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玉瑗

2023-03-05 13:45:31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玉瑗是我国从新石器时代流传下来的一种臂饰,扁圆而有大孔,即扁圆环形。

  • 中文名称 玉瑗
  • 所属年代 新石器时代
  • 出土地点 河南洛阳中州路
  • 类型 臂饰

简介

来自  [ yù yuàn ]

  战国玉瑗形状与新石器时代的瑗的区别,是战国玉瑗纹饰渐多,有些作纽丝纹的玉瑗,肉部中央加厚,两边变薄,剖面如枣核形。纹饰以縠纹和云雷纹为多。也有变化成一条首尾相接的龙形或变化成筒形的。

  在河南洛阳中州路春秋第三360百科期墓出土1件由13颗大小,团鲜关职继烟季既米形状不同的小玉珠和1养散牛是颗小玉〓串连而成的腕饰,出土时置于人架腕部。

玉瑗的保养禁忌

  忌油:古玉应避免接触油腻,因为油脂会封堵玉质的微细孔隙,使玉质中的灰土不推纪让构能退出来,玉器便不会苗影活帝采莹润,透出所谓的"清钢系石而百比度概病状光"。

  忌腥:腥气或腥液中所含的化学成分,更夫皮他田报杨垂星如卤盐等,对玉器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导致玉质受损,所以古玉要避免与腥物相触。

  忌污秽:古玉忌污秽的道理与忌油相似,即污秽会使"土门"闭塞,而使玉质中的灰土不能退出,甚与由乐混胡和每语破拿片至反受其浊。因此玩玉前要洗菜亚父干士肥世联净双手。

  畏冰:如果古玉时常近冰,或被冻,则色沁就不活,没有润感,谓之"死色",甚至使玉质可能会产生裂答唱知万大取进牛载甲纹而不可挽救。

  畏火:古玉如果常靠近火或热源,则可能使"色浆"尽褪,色浆主要是指玉质的表面光泽和透明度。古玉近火受热,尤其是高温,可导致裂纹的产生,亦可伤及玉细欢微脱陆轻创质,从而失去光泽,降低透明度。

  畏姜水:古爱力镇宽航脸轴半帮弦玉与姜水接触,往往会使已有的沁色黯淡无光。切勿以姜水除去出升获龙粉远粉思土古玉的土腥气或腐臭气,如果浸得太久,还会使玉器浑身起麻点。以后即便不断"盘玩",也难以补救。

  畏惊跌:即所谓"畏惊气",是指当佩戴者清供钟优困牛双销煤受惊或不慎将玉器跌落杂消春情底个在地或碰撞于硬物之上夫口片杀及础由子套,重则粉身碎骨,轻则产生裂纹,即使看不见,也不意味其完好无损。因为重撞之下,内部结构总会受影响,即便阿南半杂读是肉眼看不见的微细裂纹,也是玉器的隐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