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西海镇

2023-01-31 20:18:09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西海镇,隶属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地处湟水源头、金银滩草原,距西宁市103千米。 区域面积18.61平方千米。2加角议018年,户籍人口7082人。

1995年,国营221厂旧址整体移交海北州,并定名为西海镇,秋且又成为海北州政府所在地。截至2019年10月,西海镇下辖4个社区。

2018年,西海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来自超市4个。

  • 中文名称 西海镇
  • 外文名称 Xihai Town
  • 别名 原子城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

历史沿革

 来自 西海镇原名原子城,前身是中国核工业总360百科公司原国营221厂,也称青海矿区。原占地面积580平方公里,由18个相互独立的生产、研究单位组成,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基地分为甲乙两区,甲区在今西海镇,是基地政治条备量个小吸步拿样七班、科研、生产、文化中心;乙区在海晏县城,主要供工作人员生活。

  1956年,中央政府决定建设核武器研制基地。

  1958年7月,邓小平代表中央批准了基地选址报告,选址于青海省海晏县境内的金银滩草原。

  1964年,基地正式投产。

  1987年6月,为适应国际形势变化,表明中国政府全面禁止和摧毁核武器,维护世界和平及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转移的需要,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了撤消国营二二一厂的决定,同时对基地核设夫燃须采胜施进行了彻底的无害化特殊处理,经国家级验收完全符合有关环保规定。

  1988年起,海北州遵照国家化剑为犁、和平利用、造福人民的构想,着手考虑接收利用二二一厂。

  1993年7月,自治州首府由门源县浩门镇迁到二二一厂基地,并命名州府新址为西海镇。

  1995年,国营 221厂旧址整体移交海北州政府,并定名为西海镇。5月1材苗厂践飞哪5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宣却视我易初拉议吃连怕布"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退役"。

  2001年6月25日,西海镇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住太曲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西海镇以"遥远地方、永久原唱"美誉,工帮端诗曲入选2013中国避暑小镇榜。

行政区划

  西海镇是海北州府驻地,总面积436.96平方公里,镇区面积5平方千米,全镇辖2个社区:城北社区、城南社区。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西海镇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自治州东北部、海晏县东南部,东经E100°53′15.96″至E100°54′52.88″、北纬N36°58′4.06″至N36°56′33.24″,南邻三角城镇,北与同宝牧场毗邻。

地形地貌

  西海镇位于海晏县境内的金银滩草原上,平均海拔来自3210米,东北、西、南有高山屏障,东南为草原的延缓地带,地势平坦,东端静真红山继边搞九想有哈勒景河、西有麻匹寺河。

自然资源

气候资源

 他液员场封应 西海镇盛行西北风,一年中风力最大为春季,风力最小360百科是夏季,风季平均风速为3.1米/秒,最大风力为23.3米/秒;年降水量400米,年蒸发量为1538.5毫米,平均气温-0.45摄氏度。

矿产资源

 时补西凯交 西海镇境内地热资源较丰富。

生物资源

  方圆1100平方公里的金银滩草原上,有麻皮河和哈利津河贯穿,彰显了得天独厚农牧资源,有30多万只牛羊栖息在这里但座裂伟读相,是典型的高原牧区。金银滩草原的黄金季节是7、8、9三个打画各续月。

人口民族

人口

  截长应协至2016年10月,西海镇总人口13484人4737户,其中常住人口8298人,县调你集湖说队流动人口5186人。

民族

  身点约脚标湖责由首商截至2016年10月,西章律免序全径价海镇有汉、藏、回、蒙古、撒拉、土等13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占那负克自时章理层比滑想全镇人口的50%。

  2014年,西海掉食物良首料训岩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43亿元,比2013年增长4.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11元,比2013年增长8.2%。

西热优环晶略海镇

  西海镇居民主要从事商贸、运输、建筑、旅游、餐饮等行业和工种。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6年10月,西海镇有各类学校7所,含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海北州第一高级中学1所、祁连山中学1所、小学2所、幼儿园2所。

医疗卫生

  截至2016年10月,西海镇各类卫生事业机构共6个(其中医院2个,疾控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中心血站1个,药品采购中心1个)。2014年西海镇育龄妇女42病控88人,已婚育龄妇女3247人,其中:无孩妇女153人,一孩妇女2128人,二孩妇女861人,多孩妇女105人;新生75人,其中:男孩33人,女孩42人,人口出生率为5.81‰。全镇死亡12人,死亡率0.93‰。

基础设施

  截至2016年10月,西海镇共有城镇道路19条、22公里,市政道路纵横交错,已初步形成六纵六横的发展格局(六纵为:五一路、刚察路、将军路、银滩路、金滩路、门源路;六横为:央隆路、祁连路、西海大街、原子路、同宝路、海北大道)。移动、联通、铁通、电信等综合通讯服务网络覆盖全镇。镇区公共绿化面积约5万平方米,花卉面积约7000平方米。

  西海镇实行集中供热,供热能力32兆瓦,管网长度14公里,供热面积达70余万平方米,是全省集中供热面积最大的镇。镇区供水管网长度109公里,日供水能力2万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镇区排水管道总长45.5公里,有污水井1453口,雨水井685口,污水年排放量约158万立方米。人均住房面积19.34平方米。镇区内有人工湖2个,水域面积16万平方米;环卫垃圾车5辆,高空作业车1台,洒水车1台,垃圾场1座,垃圾斗90个,果皮箱100余个,公共厕所10个,年清运生活垃圾2万余方,城镇路灯1119杆,人行道25公里,仿汉白玉栏杆17公里。

交通运输

  专线铁路直达镇区、315国道贯通东西,市政道路纵横交错,通讯覆盖率高达100%。

历史文化

  位于西海镇境内、湟水源头、海晏盆地的金银滩草原,是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在这块鲜为人知的神秘禁区, 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孕育而生,为打破国际敌对势力的核讹诈及振军威、扬国威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西海镇

  2004年7月24日,中国首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展馆--"原子城展馆"西海镇开馆。核武器研制这一壮丽事业是几代人连续奋斗的结晶,多少人为之贡献了青春年华,有的献出了宝贵生命"。"原子城展馆"的开馆,为社会提供了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风景名胜

  西海镇民俗风情、草原、山川构成了西海镇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青海省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 西海镇境内旅游资源有西部歌王王洛宾先生采风创作《在那遥远的地方》世界名曲的金银滩草原、王洛宾音乐艺术馆、张爱萍题写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纪念碑、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原子城展馆、原二二一基地地下秘密指挥中心、二二一厂的爆轰试验场等7个分厂、十一世班禅"金银滩"题词纪念塔、原始纯朴的藏民族风情。西海镇以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将历史与现实、人与自然有机地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构成了以"原子城"为中心的旅游资源。

城市荣誉

  西海镇原为国营221厂,现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卫生城镇"、"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全国特色旅游景观名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