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花山堪称神奇。300多年前的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地语篇中,赞莲花山为"牂牁大洋之捍门,南越封疆之华表,一郡风水之所系。"近年来,获评为国家AAAA盾级旅游区、广东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新世纪羊城八景九误条细已之一,是您访古、击去喜鱼祈福、赏花、度假之首选。
神奇而又秀美的广州番禺莲花山位于珠江口狮子洋畔,距离广州地铁四号线、京广澳(京珠)高速、南沙快线、莲花港等仅几分钟车来自程。
- 中文名 广州市番禺莲花山旅游区
- 外文名 Lotus Hill
- 海 拔 108米
- 地理位置 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西门路18号
- 门票价格 成人50元/人,小车停放费30元/车,其余优惠详看官网
广州莲花山
莲花山堪称神奇。300多年前的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地语篇中,赞莲花山来自为"牂牁大洋之捍门,南越封疆之华表,一郡风水之所系。"近年来,获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广东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一。莲花山古采石场石景奇观闻名于世;莲花宝塔和莲花古城历经风霜;40.8胶少绿止曲刘严清地书算8米高的望海观音金像霞披狮海,光泽南天;位于山顶的粤海度假村酒店配套设施齐备,舒适雅致。广州莲花山是您访古、祈福、赏花、度假之首选入石临温肉众团。
莲花山的由来
假如要在番禺县的360百科《民国续志》之前的评县志中,查找"莲花山"这九断浓看服许教火个地名,肯定是查不到的。为什么?因为解放前凡番禺的文献,均没有记载"莲花山"这个地名。现在的莲花山应叫"石砺岗",石砺岗以产砺石出名。清代前,司反刻苦氧乱烟裂番禺、广州、中山、东宗创莞的祠堂、庙宇、家居庭院建筑的四方砺石柱、六角砺石柱、石块、石条、石板,有不少是产自石砺岗的。到明末清初,石砺岗的石矿场越开越多。从现在的石楼镇茭塘村口莲花山高尔夫球场起,一直其设识部占马及到联围村及纸厂一带都有开凿石塘取石的痕迹。为此,清初到清末都有邑人,如屈大均、凌鱼等人曾上书要求禁止再在石砺岗采石,以保护周围的自然生态与风水。

那么石砺岗为什么会变成"莲花山"的呢?说起来有一段故事:
话说,明末清初,番禺地域很广,共分四个司治,禺南有沙湾司、茭塘司(即现番禺区的大部分地区),禺东为鹿步司,禺北为慕德里司。当时各司的读书人都以考科举为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鹿步司很少人去场稳候考科举,更谈不上考中功名,于是便引起鹿步司一带如萝岗、南岗、黄埔等地的乡绅重视。 当时有一位钟姓乡绅请了一位叫赖布衣的人来看风水,赖固北价早染杨突总具非布衣于波罗庙前隔江率垂南望,指着石砺岗说了-句话:"鹿步一司能进士,除非石砺见莲花"便走了。于是鹿步司的乡山始静毫验千但制春新武绅纷纷猜度这句话的意思。有人说: "石砺岗全是石头,哪能见莲花呢?鹿步司功名无望了°"有人说: "不!事在人为,我们去石砺岗种莲花不就可以吗?"大家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派人去石砺岗种莲花。谁知到石砺岗一看,满岗石头,滴水不存。不用说种莲花,种效别压洲电溶阳仍易草也难生啊!正当失望的乡绅打算回去的时候,突然发现石砺岗上的未采石堆,有的象狮子,有的象灵猴,有的似渐握晶专杆石台,有的似石塔。那位注军片你钟姓乡绅灵机一动,马上找到几位正在采石的石工,要求他们对现在的"南天门"景点旁的一大块石块略加修饰,凿成莲花状。由于酷似莲花机整自调甚,人们便叫它莲花石觉令了族优,或石莲花。
自从石砺岗的莲花石出怀练护参名后,鹿步司有一年河息东乡至具去京赴考的人特别,一位主考官从番禺县考生的籍贯中,第一次看见有"鹿步司"这个地方,不禁疑问:"番禺有鹿步司吗?"鹿步司的学子马上笞:"我们就是来自鹿步司的。"那老宫又问:"那为什么过去没有人上京赴考呢?"考生笞:"因为风水先生说我们司以前风水不好,出不了进士。今年石砺岗见莲花,鹿步司风水变好了,-定能中进士了。"主考官听了不以为然。心想,中不中得了进士,与石砺岗见不见莲花何干?我就让你鹿步司的学生今科不中,看你怎样!
于是,他阅卷时先看考生籍贯,凡有鹿步司的,他看也不看就把试卷扔进脚下废纸篓中,最后批卷完毕,正要把认定较好的30份试卷整理好,准备早朝时交给皇上钦点。这时已是五更天,主考官对着纸篓中废弃的鹿步司考生答卷,阴险地笑着说:"哪个人中进士都是我说了算!"说完便伏案而眠。谁知他伏睡时,手肘无意将案上的烛台碰倒,刚好倒在准备交皇上审阅的卷子上,一下子卷子全烧了。考官醒来大吃一惊,只好把废弃的鹿步司考生卷子呈给皇上。于是,这年鹿步司一下子便中了十多名进士。莲花石的名声也从此在民间越叫越响, 人们渐渐地把石砺岗叫成莲花山了。
采石场遗址

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是古番禺2200多年历史的见证者,石料多用于建筑官府、街市、祠堂、庙宇、墓穴等,有"营城之源"之美誉。西汉至清两千多年,南粤先民一凿一钎,"雕琢"而成逶迤数公里的"人工无意胜天工"的石景奇观,尤以燕子岩、莲花石、狮子石、白象岩、八仙岩、飞鹰崖等为胜,堪称"实干兴邦"的历史瑰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采石场
莲花山的红砂岩石质坚硬、色泽赤红,为喜庆吉祥之色。莲花山古采石场雄伟壮观,源于何时?源于明清?不迟于宋?众说纷纭。
1989年,中科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在"广州象岗西汉南越王墓建筑石料及其原产地研究"这一课题中,朱照宇博士对珠江三角洲其他十多个具有相近地层和一定开采历史的地方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质剖面、岩石组合、地形、地貌、风化层、开采条件以及古地理、古海岸、古河道、古运输条件等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得出结论:西汉南越王墓建筑石料主要来源于莲花山古采石场。

据此,莲花山古采石场的开采历史追溯到2200多年前的西汉前期,南粤先民一凿一钎,"雕琢"而成逶迤数公里的"人工无意胜天工"的石景奇观。
与湖北大冶古铜矿场并称为我国两大古矿场遗址,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燕子岩
燕子岩峭壁嵯峨,巨石横空,气势雄伟,是整个古采石场遗址的精华所在。每逢清晨或傍晚,成群结队的燕子在悬崖峭壁间游弋盘旋,在高逾百尺的石缝间筑巢搭臼,燕子岩因之得名。

分别由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历史学家夏鼐和书法学家秦鄂生手书的"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春垒栖香"摩崖石刻,更为燕子岩增添了诗意、神韵和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置身燕乐亭,仿入仙境,脚下万丈深渊,湖水流光溢彩,南北两面峭壁嵯峨,巨石对峙,一条银白色的瀑布飞流而下,敲打在半山腰的怪石上,溅起无数水花。万吨巨轮穿梭于东面不远处的狮子洋上,古海上丝绸之路也正是从这里驶向远方……
传奇三石
莲花山上,粗犷而又不失秀美的莲花石居中(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的座台为莲花),左有远古洪荒时海水冲蚀形成的狮子石(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座骑为狮子),右有南越先民采石而成的白象岩(普贤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座骑为白象)。
天工?
偶成?
或许,缘定!

莲花石
莲石倚南天圣境重开惊世史
春风临翠谷新荷竞放涤尘衿
--黎应榆、屈伟才
莲花为佛教圣花。释迦牟尼佛出生后一步一莲花,成佛后坐于莲花之上讲经说法。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甘露常遍洒,苦海渡人舟"的观世音菩萨端坐莲台,普渡芸芸众生。
位于莲花山南麓的莲花石古朴秀丽、鲜艳红润,酷似盛开的莲花,莲花山也因此而得名。
数百年来,莲花石与读书郎、观音显灵莲花石等故事在当地口口相传。
---------------------------------------------------------------

狮子石
踞狮子石瞰狮子洋孰为狮子
眺虎门关谈虎门事边固虎门
--陈永正、杨应彬
狮子石位于观音岩左前方,坐西望东,高逾3丈,酷似一头威武的狮子,形态栩栩如生,日夜"守护"莲花山。因此,莲花山原名"石狮山",前方的珠江河段称为"狮子洋"。
据地质学家分析,约8000年前,莲花山仅是海面上的一个小岛,狮子石原是海岸线上的一座岩石,经过数以万年计的海浪、海风的冲刷、侵蚀,雕琢成状如狮子的石狮。
狮子乃文殊菩萨的座骑,,文殊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狮子寓意佛法威猛、智慧超群,能摧毁一切邪魔。据传,此狮子石是文殊菩萨在莲花山显灵说法时留下的座骑。
--------------------------------------------------------------------------
白象岩
展望十里莲山眼宽心净海天阔
礼拜千尊圣像梦稳身安福寿全
--何厚铧
白象岩位于莲花山南麓的东门入口,前方有洗象池。从不同角度欣赏,或低头凝思,或迈步向前,或鼻尖轻触大地,或与水嬉戏。

白象乃普贤菩萨的座骑,普贤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象,五行属金,善吸水,古今中外皆为神兽,象征吉祥如意,可谓南越先民在艰辛的采石劳动中留下的礼物。
望海观音
望海观音宝像由何厚铧先生首倡,何贤社会福利基金会及各方善信襄助,莲花山旅游区筹建,高40.来自88米,用120吨重始敌令用抓画树空领铜铸成,外贴180两纯金箔,于1994年落成,是烟目前箔金观音铜立像的世界之最。霞披狮海、光泽南天,香火旺盛。

宝像碑文"引慈航以庇桑梓,施甘露而润粟榆,保居者安,护行者顺,佑善者昌,启愚者蒙,普众生缘开因果,渡360百科信士普结菩提"记述了观音菩萨普渡众生的要义。
宝像前方有一对麒麟神兽,分别刻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值得一提的是,观音宝像落成至今,台风极少在珠江入海口一带登陆。
每逢民间节日,例如观音诞、观音开库、重阳节和每月初一、十五,来自珠三角和港仍电走她志力沙阿成硫者澳地区的善男信女蜂拥而至,顶礼膜拜,香火旺盛。
莲花塔
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举人李惟凤、刘如性及生员陈奎聚等筹资兴建。塔呈八面形,取"天、地、阴、阳、风、雷、水、火"八卦之意。每层外檐角均设风摆铜铃,才须共七十二个,是典型的中国古建筑。
在约究全语载适 原名"文昌塔",又称"狮子塔"。塔高50米,外观9层,内11层。粉墙红柱,八面设门窗或龛。造型古雅,工艺精湛,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塔顶供奉万世师表的孔子像。

《广东新语》载:群千数人于其中,日夜锤凿不息。下至三泉,中訇千穴,地脉为之中绝,山气为之不流。一峰之肌肤已剥,一洞之骨髓复穷,土衰火死,水泉渐焦,无以兴云吐雨、滋润万物而发育人民。
《番禺县志》仍热非内(清.同治)载,广州府于明朝时期即多次出示封禁,但私自开山采石仍屡禁不止。乡绅崔奇观等多次呈称"石砺山下捍虎门,上卫羊城,合省风松科缺简水,倚为重镇,倾之使陷,致伤风水,乞批严禁"。
其时,南粤瘟疫横行,民不聊生,遂于"主峰建塔,增高添厚,固地脉事,消除瘟疫"。
因此,莲花塔是风水塔。
1938年,莲花塔受日军炮火轰击,二、三、四、七层东军真线谓装心当握肉南面的塔身轰烂,却始终是气未能击倒。1981年,番禺弦武籍澳门知名人士何添、何贤兄弟捐资修塔,莲花塔重新焕发英姿。
莲花城
始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墙高10米,有垛口和马步道用站输氧肥弱于瞭望、巡逻。
速齐院井 莲花城是明、清"海禁"的遗物,距今近400年历史。1661年,清顺治帝下旨严令东南沿海居民内迁50里,实行海禁,从而阻断沿海居民与倭寇、海外反清复明势力等勾结。当时,番禺知县彭襄向茭塘、沙湾两司摊派材料和劳工,从内迁而荒废的民居上拆卸砖石,砌城墙,建墩台,修营房。

鸦片战争时期,莲花城见证了英军侵略者侵步免略、讹诈香港的重要模计得互序历史。1841年1月26日,英军张贴布告宣称在香港驻防。1月27日,英方义律来莲花城和琦善"密商"《穿就答座鼻草约》,主要包括割让香港、赔偿等条约,但琦善重官什级亮素和李演没有允诺。此后几日移至狮子洋及南面水域(旧称穿鼻洋)的船上继续商谈,未果。十多天后,英军以"坚船利炮"攻陷广州后,沿海北上直至天津,一年半后的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至此,英军侵略者为侵略、讹诈香港的丑恶行径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1958年,董必武(时任国家副主席)到番禺视察时,登上城墙,叮嘱要保护好莲花城、莲花塔等古迹。
1983年,莲花城得以修复。古文字学家、中山大学注明教授商承祚书写的"莲花城",现装嵌在南城门上。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的怀抱,莲花城也已重焕新姿。
旅游文化节
莲花,又名荷花,古称芙蓉,是真、善、美的象征。每年6-8月份莲花山旅游区都会举办莲花旅游文化节,时至2014年,已成功举办26届,吸引了广大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近年来,莲花山从国内外引进各类莲花品种并成功培育,太空莲、古代莲、中日友谊莲、王莲、大洒锦、香水莲、冬荷等珍稀品种相继落户莲花山,现有400多种莲花在莲花旅游文化节期间展出。莲花文化长廊、莲花主题的文艺节目、互动游戏等,更深层次地推动古老而又传统的"莲"文化、"和"文化。

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在追求和善、和爱、和平等普世价值观的国际背景下,每年6至8月举办的莲花旅游文化节具有特别而又深刻的现实意义。

稀世珍品现仙境
【并蒂莲】
每年荷花盛开的季节,莲花山旅游区莲花仙境都能发现并蒂莲的踪迹,并蒂莲是荷花中的一个变种,实际上,它一茎产生两花,花各有蒂,蒂在花茎上连在一起,所以也有人称它为并头莲,同心芙蓉,合欢莲,瑞莲。

在古代人们视并蒂莲为吉祥、喜庆的征兆,善良、美丽的化身。被誉为爱情的象征,谕意夫妻恩爱,美满幸福,并象征男女爱情缠绵;兄弟情同手足,感情深厚。
【三蒂睡莲】

2011年7月18日,在莲花山莲花仙境内发现一株世界罕见的"三蒂睡莲",此睡莲为三蒂同茎睡莲,母本系"大主教睡莲"。该株三蒂睡莲是莲花山首例,也是全世首例三蒂睡莲。
2013年6月16日,在莲花仙境内再次发现"三蒂睡莲",从外观上看它是三茎连为一体后开出三朵紫色的莲花。此次发现的"三蒂睡莲"母本学名为"蓝鸟",寓意幸运、愉快。该株三蒂睡莲是莲花山第二例,也是全世界第二例三蒂睡莲。

中国花卉协会荷花分会常务理事张行言教授在《发现稀世"三蒂莲"》一文称,在中国,三蒂莲属稀世珍品。从事荷花研究60多年的张教授在文中介绍,并蒂莲象征吉祥如意、人寿年丰,古人称为瑞莲、嘉莲,却罕见三蒂莲的文献记载,而莲花山却能两次发现三蒂睡莲,实属罕见。
【珍稀双色莲】
万维莎,泰文名Wanvisa,表示诞生、开悟、成佛之意。是一百多个耐寒睡莲中唯一的洒金型品种,花色橘红掺杂放射状黄色斑纹,如佛光照耀。
2014年7月7日,一朵异常奇特的"鸳鸯万维莎"在广州市番禺莲花山莲花仙境开放,该花朵一半花瓣呈金黄色,另一半朵为橘红色中带放射状黄色斑纹。

该朵十分罕见的"鸳鸯万维莎"可能属于芽变现象,即该朵睡莲在最初形成时,其梢端组织分生层的细胞发生突变,从而形成了十分罕有的一半金黄色一半原色系的"鸳鸯花"。据多位莲花专家表示,香蕉、柑橘等偶有芽变现象,莲花的芽变现象未曾亲眼见过,亦没有见到这方面的新闻报道。
寓意"诞生、开悟、成佛"的万维莎为神奇而又秀美的莲花山增添了神秘、吉祥色彩。
【佛足】
2010年2月14日(农历正月初一)12时38分18秒、39分04秒,香港居士陈伟忠先生来广州市番禺莲花山旅游区游览,在莲花山莲花仙境爱莲亭西侧10米处的莲塘中拍摄到两张异常罕见的酷似"佛足"的照片。其时,莲花山中到大雨,雨滴洒落在莲塘中一片表面极其光滑的缸溪莲莲叶上,形成十分罕见的"佛足",形状如佛经所述"如来手足,广大圆满,并皆柔软,足下平满"。

莲花宴--食与美的消暑盛宴
吃莲花,是广州番禺莲花旅游文化节呈现给市民的又一力作。2008年至今,莲花山粤海度假村酒店已成功推出五季莲花宴。

在世界名厨联合会北美区主席、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甄文达先生的指导下,首创的第一、二季莲花宴推出后,引起全国众多莲花专家、粤港美食家的关注,以莲花、莲子、莲藕、莲梗等为主要食材的莲花宴随后在国内多地出现。近年来,粤海度假村坚持推陈出新,巧妙地将莲类食材与海鲜、河鲜及时令蔬果相搭配,用料上乘,烹饪精细,做工讲究,经过酒店名厨的精心烹制,一桌又一桌色彩斑斓的莲花盛宴,让食客味蕾大开,品尝到的是食与美的莲花盛宴!

2014年莲花旅游文化节,莲花山粤海度假村推出的第六季莲花宴,其食材不是最贵,但一定最好;搭配恰到好处,注重营养与养生。其清热解毒、通经活血、消暑祛湿、养心益肾等功效,既是美味、美景,又且兼顾健康与养生,确为消暑度夏的美食首选。
一朵祛湿解毒的九品香水莲,在茶壶中浸泡一分钟即成金黄色,呷上一口,齿颊留香;第二泡,香中带甜;第三泡,绵柔的香绵柔的甜。第四泡后,剪开莲蒂,轻轻挤压,晶莹剔透的胶状物从莲蒂与花蕊的根部慢慢渗出,这是莲花特有的胶原蛋白,是紧肤、嫩肤、美白、消炎的天然化妆品,可谓女士们的至爱。

第六季莲花宴有近30款菜式,消费者可根据喜好随意搭配,不失为家庭度假,商务接待的理想之选。在神奇而又秀美的莲花山上,主办方坚持推出别具一格的莲花宴,旨在将食与美相结合,将饮食与健康、养生的理念推己及人。
观音诞
望海观音宝像由何厚铧先生首倡,何贤社会福利基金会及各方善信襄助,莲花山旅游区筹资兴建。120吨铜铸成,高40.88米,外贴金箔,是目前箔金观音铜立像的世界之最。霞披狮海、光泽南天,香火旺盛。

时间:
观音圣诞日--农历二月十九
寓"长寿",为观音菩萨出生之日,其时祥瑞之气四溢,参拜信众可幸福安康,益寿延年!
观音成道日--农历六月十九
寓"成功",为观音菩萨得道之日,其时功德圆满,青云之路大开,参拜信众可事业有成,梦想成真!
观音出家日--农历九月十九
寓"超脱",为观音菩萨出家之日,凡尘俗事皆去,方便之门大开,参拜信众可忘却所有烦恼、消除一切孽障!
菩提树
梵语原名为"毕钵罗树",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才得名为菩提树,"菩提"意为"觉悟"。直到今天印度教的沙陀们还经常在菩提树下思考。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相传,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修道时,菩提树神便以树叶为释迦佛挡风遮雨,保护他安心修道,故名。她被认为是佛教最早的护法神。
中国唐朝初年,禅宗六祖慧能写了一首关于菩提树的诗,流传甚广,"菩提本无树"这一诗句,成为佛家理论"四大皆空"的经典名句。
无忧树
梵名asoka,音译为阿输柯树、阿叔迦树,佛教传说的一种异树。树枝雄伟,叶大翠绿,羽状复叶,叶柄非常柔软无法支撑叶片,因而嫩叶呈垂状,细看宛如一件被雨打湿了的紫色袈裟。花期长,每年3-5月间开花;花序大型,着花多而密,盛花时,状如火炬般的金色花序覆盖了整个树冠,远眺仿佛一座金色的宝塔。

莲花山菩提园内,数棵无忧树热情绽放。绯红色的花瓣,使得无忧树花盛开时宛如团团火焰,令人目不暇接。相传释迦牟尼于此种树下诞生。《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十月满足,於二月八日日初出时,夫人见彼园中有一大树,名曰无忧,华色香鲜,枝叶分布,极为茂盛,即举右手,欲牵摘之,菩萨渐渐从右胁出。"此后,无忧树被尊为"圣树",花被称为佛教中的"圣花"。
据说,只要坐在无忧花树下,任何人都会忘记所有的烦恼,无忧无愁。
观音开库
农历正月廿五、廿六,是番禺莲花山的观音开库日,数以万计的珠三角市民争相前往莲花山旅游区,排队上山"借库",礼拜望海观音并"借"得财福,期望新的一年财源广进、五谷丰登。

在南海之滨的番禺莲花山,观音开库的故事自古流传。据传,某年春耕前夕,观世音菩萨巡游四方关心农事,发现多地百姓青黄不接、饥荒成灾、瘟疫横行,便让善财童子打开库房,救济百姓。不久,无粮的农户借谷播种,农事兴盛;缺钱的商贾借本生利,生意兴隆。据说此后每年正月二十六,观音菩萨都会大开库房,让有需要的民众各取所需。
观音借库三件宝:金钥匙、借库衣、借库卡。另外信众一般需自备生果、斋菜、斋饼等素食。
#借库三宝使用指南#
1、拿着金钥匙到旁边的观音金库,先后打开健康之门和财富之门,取出健康大米和红包利是。
2、健康大米和红包利是,自己妥善保管。
3、填写借库卡。正确填写姓名、愿望、借款金额。
4、上香祭拜,许愿赐福。上香前请先洗手,诚心参拜。
5、拜祭完毕,吃观音斋、斋饼等素食。
观音还库时间为农历十一月廿六、十二月廿六,俗话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年初借得钱粮,年尾盘满钵满,自然是归还的时节了!
粤海度假村
享受花一样的度假时光。莲花 山粤海度假村,背靠古朴巍峨的莲花塔,面向烟波浩渺的狮子洋。御景阁内生猛海鲜,名菜佳肴,尽享岭南风情;异国美食精致可口,尽收海逸西餐厅。会议室设施先进,助您商海纵横。

酒店客房面朝大海,依山而建,360度景观视角,为您带来的是花一样的度假时光:临海山居,静谧雅致;赏日出日落,看船来船往,梦花合花开,听渔舟唱晚……
拜观音,品斋宴。佛家践行吃素菜、斋饭、斋饼等戒律。"食素"这一善行,既结佛缘,又得福报。粤海度假村汲取古代皇家寺院、民间素食的精华,甄选三菇六耳及有机蔬果,精心烹制数十款纯素斋食,让您享用素食的健康,体悟菩提的慈悲。
重阳登高
重阳节,即农历的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重阳登山,寓意祛秽辟邪,步步登高。每年的重阳节,莲花山旅游区都会举行盛大的重阳节庆活动。

【唱响莲花山歌唱大赛】
2012-2013年国庆重阳黄金周,莲花山旅游区召集热爱歌唱的街坊,连续举办了2届唱响莲花山歌唱大赛,于重阳登高夜问鼎莲峰歌王,为节日增添喜庆、吉祥、祥和的气氛。
【福光普照莲花山】
重阳灯饰是莲花山重阳节的传统特色,景区的主要景点会安装LED灯饰,有节节高升的芝麻灯,有光芒四射的烟花灯,有时来运转的风车灯等等,让你仿佛游走于灯的海洋!

2014年重阳佳节,莲花山旅游区更邀请了四川自贡民间艺人制作了多组艺术灯饰,童子献桃、佛说三恩、有你有福、福禄满园等富有寓意的艺术灯组,在以福光普照莲花山为主题的艺术灯会中照耀莲峰。彩灯造型精美,寓教于乐,组件灵活转动,惟妙惟肖,不禁让人喜笑颜开!
莲花山牌坊广场还设有特色小吃摊位,并上演精彩纷呈的歌舞节目,让您在登高祈福之余也尽享莲花山重阳之夜的文娱盛宴!
交通指引
地铁:广州地铁四号线至"石碁站"或地铁三号线至"市桥站"后转乘至莲花山的专线车
乘船:广州天字码头乘船至莲花山码头(渔港)
自驾:番禺大道或京广澳高速转亚运大道至莲花山
历史传说
关于莲花山名称的由来,这里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南海有一条孽龙,在珠江口兴风作浪,莲花山时常淹没田地,颠覆舟船,沿岸居民饱受其害。适逢南海观音云游此地,眼见孽龙为祸,生灵涂炭,便大发慈悲,于是将其乘坐的莲花掷向水中,镇住孽龙。这朵莲花则化为巨石,永镇山中,成了今日莲花山南天门边的莲花石,莲花山由此得名。是广东省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国内仅见的"人工丹霞"奇迹。它与湖北大冶古铜矿遗址并称为我国两大古矿场,2001年被国务院评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莲花山上还有始建于明朝万历(1612年)年间的莲花塔和始建于清朝康熙(公元1664年)年间的莲花城等古迹,均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