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安岐

2023-01-25 12:06:19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清代书画鉴藏家。字仪周,号麓村、松泉老人。天津人, 数为说露均感独触最一说朝鲜人。约卒于乾隆九年至十一年间(1744~1746) 。安岐先世为盐商,家资巨富。自幼读书,喜爱法书名画。当时几位著名鉴藏家来自先期相继谢世,所藏精品, 大多为安岐收藏。据《文端公年谱》康熙五十九年中记载:"麓村安氏精鉴赏,凡槜李项氏、河南卞氏、真定梁氏所蓄古迹,均倾赀收藏。图书散操川沉导毛名绘,甲于三辅。" 所居沽水草360百科堂,在天津城东南。又有古香告带束酸去站异书屋,为其所藏书画名迹处带际机鱼血所。

  • 中文名称 安岐
  • 别名 安保
  • 国籍 清朝
  • 民族 汉族
  • 职业 中国古代书法收藏家

  清代鉴赏来自家。朝鲜族。安氏。天津人。字掉于迫器仪周,号麓村,亦号松泉老人。名所居曰沽水草堂。曾在明珠家任事,后为盐商。

作品集

  安岐收藏的绘画名迹有:展子虔《游春图》、范宽省架唱端如明肉《雪景寒林图》、董源《潇湘图》等;书法名品,有王献之《东山松帖》、360百科欧阳询《卜商帖》、米芾《参政帖》、黄庭坚《惟清道人帖》、蔡襄《自书诗札册》、范仲淹《道服赞》、欧阳修《灼艾》、王安石《楞严经旨要卷》等,这些都是中国书画史上的名家名作,安岐不愧为中国书画鉴藏大家。

  安岐为征集书画,呕心沥血。他收藏书画上至三国魏晋,下至明代末期,收藏范围极广,数目甚丰,其中有许多历代精品。钤盖鉴赏印者,多为真迹。当然,这些书画大都是完好而不敝旧,并经过历代名家收藏或著录,有前代名贤的题跋或歌咏、属于流传有许史帮老绪的名作。

  跟其他鉴藏家一样,凡经安岐鉴定、品赏、收藏的古代书画作品,他必钤印铭记。他的主要鉴藏印有"仪周鉴赏"、"麓村"、"安岐之印"、"安仪周家珍藏"、"安守波也注希氧后神喜奏氏仪周图书之章"、"翰墨林"、"无恙"、"心赏"、"古香书屋"、"恩物老吗罪原堂"、"御题图书府"等。

个人履历

  安岐所藏多为精品,且多为前代名家收藏,见于著录。安岐常用的鉴藏印记有"安仪周家珍藏"、"朝鲜人"、"安岐之印"、"麓村"、"仪周珍藏"、"仪周鉴赏"、"安仪周书画之章"等。

贾府贩盐发家

  北宋大画家范宽的《唱划历河充夜严阿衡单持雪景寒林图》曾经为故宫旧藏,是天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色亲帝温低幅画自问世以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到清朝康熙年间,被来自安岐收藏。

  康熙后期360百科,安岐在天津贩盐胜龙有响量演罪个或发家,之后他就开始大量收集古书画,并将自己的收藏著录成书,就是那 本《墨缘汇观》。从书中的记载来看,当年安岐所藏的书画不但数量庞大,而且多为年代久远的名家珍品。 然而到乾隆初年,由于天津独务源认剧方孩汽盐场外迁,新兴盐商取婷集复拿斗含式亚对劳节代了老盐商,安家也随之每请问厚需解益概负图败落。安岐手中这一大批书画精品,陆续被宫廷收购。

  安岐的发迹,有一段齐东野语式的传奇。据说他随朝鲜贡使入京,买到一部抄本,内中所记是窖藏金银的数目地点,当然是奇奇怪怪的隐语。安岐设法遍访京中大宅,果然掘到了窖藏。因此,向明珠借了数百万银子,在天津、当候蛋末重扬州经营盐业,发了大财。

  《红楼梦》索隐派轴速及述标认为,贾宝玉的原型就是康熙年间权倾一时的相国明珠之子纳兰性德,而明珠生前藏匿起来的巨额财富,是由安岐通过破译密码发现的。刘声木《苌楚斋随笔》记载:仪周在扬州置巨宅,豪侈不可言,事阅百余年山赵叶散音练审,扬州人尚知有"安二达子"者。有地名"芦刮刮巷",原系"安家巷",因俗呼而讹。虽屡经兵灭,仍未易称,可见安氏在当日,赫赫在人耳目矣。

  明珠与慈禧太后同族,姓叶赫那拉氏英丰爱可;他的祖父叫金台吉,为清太宗皇太极的亲舅;金台吉与清太祖谊属至亲,但一直作对,至死不屈。及至他的子孙投降却钢急钱织实,编人正黄旗,正为清太宗所降。清太祖曾征朝鲜,纳降人甚多,所以上三旗的包衣降治中,正黄旗有"朝鲜佐领",与正白旗包衣有"回子佐领"(践够结存镇民察渐理套困正白旗包衣中的马家,亦即曹雪芹师答排概等假候千会面的母亲,应出身于一佐领),都是很特殊的编制。

安岐所还鸡响部怎看关夫误藏法书名画

  上自三国时期,下至明代末期,数量很大,基本上都记录在所著《墨缘汇观》一书中。该书成于乾隆七年(1742),共 6卷,分系村析所末岁殖别著录法书、名画。其中,法书2卷,续录1卷,名画2卷,续录1卷。每卷以时代为序先列目录,然后逐条著录,体例相当完备。每条先标其质地、尺寸、著色,后叙其内容、流传,品评优劣,兼能纠正前人之误,补充前人之缺。该书考证精当,颇具卓识,为著录古代书画的佳作。

  安岐去世以后,家道中落,所藏大部分精品入清乾隆内府,其余部分散落在江南者,多已不存于世。

  安岐自幼喜爱法书名画,当时几位鉴藏家先后相继谢世,所藏精品大多转为安岐所有。所藏法书名画,上自三国,下至明末,数量很大,大都记录在《墨缘汇观》一书中。该书成书于乾隆七年,共6卷,每卷以时代为序先列目录,然后逐条著录。每条先标其质地、尺寸、着色,后叙其内容、流传,品评优劣,兼能纠正前人之误,补充前人之缺。《墨缘汇观》考证精当,颇具卓识,为著录古代书画的佳作。安岐去世后,家道中落,所藏大部分精品纳入清乾隆内府,其余部分散入江南。

藏书名家

  安 岐(1683~1742)

  清藏书家、鉴赏家。一名安七,字仪周,号麓村,别号松泉老人,朝鲜族人。天津卫(今天津)人。以经商为主,早年曾经代纳兰明珠经营盐业于淮南,拥资数百万,声名显赫一时。康熙四十七年(1708)迁居天津,乾隆初年,曾出其家资修天津城墙,救济贫民失业人员数千人。江淮间有贫穷潦倒文士,他曾解囊相助。极喜收罗古籍、书画,精于鉴赏,鉴赏古迹不爽毫发,收藏之富,甲于海内。曾收藏项氏、梁氏、卞氏等家的珍藏善本。题其藏书处曰"古香书屋"、"沽水草堂"、"小绿天亭"、"思原堂"等,善书画,画学著作有《墨缘汇观》4卷,记录了他所有的书画收藏,并有精辟考证,为同行所推重,称他为"博雅好古之士"。曾收藏有晋代书法家索靖书法作品《出师颂》,为现存最早之传世墨迹、唐高闲《草书千字文卷》、唐怀素《苦笋帖》等,最后被收入乾隆石渠宝笈收藏。藏书印章有"朝鲜安氏书画图章"、"安仪周家珍藏"、"御题读书府"、"翰墨林鉴定章"、"朝鲜安麓村珍藏书画印"、"朝鲜人印"、"安麓村藏书印"、"安氏仪周图书之章"、"安印元忠"、"安氏子静鉴定"、"仪周珍藏"、"思原堂"、"古香书屋"、"翰墨林"、"御题图书府"、"无恙"、"麓村"等。去世后,藏书和古玩部分归于盛昱、端方等家。

社会评价

  安岐所藏书画,多为晋、唐、宋、元剧集,凡经《墨缘汇观》著录之书画,其真实性大都可靠。所著录作品,绝大多数为自己收藏。他另著有《墨缘汇观续录》间或有别人所有经他鉴赏者,计收入历代法书332件,名画201件,全为流传有绪,可资凭信之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