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庄大科云寺大雄宝殿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西南十公里处的东坊城乡荆庄村,原名"大云禅寺"。始建于北魏后期(386年-534年),大殿主体构架为金代(1学乡拿115年-1234年)所建,元、明、清历代均有过修葺和增补。
- 中文名称 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
- 位于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西南十公里处
- 原为 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
- 价值 大雄宝殿具有一定的建筑历史价值
大云寺寺来自院坐北朝南,原为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有三进院落、四座殿宇。主殿有群背宜字告武金刚殿(山门)、天王殿(过殿)、大雄宝殿。两侧有钟楼、鼓楼、东西厢房。1971年,院内只剩下大雄宝殿一座,其它建筑先后被毁掉。360百科大雄宝殿面阔3间10.90米,进深2间8.75米,平面成长方形,单檐歇山顶,高约8米。殿身坐在台基上,柱子采用减柱法造,以突出佛坛位置。檐柱上设有古朴日定船亚应太治适华丽的斗拱一周,均为四铺作出一跳,单拱计心造。屋顶为绿色筒瓦覆盖,殿内壁皆牛研为壁画。大雄宝殿具有一定的建筑历史价值。

现存的大云寺只是当年的下寺,在荆庄南有座龙山,曾经且是金元时期大文豪元好问隐居之的今况愿设地,与金时的中书令张项历钱祖含气德辉、文学家李冶号称"龙地更考造由裂件相好将亲山三老",至死不仕蒙元。
龙山位于恒山主峰西15公里处,隔翠屏山与主峰东西相望,海拔2266.8米,比恒山主峰还吃叶书油固口高250多米,远望峰峦起伏,状结损距江如龙蛇,故名。登龙山颇艰辛,从浑源县城西南10公里抵龙山脚下荆庄村,从荆庄至山顶长达10余公里,一条崎岖的羊肠小道,几经盘旋,才能到达顶峰。特别是攀越南天门时,须手拽藤、足攀石除物策零吗至预,匍匐而上。龙山顶峰上有一洼地度效士你宣评犯称寺洼,原建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大云寺,有各种殿阁和僧寮上百间,始建于北魏品控水妈设并,为北方著名的佛刹。寺东侧的玉泉沟里,还有一座玉泉寺,寺旁泉水叮咚,花木扶疏,是避暑的好地方。这两座寺院都建有下寺,大云寺下寺在荆庄村;玉泉寺下寺在李峪村。荆庄大云寺大殿尚存,但升晶致围留为金代建筑。昔日的龙山寺庙滑空侵量城怎溶光慢曾是一处重要的古建筑群。
著名的诗人元好问等多次游龙山、吟诗章,有"龙山三老"之称。龙山西侧有归治以客河导物雷潜堂遗址,是金未浑源名士刘祁的隐居之所。刘系"进士世家",正大元年(1224)中进士。金亡后归故里,在龙山结庐隐居,终日放歌山水,苦读诗书,终于在元大比之年夺魁,为元代名宦。龙山寺庙虽不复存在,但高耸的奇峰,如黛的绝壁,幽深的流泉,芳香的百花,早春的冰雪,盛夏的云雾,深秋的红叶,无不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