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菊潜叶蝇

2023-01-24 07:57:28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昆虫名,属双翅目、潜蝇科。分布在中国南方、北方均有发生。主要为害菊花、 大丽花、 瓜叶菊、 甘野菊及菊科杂草等100多种植物等。该虫食性杂。以幼虫现矿规府酒长稳潜入叶肉钻蛀为贵的良谈重唱带分烟害,潜道纵横交错。造成叶肉被吃光,引鲁轮际经吃起叶片枯萎。雌虫用产卵器刺破叶组织产卵,及雌雄成虫吸食叶片汁液,使叶片造成许多白点。

  • 中文名称 菊潜叶蝇
  • 拉丁学名 Phytomyza syngenesiae Hardy
  • 别名 夹叶虫 菊植潜叶蝇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形态特征

 角损仅这负础细显 成虫

  雌体长2-3mm,翅展5-6mm以频批静凯造环。雄虫体较小。体暗灰色,复眼红褐色至黑褐色。体上被有稀疏刚毛。翅一对,透明,有紫色闪光。足黑色,腿节端部黄色。雌成虫腹部末端有漆黑色的粗壮产卵器,雄成虫腹部末端有一对明显的抱握器。

菊潜叶蝇

  卵

  长来自椭圆形,长约0.3mm,乳白色,略透明。

  幼虫

  体长圆筒形转著处古黑钟、蛆状,末龄幼虫体长越坚渐阻办妒庆控2.5mm,黄白色或鲜黄色。

  蛹

  长约 2mm,纺锤形,黄褐色,羽化前黑褐色。

发生规律

  1年发生世代数随地区而异。南方年发生10余代,华北地区年发生4-5代。北方以蛹越冬,南方无固定的越冬虫态。在360百科浙江一带3月下旬成虫出现,4-5月发生较多,危害较重,夏季发生少,秋季又有发生,但数量不多。在北京研入湖书观点将越一带成虫于翌年4月出现。白天活动,交尾、把卵产在叶缘组织里,每雌产卵45-90粒,幼虫潜食叶肉,老叶先受害,严重时1叶上有数十条潜道造成全叶枯黄。老熟幼虫在隧道末端化蛹,每年春夏之间受害重,秋季也为害,条件适宜时1路计汉叶个月即可完成一代。

防治方法

  (1)发现受害叶及时摘除。

  (2)药用植物或花卉附近的豆科、十字花科、菊科杂草要及时清除,以减少虫源。

  (3)在幼虫潜叶为害初期及时喷洒20%除尽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1.8%爱比菌素乳油4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