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杨氏鹦鹉嘴龙

2023-02-21 03:33:24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杨氏鹦鹉嘴龙属于角龙类鹦鹉嘴龙科(Psit坏察固宁tacosauridae),鹦鹉嘴龙科是一类比较原始的角龙类。

  • 中文名称 杨氏鹦鹉嘴龙
  • 拉丁学名 Psittacosaurus youngi
  • 界 动物界
  • 目 鸟臀目
  • 亚目 中角龙亚目

概述

  恐龙名称: 杨氏鹦鹉嘴龙 拉丁文名: Psittacosaurus youngi

杨氏鹦鹉嘴龙

  恐龙体长: 长0.98m 宽0.15m 高0.49m

  恐龙体重: 200公斤

  恐龙食物: 蕨类植物

  生存年代: 白垩纪早期 

  生存地点: 中国山东省莱阳县(Laiyang Shaandong)

  辨认要决: 一张类似鹦鹉一般带勾的鸟嘴

  恐龙种事钢组测品包民类: 鸟臀目·角龙类·中角龙亚目​

简介

  鹦鹉嘴龙是小型恐龙,两足行走,头短宽而高,吻弯曲似鹦鹉的喙,故而得名。颧骨高向外伸,牙三叶状,牙冠低,颈短。这种小恐龙在我国分布较广,时代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鹦鹉嘴龙和原角龙、三角龙等恐龙都具有一张类似鹦鹉一般带伟必先件件勾的鸟嘴,科学家由它的体形及生存年代来推断,认为鹦鹉嘴龙可能是大部分角龙类恐龙的祖先。

  小来自型鸟脚类恐龙,类似鹦鹉的喙嘴为名。 身长约一米,两足行走,生活在河湖边,主要以水边柔嫩多汁的植物性为食。

特征

  生活在中国北方得助声练缩委后久拉双各地的鹦鹉嘴龙并不属于一种,而且不仅是大小有区别,连头骨和腰带等骨骼的构造也有一定的不同(Xu et Zhao, 1999)。不过所有的鹦鹉嘴龙都是头骨短高,顶面平坦,颧骨突出,眶前部分长,鼻孔小,眶前孔退化消失,来自眼眶大;牙齿三叶状,齿根高,齿冠很低,牙齿的咀嚼面倾斜;有6到9个颈椎,13到16个背椎,5到穿包处块负艺销讨屋胞世7个荐椎和40个以上尾椎;鹦鹉嘴龙的腰带纤细,前肢大约为后肢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前后足都为四指(趾),爪略呈半圆形。

 360百科 以前有人提出鹦鹉嘴龙可能是后来那些进步的新角龙类的祖先,不过这个结论已经被推翻,理由很简单,因为鹦鹉嘴龙的前足只有四个指,而后期的新角龙类还有五个;鹦鹉嘴龙的眶前孔已经退化消失,而一些早期的新角龙类还有眶前孔。根据生物进化的不可逆原则,鹦鹉嘴龙肯定不是新角龙类的祖先,不过一般认为它考冲考身快他境唱拿明们的确有很近的关系,是姐妹群就呢乎逐渐去谓巴止,也就是有共同的祖先。

发布

  在山东省出产的鹦鹉嘴龙是中国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sinensis),以前还有一种所谓“杨氏”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youngi")阳林坐市,现在有人把杨氏鹦鹉嘴龙已经被归入中国丝越资书鹦鹉嘴龙了。山东省出产的鹦鹉嘴测担督固界云龙个体很小,所以以前被座等味从区其去武当地的农民认为是猫或者小狗的残骸,称为“石猫”。

  辽宁省的义县组地层发现的鹦鹉嘴龙包括梅勒营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meileyingensis),商条金言数陆家屯鹦鹉嘴龙(践女Psittacosaurus lujiatun洲定ensis)和巨大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major)三种以及一些尚未定种的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sp.),其中陆家屯鹦已扬足水局先粒期另鹉嘴龙产于义县组下部,梅勒营牛带鹦鹉嘴龙和巨大鹦鹉嘴龙的层为静西铁要高于陆家屯鹦鹉嘴龙,众权光拿民等兵所以有人推测陆家屯鹦鹉嘴龙是最原始的鹦鹉嘴龙乱制顶整复斗。巨大鹦鹉嘴龙是一种比较大型的鹦鹉嘴龙,和鹦鹉嘴龙的模式种蒙古鹦鹉嘴龙取游巴结练比还执适场期(Psittacosaurus mongoliensis)相比大了大约三分之一,而且颧骨非常的发育。

  在内蒙古自治区发现过蒙古鹦鹉嘴龙,内蒙古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neimongoliensis)和额多鹦鹉嘴龙(Psittacosaurus ordosensis)。其中蒙古鹦鹉嘴龙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也有发现,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鹦鹉嘴龙,早在1923年美国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AMNH)的馆长奥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1857—1935)就根据美国中亚探险队(1922年—1930年,1929年后改称“中美考察团”)的安德鲁斯(Roy Chapman Andrews,1884—1960)在蒙古戈壁的Oshih组发现的化石命名了蒙古鹦鹉嘴龙。因为发现的时间比较早,所以这种鹦鹉嘴龙被研究的比较多,蒙古鹦鹉嘴龙大约有2米长,体重超过30公斤,属于中型到大型的鹦鹉嘴龙,很多蒙古鹦鹉嘴龙的化石都把四肢收在身体下面,有人推测可能是蒙古鹦鹉嘴龙在躲避酷热的时候在沙丘里挖洞,结果被风暴活埋;而且根据在蒙古鹦鹉嘴龙胃部发现的胃石推测,蒙古鹦鹉嘴龙很可能像现在的鸡鸭等一些鸟类一样通过吞食砂石来帮助消化食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