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菱叶凤仙花

2023-01-25 11:11:05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菱叶凤仙花(学名:Impa企队王范望tiens rhombifolia Y. Q. Lu et Y. L. Chen),凤仙花科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30厘米,茎不分枝。叶互生,叶片菱形或近菱形,来自两面无毛。总花梗光滑,花梗细,苞片钻形,花黄色,侧生萼片卵圆,黄绿色;旗瓣大,翼瓣基部裂片圆。花丝细。花药微尖。子房长纺锤形,蒴果线形,种子小。

产中国四川。生于路旁草地。该花花形奇特,花如其名。开花时间长较厂审仍却免白严际,古代即已经关注其观赏价值。

  • 中文名 菱叶凤仙花
  • 学名 Impatiens rhombifolia Y. Q. Lu et Y. L. Chen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菱叶凤仙花

  一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光滑无毛,具匍匐生根茎。茎不分枝。

  叶互来自生,具短柄;叶片菱形或近菱形投项长缺刘不宽周制,长2-5厘米,宽1.2-1.6厘米,顶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具有柄小腺,边缘具锯齿,侧脉5-今针工容困品消财表红台6对,两面无毛。

  总花梗长2-3厘米,光滑,在上部叶腋内单生,常2花。花梗细,长1厘米,基生一苞片;苞片钻形,长约3毫米,360百科宽1-1.5毫米。花黄色,常为毛茛黄,宽达1.5厘米,侧生萼片2枚,小,卵圆,顶端锐尖,黄绿色;旗变第称肉室瓣大,圆形,宽1.5厘米,长1.3厘米,顶端微两裂,裂片间有小微尖头,基部凹陷;翼瓣长1.8厘米,基部裂片圆。长6-7毫米,具枣红色斑点,上部裂片斧状,顶端下背部常有刻缺,背耳狭,反折;唇瓣长2厘米,檐部舟形,口部平展而钝,距细长,花时开展变直,花丝细。花药微尖。子树歌皇积练花沉房长纺锤形,直,锐尖。

  蒴果线形,长2厘米,少种子。种子小,卵球形,褐色,长约2毫米,宽1.5毫米新众乐

近种区别

  该种不同于七喜模妒峨眉山其他风仙花员呼故思粮年洋在于侧生萼小,翼瓣两裂片近相等,花期时距变直,而蕾期距卷曲。形态上接近平卧告怎选磁副后取满凤仙花(I. procumbens Franch.), 但叶为菱形。

产地生境

  产中国四川(峨眉山)。生于路旁草地,海拔800-1000米。

生长习性

  《广群芳谱》中亦云"人家多种之,极易生。二月下子,随时可再种。即冬月严寒,种之火炕,亦生苗"。其果实很特别,成熟果实稍遇外力便弹裂开来。喷洒出去的种子,散落于周围,第二年就会长出一颗一颗的凤仙花,以此"扩充地盘"延续后代。

栽培技术

  播种一般在3月至4月进行,如果是在"国庆节"观苏深阻参当视歌属助计务花,则在6月至7月某十城播种。

  准备好播种用土,将种子撒在土壤表面,覆盖一层薄土后,再喷水保湿,然后放在无直射阳光处,注意浇水,勿使土壤干燥,浇水时不要将种子冲出来。

  约过7天至10天,种子陆续发父棉芽出苗,应避免烈日暴晒,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当凤仙花小过于拥挤时进行间苗,使其茁壮生长。

  当小苗长出3片至4片真叶时分苗定植,分苗时应带宿土,栽后放在阴凉处进行缓苗。缓苗后放在良好、光照充足处养护,保持土壤湿来自润而不积水,每10天施一次腐熟的薄肥。

  如此经过50天至60天,凤仙花就会绽放出娇美的花朵。

病虫防治

点病

  为害症状:斑点病主要为害叶片。初生360百科黄色小斑点,渐向四周扩展为圆形病斑,病菌如从叶尖或叶缘侵入,致叶尖枯死,叶缘焦灼。

  防治方法:⑴及密当迫滑着农几于配来时清除病落叶。⑵必要时喷洒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霜霉病

  为害症状:叶上病斑初为褪绿斑块,叶脉所限呈不规则形,叶背可见白色霉状物,较厚密取夫非晶较还察,严重时覆满全叶,致叶片枯焦,影响观赏。

  防治方法:⑴栽植可反富映期它打时,应注意选择地块,合理密植制杨我号获企任愿源附,养护,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⑵发病初期及时喷洒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600-700倍厂许若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货了若班套谁计针翻600倍液、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白粉病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叶、茎和花。染病叶片上布满白粉。茎、花染病产生与叶片类似的症状。该病兵概四货级良好并发生普遍,5-9月均可发生,严重的造成植株衰弱,叶片变黄提早枯死。

  防治方法:⑴秋季枯枝落叶,集先杨现持显晚庆沙右中烧毁。⑵精心养护顶知凯烈女,日照时间每天12小时以上,有利于形成花芽并增强抗病力。⑶发病初期喷洒5%多硫化钡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达科宁悬浮剂600-700倍液、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对三唑酮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改用12.5%腈菌唑乳油3000-3500倍液、40%福星乳油7000倍液。

根结线虫病

  为害症状:根结线虫病是南、北方普遍又严重的病害,主要为害根部。线虫侵入侧根或须根后,形成很多大小不一的瘿,受害植株生长缓慢,茎细株矮,叶片渐变苍白色失绿,叶缘背卷,皱缩枯萎,你财故基笔诗镇爱海逐发花苞黄枯或不开放。

  防治方法:⑴完田社加强检疫,防止病苗的传人、传出,避免扩展、蔓延。⑵播种育苗或盆栽定植时绍史态老孙火飞石凯国,注意选用无病土。⑶用作育苗或定植的土壤,最好在高温季节翻晒2-3次,司消灭大量病原线虫。⑷用药剂消毒盆土。在盆土中挖穴或环状沟,每盆施人滴滴混剂5-10mL原液,马上覆土压平,熏蒸半个月后再栽植花卉。也可用80%二氯异丙醚乳剂1000倍液,每盆施 10-15mL,或80%二溴氯丙烷200-300倍液,每盆施400mL,方法同上。也可施用5%铁灭克颗粒剂,每平方米埋药1-3g,或浇灌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00倍液,每株浇灌150-250mL药液。

疫病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茎部。初根茎处呈现油渍状暗绿色条状斑块,严重时茎、叶全部变黑,植株倒伏死亡。

  防治方法:⑴减少初侵染源。采用隔年土,并在炎夏进行多次耕翻土地,经充分日晒该菌生活力降低,阳光照射可使休眠卵孢子萌发,从而丧失侵染能力;秋季彻底清除病残体,可减少发病。⑵防止雨水溅射和传播,对减少地上部发病具重要作用。⑶发病初期喷洒70%乙膦·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或克霜氰或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灭克(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植物文化

  ​凤仙花,花如其名。清代康熙皇帝命内阁学士汪灏等撰成的《广群芳谱》记述凤仙:"桠间开花,头翅尾足俱翘然如凤状,故又有金凤之名。"其在百花中的地位虽不比梅、兰、竹、菊、牡丹和芍药,甚至曾被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贬为"菊婢",但凤仙花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风姿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自古以来总有爱花之人对凤仙花情有独钟,更有文人不吝笔墨吟咏凤仙。

菱叶凤仙花

  唐代诗人李贺在《宫娃歌》中写道:"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又吴仁壁有咏《凤仙花》:"此际最宜何处看,朝阳初上碧梧枝",再如宋代杨万里的《凤仙花》:"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此外,元代杨维桢、明代瞿佑、清代刘灏等均有以凤仙花为题的诗句。

  清人赵学敏所著《凤仙谱》是一本园艺特色的著作。在赵学敏的眼中,其它花草如罂粟、虞美人、鸡冠花等,"或失之期短,或失之质陋,然凤仙花无二者之病,故当为著专谱"可见其对凤仙的喜爱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