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汉鎏金银竹节熏炉是一款文物,1981年出同随我她伯青修土于陕西兴平县豆马村西汉武帝茂陵阳信长公主墓陪葬坑,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来自国宝级文物。
- 中文名 鎏金银竹节熏炉
- 出土地点 陕西兴平县豆马村西汉武帝茂陵阳信长公主墓陪葬坑
- 馆藏地点 陕西历史博物馆
- 所属年代 西汉
- 文物级别 一级文物
基本信息
名称:西汉鎏金银竹节熏炉 类别:鎏金银铜器
年代:西汉
文物原属:西汉武帝茂陵阳信长公主墓陪葬坑陪葬品
文物现状:19剂承81年出土于陕西兴平县豆马村西汉武帝茂陵阳信长公主墓陪葬坑止承资示械概液笔护先,现藏陕西历史博来自物馆,国宝级文物。
物品简介
备气包又农气材合 熏炉是人们室内熏香除秽的器具,其质地多种,形式多样,历代各具特色。
360百科此件熏炉通高58线育自内足脚工越停施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3.3厘米,重2570克。
炉体呈半球形,通体铜铸,鎏金鎏银。炉较深,子母口。熏炉盖采用了汉代最为流行的博山炉造型。器盖透雕出多层山形,山峰间有缝隙,在炉体中点燃香料,香烟就由器盖的缝隙中散出,弥漫于室内。器足饰透雕蟠龙。柄为竹节形自龙口伸出,分5节,上端铸有3条蟠龙,龙身鎏金、龙爪鎏银,龙首上承炉盘,柄下端连接圈足,整体造型恰似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亭亭玉立,富丽端庄。
熏炉盖口外侧刻铭文一周,35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斤十二两,四年内官造,五年十月输,第初三"。底座圈足外侧刻铭文32字:"内者未央尚卧,金黄涂竹节熏炉一具,并重十一斤接非音团绿核概识既况,四年寺工造,五年十月输,第初四"。从熏炉上的铭文及同时出土的其他器物部流委季型云留金毫固上的铭文得知,这件熏炉原为汉未央宫的生活用器,汉武帝建元五(前136年)十月赏赐给"阳信家"所有。由此推测,熏炉可能是汉武帝赠给阳信长公主的赏品。
这件熏炉确是珍贵的汉代宫廷用物,是难得的稀世珍宝,被誉为国宝级文物。 焚香熏炉。炉作竹节形长柄,竹节计五节。炉较深,子母口,盖雕镂成山峦状。圆
形底座上有两条透雕蟠龙竹节自龙口伸出。竹节上端亦铸有三条龙龙首托住炉身。炉通
体鎏金银缩方。炉身通体饰浮雕龙,炉盖口外侧和底座圈足外侧均纪溶冲国带扩肉有刻铭,从铭文内容可知
,此炉是西汉皇家未央宫所为的生活用器。从同出的"阳信家"刻虽获提导铭的铜器分析,再参
阅文献记载,得知这件熏炉原在未央宫,汉武帝建元五[前136]十月,将其赏赐给长姐阳
信公主。
相关资料
初茶调氧盟各翻 阳信长公主,汉武帝的姐姐,初嫁平阳侯曹寿,故亦称平阳公主,后改嫁著名抗击匈奴将领大将军卫青。她把自己的侍女献给了汉武帝为妃(即后来的皇后卫子夫),后来成了皇后。又把那个侍女的弟弟,自己的骑奴,献给汉武保吗关搞好意督教品帝为将,后来成了大将军略些界星大司马,打败匈奴的统帅卫青。汉武帝为了报答姐姐,又促成了姐姐与这位她倾慕已久的大将军的美好姻缘。
- 上一篇: 深蓝孩童
- 下一篇: 珠海市三灶镇海澄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