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民族共同语

2023-03-05 23:41:4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共同用来交际的语言,是识别一个独立民弦外员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 中文名称 民族共同语
  • 起源 夏商周
  • 类别 语言
  • 性质 识别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

解释

  一个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是在民族形成过程中以某种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有益成分发展而成的。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

共同语发展

  汉民族共同语的产生年代还不能说得很确切,最晚在上古的右轴获约不存著促使故环夏商周和春秋时期就产生了。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教者步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左传》、《孟子》中都有一些用雅言解释方言的例子。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他有弟子三千,分别来自四面八来自方,其语言各异。孔子讲学另厚季何总必外乐修往获时就用雅言而不用鲁国方言,我们可以说孔子是推广民族共同语的先驱。

  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也叫做"凡语"、"凡通语"或"通名",西汉扬雄编著的《方言》就是用当时的民族共同语"通语"来解释各地的方言的临拉矿永组,这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隋、唐时代,人们做诗词、写文章非常注意"正音",因此很多韵360百科书应运而生。韵书的出现,"正音"风气的盛行,都在客观上起到了推行民族共沉十同语的作用。

  明清时代的汉民族共同语叫"官话"。"官话"最早用于官场,突能概笑跳后来也流行于民间。老百姓也以会讲官话为荣,因为人们认为讲官话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民国时期汉民族共同语叫"国语"。新中国成立后汉民族共同语叫"普通话"。

普通话

  汉民族共同语和各个方言都来源于上古汉语,同出一源,汉民来自族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

  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此360百科,现代标准汉语(普通换更马何老耐矿话)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