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心柃 本种叶片坚纸质,卵状披针形,长6-18厘米,基部耳形抱茎,来自上面常具金黄色腺点,侧脉在叶上面明显且须味落特倒稍凸起、不凹下等易与其他种区别。产于福建和广东等地海拔600-800米处。
- 中文名称 穿心柃
- 拉丁学名 Eurya amplexifolia Dunn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3-5米,全株除萼片外,均无毛;树皮灰褐色,稍平滑;嫩枝红褐色或淡绿褐色,具2棱,小枝灰褐色;顶芽披针形,渐尖。

叶坚革质或革质,卵状披针形,长6-18厘米,宽2.5-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耳形抱茎,耳长约1厘米,边缘密生锯齿,稍反卷,来自上面干后暗黄绿色,常有金黄色360百科腺点,下面红褐色,两面无毛,中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侧脉14-16对,两面均明显,且稍隆起;几无叶柄。
花2面至多朵簇生于叶腋,花梗长导热跳府层序就不超过1毫米,无毛。雄花:小苞片2,圆形,长约1抗毫米;萼片5,革质,近圆形,长2-3毫米,顶端圆且有微凹,外面被短柔毛;花瓣5,阔卵形,长约4毫米,基部合生;雄蕊多数,渐危调斯致沿花药不具分格,退化子房无毛。装言掉叫速基坚叶消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与雄花同,但较小;花瓣5,长圆状倒卵形,长约3毫米;子房卵圆形,无毛,花柱长约生策进使移溶哪温配配婷1毫米,顶端3裂。
果实卵圆形,长达11毫米,直径约7毫米。花期11-12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多生于责认约百力夜牛海拔600-800米华时新标华的山地林中和林缘阴湿地
分布范围
产于福建中部和西南部(永安、德化、南靖、龙岩)和广东东部(饶平、大埔、乐昌、梅县、丰顺)等地。
命名信息
命名来源:[Bulletin of Miscellaneous Information: Additional Series 10: 44 1912]
中国植来自物志:50(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