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莫罗尼

2023-01-18 12:01:5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科摩罗首都莫罗尼(Moroni)为科摩罗第一大城市,科摩罗政治、经济和海、空交通的中心,印度洋到南非、欧洲、来自南美洲远洋航线的中继港。它有现代化的机场--哈哈亚机场。莫罗尼港口承运香料、咖啡、可可、椰干和石油产品,是香草精和丁香的加工地和出口港。工业品有饮成较将映料、香精油、金属制品、火盐艺座率带用木制品和水科摩罗泥等。

  • 中文名称 莫罗尼
  • 外文名称 Moroni
  • 行政区类别 城市
  • 所属地区 科摩罗
  • 地理位置 东经43°16′,南纬11°41′。

城市概况

  莫罗尼的城市建设具有阿拉伯城市的风格,城内有许多清真寺和食金注然巴波游答朝圣中心。主要的旅游点有伊扎恩德拉附近的海滨、密扎米欧里码头的预言者洞穴及火山形成的盐湖等。

  城市西临浩瀚的印度洋,其他三面是密密的椰林。市区效第末街道狭窄而弯曲,在这些小巷中有不少具有阿拉伯色彩的古老建筑,市内多清真寺,契昂达清真来自寺是穆斯林朝拜的中心。科摩罗有"香料群岛"之称。一种叫伊兰伊兰的香料产量居世界首位。莫罗尼城里、郊外到处可见花香扑鼻的伊兰伊兰花丛,伊兰伊兰花是一种乔木,高达3~4米,开的黄花极为清香。市内有人民宫、"鹰爪兰"四星级宾馆等著名建筑物。近郊多死火山360百科,山坡上青翠挺拔的椰林、成片的伊兰伊兰林园一望无际。碧绿的香蕉、芭蕉丛,巨大的芒果树和香草满山遍野。莫罗尼人的主食就是香蕉、面包果、木薯、木瓜等。科摩罗风味的宴会上烤香蕉、烤木薯、烤面包果是主要食品。莫罗尼的居民是阿拉伯人和非洲族难派粮而须及指班图人的后裔。98%的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地理位置

  莫罗尼位于东经43°16′,南纬11°41′。

资源情况

  无矿双越次藏资源,水力资源匮乏,渔业资源较丰富,主要鱼种为金枪鱼、红鱼来自和青鱼,但因工具落后,仅能在近海捕捞,捕鱼量不能满足国内需要。

莫罗尼

要节日

  莫罗尼的主要宗教是宰牲节,又称忠孝节。每年回历12月1360百科0日举行隆重的参拜仪式。节前,家家户户打扫卫生。节日上午,穆斯林信徒们均汇集到附近的清真寺,妇女多在寺外做礼拜。礼拜后回家屠宰牲畜,到傍晚全家老小围坐吃手扒肉,边吃边谈。节日期间,亲朋好友还互赠礼品,有些青年男女聚集在一起,燃起篝火,伴着鼓点跳舞直至深夜。

  另一宗教节日是"圣忌",回历3月12日纪念先知穆罕默德离许宪该聚尽免诞生,穆斯林到清真寺集体诵经,赞圣并听阿訇讲述先知的生平事迹,同时聚餐纪念,办"圣会"。传说这天又是穆罕默德逝世日,因此也称"圣忌"。

教育情况

  莫罗尼的教育分为古兰经式传统教育和现代化教育两大系统算某条款。古兰经式传统教育由地束胡刻门解方集体办学,国家不予干涉。现代化教育采用法国模式,由科教育部管理。学校用法语、科摩罗语和阿拉伯语教学。学制为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4年。其中高中分为普通高中和技术职业高中(学制3年),高等院校有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学院,就读生较少。小学入学率65%,中学17%,成人(15岁以上)文盲率4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

莫罗尼

城市历史

  19世纪中叶以前,莫罗尼的统治者是阿拉伯苏丹,19刘层12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75年科摩罗独立后死急,莫罗尼成为首都。

交通情况

  莫罗尼交通工具

  无铁路,岛上交通工具为汽降尼额某握行法皮呢克车,岛际交通工具为轮船和飞机。

  有莫罗尼-哈论引蛋应零哈亚国际机场,跑道长2判愿400米,也门、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和法国航空公司有班机经停。科国营航今北棉满望空公司有一架48座福克飞机飞国内航线和马约特岛,国内各岛间空运业务主要由私人航空公司承担。

莫罗尼

经济概况

  农业生产十分落后,粮食作物品内全光精销袁底染种少,产量很低,远不能满足本国需要,主要依赖进口粮食解决温打不制山外教饱问题;出口的主要产品仅限于华尼拉、丁香、鹰爪兰等香料和调料品,但受国际市场影响,出口产品价时涨时跌。

莫罗尼

  畜牧业落后,家畜、蛋、牛羊肉产量低,每年需进口大量的肉类食品。

  工业基础薄弱,港口设施差、吞吐量小,缺乏资金和熟练技术工人,水电不能满足供应,工业主要是香料加工作坊,生产规模小,对香料进行初加工。另有采石场、小型服装厂和汽车修读显川整承理作坊。

月亮之都

  "科摩罗"一词在阿拉伯语里是"月亮"的意思,因此,科摩罗群岛又被人留运首械房加感始均管们称为"月亮"群岛,这个国家也被称为"月亮之国",而莫罗尼也自然地被人们称为"月亮之都"了。

民族情况

  主要由阿拉伯人后裔、卡夫族、马高尼族、乌阿马查族和萨卡拉瓦族组成。通用科摩罗语,官方语言为科摩罗语、法语和阿拉伯语。98%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袖珍城市

  非洲东海岸的岛国科摩罗总面积仅2235平方公里,首都莫罗尼人口不足4万。走进这个袖珍国都,第一印象就是除了一条绕过市区、纵贯全岛、坑坑洼洼的柏油路外,莫罗尼城连一条像样的马路也没有。到处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想找块大点儿的平地都显得相当不容易。

  莫罗尼所在的大科摩罗岛是座著名的火山岛!岛不大,只有1148平方公里,分布着好几座大大小小的火山,其中最高大的、海拔达2316米的卡尔塔拉火山,离莫罗尼仅15公里远。这座活跃的活火山隔三差五就会蠢蠢欲动一次,2006年一年就喷发了两回。不爆发的时候,它地下的岩浆也很不规矩,这儿涌涌,那儿冒冒,莫罗尼城、乃至整个大科摩罗岛"地无三尺平"的景象,就是这些岩浆的杰作;城里铺地、铺路的疏松石头颗粒,正是火山熔岩凝结成的沸石颗粒,这种石头轻而多孔,有的甚至可以在水上漂起来。正因为火山、熔岩常来捣乱,莫罗尼人才懒得去平整路面。

风俗礼仪

  服饰和主食

  莫罗尼人的服饰与阿拉伯人基本相同。男子披一块单色布,自腰至膝:妇女着两块多色布,一块缠身,一块斜披在肩上。现在,不少人也着西装,但还不是十分流行。

  莫罗尼人的主食是香蕉、面包果、木薯和木瓜等。

莫罗尼

  奢侈的婚礼

  莫罗尼世代沿袭着一项非常奢侈的传统:那就是极其豪华的盛大婚礼。

  新郎和新娘的礼服极其豪华,往往要镶嵌几十件,甚至上百件黄金装饰物,按照传统,这样的豪华礼服加首饰通常需要花费两万多美元。

  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一场婚礼也就意味着花掉他们毕生的积蓄,但大多数科摩罗人还是对这种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传统婚礼乐此不疲。不过现在这种传统也因为太过奢华而受到了质疑。

  莫罗尼人十分好客,不论你到谁家做客,热情的主人准会为客人准备具有科摩罗风味的果味宴会。在外交场合,莫罗尼人热情地与朋友握手问候,称男士为先生,称女士为夫人、女士、小姐。莫罗尼居民多为穆斯林,他们的宗教仪式十分严格,祈祷也很勤勉。他们非常重视去麦加的朝圣活动,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教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