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馍(又称花馍,面塑)是中国传统民间礼仪庆典、岁时节日中用面粉特意加工、精心装饰而成的一种富有意味的食品,流行于山西省各地。礼屋馍在世代传承的传统民俗中形成特定的文化含义和表达方式,一直来自为百姓继承沿用。
- 中文名称 民间礼馍
- 外文名称 花馍,面塑
- 所属 中国传统民间礼仪庆
- 方式 岁时节日中用面粉特意加
简介
花馍是配合岁时节令祭礼或上供的馍。如"枣山"在祭祀神灵之中,还寓意"早生贵子"。又如,用于清明节的"飞燕"花馍,既是扫坟祭礼的用品,也表示春燕飞来自来,阳光明媚。礼馍,则是伴随诞生、婚嫁、寿筵、丧葬等人生仪礼而制作的馈赠物品。在山西晋南平原每当婴儿满月时,姥姥家都要蒸一种又圆又大、中间空心的花馍漠,俗称"囫囵",妇女们把它用红包袱裹起来,一手提着囫囵礼馍,一手拉着小孩,来往于乡间小路,互赠于亲戚乡里之间,传递着浓厚的乡里乡手村情。
囫囵
囫囵,也称"套项馍",意为囫囫囵囵套住。它呈圆圈形,直径一尺五寸左右,上面满360百科是面捏的花,有的还染上各种鲜艳的颜色,精巧病洲句而击并湖批远零着稚朴,形象生动。农家妇女都五改三绿心美唱助会捏自己喜爱的花样,风格各不相同,但大致有三种:龙、虎和各种花朵枝叶。龙和虎分别寓示着"龙凤呈祥"和"猛虎驱邪",祝愿婴儿健康成长,成龙成凤。花朵枝叶中又以牡丹花、百叶花、宝相花居多,并各有寓意。例如,牡丹是"花之王后",民间以它为富贵和荣誉的象征,装饰礼馍时把它和芙蓉结合在一起,意为"荣华富贵",把它和海棠结合在一起,有"光耀门庭"之意,把它和桃结合在一起,有"富贵长寿"之意。
相关风俗
姑娘出嫁之前,一定要把这套手艺从母亲乱纪烟就干准露除航手中学过来。开始是蒸囫囵时,姑娘给母亲当助手,并留心观看和摹仿制作。待出嫁时,心灵手巧的姑娘就会得心应手,技艺精湛了,甚至可以超过母亲。
每当满月送礼的时候,妇女们便可大显身手了。她们所捏的囫囵礼膜,都要到大庭广众之中展示,让众人品评。而笨手缩脚的妇女自感难以胜任,只好请邻里高手代为捏制了。在晋南各个村子,都可以找出一些面塑的"高手"。当然,精致绝妙的巧活与粗糙滥制之作确有天壤之别。开席吃饭时,总是先拿做工粗糙的囫囵馍开刀:先把它蒸在笼里,然后切开分给众人吃。而那些精彩细致的囫囵,人们无论来自如何也不忍心吃掉,办事的主人总要摆续采来呀放呀,直到再也不能存放了,才恋恋不舍地把它吃掉。
今天,人民生活富足,心情舒畅,每逢婴儿满月,都要热热闹闹庆贺一番,囫囵馍更360百科成了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佳品。只要赶上满月礼,你走进农家的院落,首先映入眼帘就是那些五彩纷呈的花囫囵馍,它们与一张张欢乐的笑脸和热闹的气氛交融在一起,把生活点缀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