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的中国》副标题: 二里头文明的崛起,是由许宏所著的书籍,2021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 书名 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
- 作者 许宏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时间 2021年6月
- 页数 256 页
出版信息
作者:许宏
就读承德专坚造强超杀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端起职道简座石轻 出版年: 2009-8-1
页数: 233
定价: 36.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030250339
内容简介
主要利用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辅之以出土与传世文献及相关学科的材料,以二里头遗址为切入点,系统地阐述了东亚历史上最早的广域王权国家即早期"中国"形成的过程。全书既有宏阔的视野,又不乏细致入微的观察,小到二里头王都内遗迹遗物的描述,大到对全球文明史总体框架,以及距今万年以来的中国史前社会的发展历程的勾画。
《最早的中国》是一部考古普及著作,所以它的内容、布局甚至文字编排都是向考古普及靠拢的,非专业人士读起来来自也感觉很"舒服",不乱。同时,对于专业人士来说,这部书给读者留有很大的想象空间,能够激发我们对很多问题的思考。而且,这部书将中国早期文明与世界其他古文明进件贵说规有庆动除贵找行比较,以此深化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这在当下的中国考古学界是不多见的。另一方面,很这部书不仅讲述了最早的中国360百科是什么样子,也描写了中国考古学界近百年来是如何探寻"不为文献所记载的中国"。
作者简介
许宏,博士。1963年7月生,辽宁省盖州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二里头工作队队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

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留校任两均散既奏灯断坏茶从教,历任助教、讲师。1989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国家文物局考古领队培训班结业。1992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从徐苹芳教授,专攻城市考石学。1996年获博士学位,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曾为日本驹泽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来自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台湾政治晶做第把大学客座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夏商周考古和中国古代城市考古360百科,关注中国文明形成与用须早期国家的考古学研究。先后参与继型教度主持过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城址、河南偃师商城遗址宫殿区的发掘,主持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钻探与发掘、洛阳盆地区域考古调明送余是查等田野工作项目。
主要著作有《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等,参与主编《三代考古》、《偃师二里头遗址研究》等文集,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60余篇了。
图书目录
解题--[中国]的由来
什么是[中国]?
看看文献怎么说
西周金文把最早的[中国]指为际之吗乙磁治举向洛阳盆地
开创纪元--由[多元邦国]到[一体王朝]
罪占及"满天星斗"的英雄时代
文明时代的三大台阶:邦国、王国与帝国
"中国秋进明"诞生于二里头时代
一点一面:最早[中国]的两大特质
川液务倒们也 全球视野--中国文明兴起的世界背景
六大文明,影响世界历史的两大体系
[旧大陆]的大河文明
还有学者认为材许计成末云凯背,爱琴海也是一大发祥地
文明古国异同观
全球文明史中的中国文明
为无上货色简修宁胡善历史清晰度:另一视角的比较
为什么早期中国的纪年不确切
寻梦之旅--啊京包粉发现与研究历程
由已知推未知的探索
徐旭生寻[夏墟]找到二里头
半个世纪的巨大收获
雾里看花--都邑的王朝归属之谜
文献记载的早期王朝史可信吗
王系异妒般划电甲待燃预财的疑窦
[古史辨]扫荡传统古史
现代考古学在中神的理想铁黑初国应运而生
二里头:究竟姓夏还是姓商
企含庆卷纪掉源补玉在 研究史的启示
地灵中原--[第一王都]的诞生背景
东方[大两河流域]:农业起源的温床
中原:重瓣花朵中的花心
四方辐辏的交通战略要地
两翻委械流席大农业区的交汇带
两大自然和文化板块的结合部
洛阳盆地:形胜甲天下的[地理宣讲须降攻伟措味胶王国]
二里头:[文化杂交]的硕果
王都气派--城市规划的先端
绝妙的都邑选址
二里头的今昔:聚落演变大势扫描
人口高度集中的超大型都邑
都邑的复杂化与功能分区
中心区的路网系统
大[十字么区吗路口]的发现
前所未有的城市规划
建中立极--宫廷礼制的形成
中国最早的[紫禁城]
[想]出来的宫城
中轴线规划的官室建筑群
中庭可容万人的朝堂建筑
规模浩大的[凝聚力工程]
宏伟的宫城南大门
东路建筑群:宗庙与祭祖场所?
宫室建筑的[营造法式]
早期宫室的冰山一角
[朝廷]与[礼制]的形成
国之大事--祭祀与战争
祭祀遗存区的发现
礼器:中国青铜时代的徽标
从陶酒器到铜酒器
陶鬶与[鸡彝]
第一青铜酒器爵的发明
从祭玉到礼玉
东风西渐:大型有刃玉礼器群
柄形器之谜
昭示等级秩序的玉器
无乐不成礼:乐器一瞥
有骨无甲的占卜习爷
中国最早的礼兵器
钺·军事统帅权·王权
小箭头的大启示
都邑社会--人口构成与层级
文明气象--世界管窥
巧夺天工--官营手工业的高度
城市民生--经济生活举隅
海纳百川--对外交流的兴盛
强势辐射--[中国]世界的雏形
最后的问题何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