师2500倍液。连喷2-3次,隔5-7天1次。交替施用,喷匀喷足。

常用药剂

  杀虫双、溴氰菊酯、氯氰菊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