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松尾芭蕉

2023-01-09 17:10:28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松尾芭蕉(生于寛永21年(1644年),卒于元禄7年10月来自12日(1694年11月28日)),是江户时代前期的一兰坐位俳谐师的署名。

他公认的功绩是把俳句形式推向顶峰,何语他走望效但是在他生活的时代,芭蕉以作为俳谐连歌(由一组诗人创作的半喜剧链接诗)诗人而著称。(在19世纪,连歌的开始一节(称为和歌)发展成独立的诗体,称为360百科俳谐。明治时代的建于肉王左称括毛果诗人正冈子规首先称其为俳句)。

  • 中文名称 松尾芭蕉
  • 外文名称 まつお ばしょう
  • 别名 俳圣
  • 国籍 日本
  • 民族 大和

人物生逐致章点说

  松尾芭蕉生于来自伊贺上野,本名松尾藤七郎,通称忠右卫门。 他十岁开始做大将藤堂家的嗣子良忠的侍童。良忠师从北村季吟学习贞门俳谐,因此芭蕉也对贞门很亲近了。 后来在江户,芭蕉写出了《谈林七部集》,已经具有很明显的谈林俳谐风格。后来他在甲州逗留期间又作有《俳谐次韵》《武藏曲》《虚栗》等句。直到完成了《猿蓑》才正式确立了"蕉风俳谐"的风格 松尾芭蕉的主要作品有:《荒野纪360百科行》《鹿岛纪行》《幻住庵记》《深处的小路》《俳谐七步集》等。他的风格主要是表现作者纤细的感觉,表达了一种悠闲的生活态样导教真诗新度。 日本著名的俳句家,室町充基记连时代(1392-1573)后期宗鉴、荒木田守武,二人是俳谐连歌作者;江户时代有松永贞德,他提倡俳谐的娱乐性和教养性,号称"贞门",可谓倾向于古典的一派。当乡表时俳谐尚处于进入俳谐连歌的阶段。另一方面又有西山宗因,主张俳谐的滑稽性,强调创作上的自由奔放,称为"谈林"派。具有这一派特色的还有著名的俳句家井原西鹤(1642-1693)。一般称为乃举符俳圣的松尾芭蕉把松永贞德的古典式技巧和西山宗因的自由奔放熔铸于一炉,并加以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松尾书谈芭蕉的娘家,三重县叶沉措上野市 松尾芭蕉

  虽然松尾是这位日本诗圣的本姓,但裂季硫天一般均以芭蕉直接称呼他而声与给策后杀员不用姓氏,如芭蕉翁雅踏兰脚。 松尾芭蕉出生于寛永21年(西元1644年),幼名(金作),后又以宗房(宗房; むねふさ; 寛文7年; 西元1667年)为名。在他一生曾用了许多笔名,桃青、芭蕉、钓月轩、泊船堂、夭夭轩、华桃园、栩栩斋、风罗坊。如早期取推跑占的俳号桃青; 延宝3年; 西元1675年),用以表示尊崇唐朝诗仙李白,"李白"几店精"桃青"刚好相项外等齐术用对--也是诙谐的趣味。前者指的是未成熟的桃子或青终验称生苗系龙促汽执色桃子,而后者则为白色李子。 由于其弟子李下于延宝9年(1681年)送了一株芭蕉树给他并种在他当时隐居后来并因此命名为芭蕉庵的庭园内。 不久后,他在天和2年(西元1682年)开始使用芭蕉为俳号。意指气候太冷以致无法生出果实,此外他有意使用这个笔名唤回诗作据个只今突益料罗扩装的无用的想法,或企图影响诗无用论。松尾芭蕉的许多笔名体备很少以罗马拼音翻译,除了日本式拼音Mat则厂科花组政凯啊uo Basyou外,还有以罗马拼音对应的Matuwo Baseu拼法用来作英文生平介绍时使用。

松尾芭蕉

  他出生于伊贺的上野,靠近京都,现在的脱血农三重县上野市,少年青年时期均在上野度过。父亲松尾与左卫门是地位低微的下级武士。他的父亲于1656年逝世,也就是芭蕉13岁的时候,一家人都由年轻的兄长照料。芭蕉是家中第二个男孩,有一位兄长和一位姐姐,一位妹妹。一开始是当地领主藤堂良忠的侍童,藤堂良忠只比他大两岁,爱好风流,俳号为蝉吟,他们都喜欢写俳句次半报末数尽斤乎矛。松尾芭蕉第一次出名是在1662年。芭蕉最初之句被收入1664(宽文4年)年出版的《佐夜山中集》,有两句入集:"明月之夜旅宿焉,绯樱绽放思暮并巴供盐刚年。"大约在这段时间,他起了武士的名"宗房"。在1666(宽文6年)年,他的主人逝世,松尾芭被灯力汉维振学三先黑蕉选择离开这个家而不是留下来服侍新的主人。

  传统耻习寻签上认为在接下来的6年中,他至少有一部分时间生活在京都;在这段时间他出版了几部诗选。1672(宽文12年)年他迁往江户(现在的东京)。在江户的八年期间,他广交游,多吟句,立门户。到1676年他被公认为俳句大师,出版自己的文学小册子并且给诗歌比赛做裁判。1677年(延宝5年)冬,京都著名的俳谐师伊藤信德到江户。翌年春,信德与芭蕉、山口素堂三人作百韵,出版《桃青三百韵》。他接受了一批追随的弟子,这些弟子在1680年为他建了第一间芭蕉庵。此时芭蕉三十七岁,突然从繁华的日本移居深川,当时深川还是人迹罕至之地。

  芭蕉发现他的成功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而转向了禅宗(沉思)以求慰藉。这段时间内,他修禅、读书、远行,喜读老庄、李杜。1682年(天和2年)的冬天芭蕉庵被焚毁,有"顿悟犹如火宅之变,而生无所在之心"之句。他的母亲于1683年早些时候去世,至此双亲尽失。1683年的冬天他的弟子为他建了第二间芭蕉庵,但是他还是不满意。1684年的秋天他开始兆愚壳他后来称之为《旷野纪行》或《饱经风霜的骷髅之纪录》(『野ざらし纪行』); 原作见[2])的旅行;在这次旅行结束时他创作了《散文之旅》和一些诗歌。他死于1694年,这十年间大半都在旅行。这次旅途他从江户到富士山,到伊势,上野和京都,1685年夏天回到江户。天和年间芭蕉穷困潦倒,这一段时期的作品多受杜甫、庄子影响。

松尾芭蕉

  由于松尾芭蕉在旅程中展现的快速步伐,有些人认为他可能当过忍者。而他的长程旅途同时也让他得以观察列国的状况和得知最新的消息,包括获得德川幕府的相关情报。当时的德川腿估骗幕府本身也派遣许多忍者进行查探消息的工作。松尾芭蕉的出生地就在伊贺国的上野,而伊贺就是众多忍者的故里。早期他也可能曾作过藤堂良忠的随从侍卫。然而,少数的文学领域的学者却严正暗示松尾芭蕉其实是德川幕府的间谍。芭蕉究竟是否为忍者今人不可判断,也有大师笑曰无稽之谈,附会而已。旅程中看似成功消除了他心中的恶性,在接下来几年的写作也描述出松尾芭蕉对友好与自然的平静爱好。他曾在贞亨4年(1687年)仲秋为了欣赏中秋满月特地到鹿岛神宫(位于鹿嶋市一游。也因此写了篇游记提作《鹿岛纪行》; 原作见[3])。同年10月在举行如同达官显要般的饯别宴会后松尾芭蕉开始向另一阶段的长途旅程出发。 旅程经过了上野、大阪、须磨、明石、京都、名古屋、日本中部地方山区。此外并前往更科里欣赏姨舍山(今长野县千曲市的冠著山)的中秋满月。这段从上野到明石的旅程详细叙述在《笈之小文》或《笈中小札》(原作见[4])中。而在这部作品中他表现出以俳谐作为主要作品型式的信念。

芭蕉纪念馆,俳圣殿(三重县伊贺市) 芭蕉的坟墓(滋贺县大津市)

  元禄4年(1691年)冬,松尾芭蕉返回江户并搬进第三间弟子为其搭建的芭蕉庵中。然而他却不再维持独居,而与两个健康状况不佳的人同住,一个是外甥桃印,另一个是至爱寿贞尼。同时期来访者络绎不绝让芭蕉庵门庭若市。松尾芭蕉曾在一封信中抱怨这个光景害他心无宁日。

  元禄6年(1693年)秋,曾有长达一个月之久的时间松尾芭蕉拒绝接见任何人,如此闭关清心后才恢复心平气和。没有物欲毫无羁绊的生活信条让他得以过著超越痛苦的隐居生活。

  元禄7年(1694年)夏,松尾芭蕉最后一次离开京都,在到大阪前曾在上野和京都停留一段时间。 最后因腹疾死于大阪,享年51岁,临终前留下了最后一句俳句:旅途罹病,荒原驰骋梦魂萦(行旅中病了,梦在枯槁的荒野上回荡)

个人生活

  芭蕉一生未婚,无子。晚年追求俳句之意境,即平和冲淡之美,是为诗坛新风。死后蕉门经历分裂、复兴,后又有与谢芜村和小林一茶继承衣钵。

作风格

  松尾芭蕉将一般轻松诙谐的喜剧诗句提升为正式形式的诗体──俳句,并在诗作中灌输了禅的意境。事实上他多数俳句的前三行为长连歌(一些评论家认为此为其最佳创作)组成而不是各别单独的作品。但这些来自诗句本身曾被多次选集并出版,而且他的诗作往往也是后期诗人如小林一茶和天风诗均正冈子规等的最佳灵感来源。最有名的俳句之一要算松尾芭蕉在后江户时期的作品360百科──『たわらぼ』中的咏叹诗句"松岛呀,啊啊,松岛呀松岛"颂扬松岛湾的无语之美。

  注:《松岛》是江户时代后期相模国(神奈川県)的狂歌师田原坊所著,全文如下:

  松岛呀,啊啊松岛呀,松岛呀

  松岛やああ松岛や松岛や

  本作胡远品一度被误解为松尾芭蕉所著,其实为误传,够要额排笔其原文是

  松嶋やさてまつしまや松嶋や

  虽然对松岛有着无限的向往,但是其实松尾自始至终没有去过松岛。

  此外,松尾芭蕉尤偏好在农历十月十二以季语"时雨"(为慢神女容家却步因适器意指秋之寒雨)来写作。

重要作品

《野曝纪行》

  亦称《甲子吟鸡临著话美历行》、芭蕉于贞享元年(1684)阴历八月从江户出发旅行,沿东海道而上雨务概确敌列北沉诗轴诗,去伊势,回故乡伊伟自贺,前往吉野山、美坚六积配析东宪肉层责为浓大垣、尾张热田既学飞具呀践、名古屋,年末再次回乡,然后去奈良、京都、大津、热田、名古屋,过校引族候开陆声绿让木曾路、甲州路,于翌年四月底回到江户,历经九个月。此为芭蕉第一篇纪行文,大约完成于贞享三年下半月。《鹿岛纪行》

松尾芭蕉

  贞享四年(1687年)八月十四日,芭蕉和弟子曾良、宗波赴常陆国鹿岛赏月旅行。

《笈之小文乎布

  贞享四年(1687年)十月,芭蕉从江户到故乡伊贺过年,并于翌年(元禄元年)偕门人杜国去吉野、高野山、和歌浦、奈良、大阪、须磨、明石。四月去京都。《笈之小文》未定稿,于芭蕉死后十五年的宝永六年(1708)出版。

《更科纪行》

  描叙了赏月的另一段行程。

  在1689年的春末,他开始了一段更具有挑战性的本州岛北部之旅。这的村验素督液行据临段都次的行程包括日光东照宫、宫城县的松岛、象泻 和石川县的金泽,最后路过佐渡岛。且他做出了一本旅游日志,奥州小路(奥之细道),检又稳内容主要以寂为思想概念以及人对延致吸英防料笑自然的归属感。另外两本书也给了他灵感,分别是《七天的纪录》或《七日事记》(『记纪がき 七日ぐさ』; )和 《山中经》。

  自1689年的秋天, 芭蕉以两年的时间拜访朋友及到京都和琵琶湖做短暂旅行。在这段时间,他完成了由他的几位学生编辑完成的俳谐集《猿蓑》,表现了他在北方之旅达成的美学观点。

《奥之细道》

  元禄二年(1689)二月下旬,芭蕉由曾良陪同,从江良出发,步行于关东、奥羽、北陆,经日光、白河、松岛、平泉、尾花泽、出羽三山、酒田、泉泻、云崎、金泽、福井、敦贺诸地,九月抵达大垣,然后去伊势、旅程二千四百公里,历时六个月。《奥之细道》也称《奥州小道》是这一段旅行的纪行文,于五年后完成。开篇可以说为旅人生涯的总结:"岁月为百代之过客,逝去之年亦为旅人也。于舟楫上过生涯,或执马鞭而终其一生之人,日日生活皆为旅行。"

《嵯峨日记》

  这是芭蕉于元禄四年(1691)四月十八日至五月四日居住在洛西嵯峨的门人去来别墅落柿舍时的日记。

作品鉴赏

  《小虫》:小虫漂泊一叶舟 何时靠岸头

  《古池塘》:古池塘 青蛙跳入水音响。

  《小蚊》:陋室无长物,小蚊款嘉宾。

  《蝉》:静寂 蝉声入岩石。

  《别离》:与君之别 蛤蚌分离 我行迟迟秋亦逝

  《旅途》:旅途罹病,荒原驰骋梦魂萦。

  《落花》:树下肉丝菜汤上 飘飘洒落樱花瓣。

  《春雨》:绵绵春雨懒洋洋,故友不来不起床。

  《竹林》:大竹林里明月光,间闻杜鹃声感伤。

  《怀古》:昔日雄关今不见,秋风掠过竹桑田。

  《雪朝之鸟》:寻常鸟可憎 喜见雪朝来。

  《道旁朝颜花》:我骑行道上 马食道旁花。

  《银河》:怒海涌银河 流来佐渡岛。

  《厌子之人》:有人不爱子 花不为伊开。

  《春归》:寻青春已归 追至和歌浦。

  《最上川》:齐集夏时雨 汹汹最上川。

  《牵牛花》:拙匠画牵花 牵牛花亦美。

  《富士之风》:扇携富士风 送礼回江户。

  《日光》:好辉煌,浓淡绿叶映日光。

  《江户》:草庵辞旧主,从此居中多倩影。

  《千住》:春将归,鸟啼鱼落泪。

  《福岛(信夫)》:田间倩人影,犹如陆奥信夫衣,我心已缭乱。

  《笠岛》:欲往笠岛行,无奈五月梅雨泥泞道。

  《小松》:彤彤夕日虽无情,凉爽又秋风。

  《敦贺》:月清清,照亮海边银一片,游行多艰辛。

  《悲歌》:坟墓也震动 我的泪声似秋风。

  《借宿》:疲惫不堪借宿时,夕阳返照紫藤花。

  《秋日》:炎炎赤日当头照,萧瑟秋风席地梳。

  《奈良古寺》:奈良秋菊溢香馨,古佛满堂寺庙深。

  《芒鞋》:芒鞋斗笠,春夏秋冬又一年。

  《病中吟》:飘游旅次病中人,梦徘徊荒野林。

  注:芭蕉五十一岁,死于旅途中的大阪,临终前,还"切望于风雅",留下这最后的名句。

  《拜盲圣鉴真》:新叶滴翠,来拂拭尊师泪。

  《犀川》:月明如昼,门前涌入潮头。

  《深川冬夜有感》:舟橹打浪声,冰凝愁肠寒夜泪。

  《野马四吟》:金屏画古松,蛰居过冬。

  注:野马即志田野坡的号,《炭包》的作者。四吟是四人的联句。

  《瓦匠》:开炉时,瓦匠渐老鬓霜白。

  《扫除日》:乘此扫除日,木工修理自家棚。

  注:江户时代定于二月三日为迎新年的大扫除日。

  《夏日》:命也如此 只有斗笠下 稍得些凉意。

  《寒鸦》:寒鸦栖枯枝 深秋日暮时。

  《初一》:年初一 恰似暮秋寂寞日

  《秋风》:听得猿声悲 秋风又传弃儿啼 哪个最凄惨

  《途中》:朦胧马背眠 残梦伴月天边远

  《竹林》:客宿竹林中 棉弓弹出琵琶声 感我寂寞情

  《异乡》:户客居己十年 便指是故乡

  《岁暮》:岁暮未能歇 仍须戴笠穿草鞋

  《登山》:山路费寻攀 居然眼见紫罗兰

  《如花》:嵯峨之竹 凉风入画图

  《难眠》:独酌更难眠 夜来风雪天

  《秋月明》:秋月明 一夜远他行

  《雪纷纷》:今朝雪纷纷 许是有人进箱根

  注:箱根为地名。

  《黄昏》:秋日黄昏 此路无行人

  《无题》:真凄清规 往昔金盔下 今闻蟋蟀声

  《鱼店》:看见鱼店里 露出白牙咸家鱼即 感到有寒意

  《病雁》:离群病雁 独下旅途夜里寒

  《松岛》:松岛夏月夜 碧水为衣裳

  《望那方》:望那方 眼底景物皆凄凉

  《知了》:知了在叫 不知死期快到

  《花开》:不知何处花开 香气扑鼻来

  《山茶花》:山茶花 花瓣一散水珠落

  《萤光》:萤光闪闪草叶上 眼看坠地又开扬

  《打鱼人》:打鱼人家日难熬 虾米干旁蟋蟀跳

  《明月》:明月飞上天际 潮头涌到门前

  《春风》:长堤步春风 辟雀乱聚草丛中

  《荻花》:凉秋九月白荻放 一升露水一升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