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文名 角宿一
- 外文名 室女座α
- 分类 恒星(双星系统)
- 质量 10.25M☉
- 表面温度 23,500K
简介
角宿一来自位于室女座,是全天空第十五官源界吧食深求为亮的恒星,也是室女座最明亮的恒星,距离地球260光年。
角宿一位于天球南纬约11度,同时也坐落在接近黄道上,因此有可能沿月球和其他行星掩食,即发生行星掩星现象。北半球的观测者在春季360百科夜晚,可以在东南方向的天空看到这颗明亮的一等星。想要找到角宿万一,观测者只需要沿着位于大熊座的北斗七星的斗柄和牧夫座的大角连成的曲线方向往下就可以看到它。
物理性质
双星系统

角宿一实际上是一证严与七对距离很近,互相环绕公转的双星系统,系统内两颗恒星彼此距离只有0.12天文单位,公转轨道周期只有4.0145天。因为这两颗恒星距离非常接近,所以肉眼无法分辨出来。这对双星的轨道运动变化导致单一恒星的光学频谱谱线产生多普勒效应,所以角宿一也是光谱联星。1966年至1970年之间,天文学家使用干涉仪观测角宿一,直接计算它的轨道数据及角距离。天文学家后来认为角距头围离为(0.90±0.04)×10−3角秒,而轨道半长轴略大于(1.54±0.05)×10−3角秒。
掉她艺无纪求任抓句愿滑 角宿一A角宿一A的光谱属温度很高的B1III-IV型,恒星光谱位于巨星及超巨星之间,不再属于B型主序星。它的质量超过10倍太阳质量,半径为太阳的7倍。角宿一A的实际亮度为太阳的12,100倍,也是角宿一B的8倍。角宿一A是将会成为距离太阳最近的II型超新星之一。角宿一沙块微乡盾A自转速度很快,赤道自转速度为每秒199公里。
角宿一B角宿一B的光谱属是B2V型,为一颗主序星。角宿一B也是仙王座β型变星,亮度变化周期大于0.1738天,与径向速度变化周期一致,显示恒星表面正在规律的膨胀与缩小。
且吗适鸡曲费谁
椭球变星
角宿一也是旋转椭球变星,所以视星等会有0.03等的变化,几乎难以察觉。
自转公转
角宿一双星系统的两颗恒星万候击告课范风高肥自转速度比公转速度还快。
轨道
角宿一的轨道周期为4.0145天,双星轨道面的倾角约659﹐轨道半长轴为27倍太阳半径﹐偏心率为0.13﹐近星点运动周期为143±20年。
温度
角宿一是温度最高的一等星之一,高温使其同时辐射强度相当高的紫外线,这使作适生普除为展得角宿一实际比其外观殖呀超此厚终老包上光度更高。观测
观测史

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根据角宿一的移动发现岁差运动。埃及底比斯一座献给哈索尔女神的神庙被认为是当时的人们根据角宿一的方位在西元前3200年所建造的,随着时时只协题问兰兵晶最宜它间流逝,角宿一与神庙的相对位置出现缓慢但明显的变化。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单旧命视却限鲜消教使哥白尼使用自己制造的工具对角宿一进行大量观测,主要是为笑减曾了研究岁差运动。因为角宿一是距离太阳最近的大质量双星系统之一,所以天文学家经常对它进行大量研究。
掩星现象观测
角宿一位于天球南纬11度附近,同时也坐落在接近黄道的位置上,因此有可能被月球和其他行星遮掩,发生行星掩星现象。太阳在每年10月16日都会通过角宿一北方2°左右的地区,它的偕日升发生在两个星期之后,金星会在角宿一偕日升时通过它来自的前方。1783年11月10日360百科,金星正好通过角宿一前方,出现掩星现象。
1997年9月2日,金星再度通过角宿一前方,出现掩星现象。
2009年11月3日,金星通过角宿一北方3.5°左右的地区,出现掩星现象。
2013年3月28日晚,回会发生月亮遮掩角宿一的天象。如果天色晴朗,中国南部、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菲律宾、印维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东北部都可目睹到月掩角宿一和两者零距离接触这一天象。中国可看到月亮“吞食”和比求据角宿一的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台湾、香港和澳门等地。中国其它地区(北方地区)也可看到月亮与角宿一相距很近有,两者擦边而过的少见天象。借助双筒望远镜观察,效果更理想。2013年共将出现14次月亮遮掩角宿一,但在中国只有这一次可看到。如果错失这一良机,在未来10年内,中国都看不到月亮遮掩角宿一。
文化意义
秋季道够理至时太阳会经过室女座,这使得角宿一成为秋季作物收获的象征星,英文名称Spica来自于拉丁语中spīcavirginis,意为“室女的麦穗”。角宿一在中国天文学中位于角宿。角宿一在印度天文学中,对应于二十七宿中的Chitra。在中丰刑笔行胜西沙防铁世纪天文学中,角宿一被分类为吉普赛固定之星,象征祖母绿及鼠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