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2023-01-27 09:39:44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又名《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跟更线直社洋于威原名《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谏》,出自《晏子春秋》,为第二十篇。

  • 作品名称 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 作品别名 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谏
  • 作者 晏子
  • 创作年代 约成书于战国末年
  • 作品出处 《晏子春秋》

原文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如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出处简

  本文选自《晏子春秋》,原题为《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谏》。

  《晏(yàn)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大约成书于战国末期。其书共八卷,包括内篇6卷(谏上下、向上下、杂上下)不完全来自真实,外篇2卷,计215360百科章,全部由短篇故事组成。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翻挥该担派就责滑轴胜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

作者简介

  晏子修善据。名婴,字平仲,汉族,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晏婴历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的卿相,辅政长达50余年。周敬王二十年(公乡乱伟画亚元前500年),晏婴病逝。孔丘(孔子)曾赞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现晏婴墓在山东淄博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

  晏婴头脑机灵,能言善辩,善于辞令,使楚时曾舌战楚王,维护国家尊严。内辅国政,屡谏齐君。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 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当任期间,其主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都信于他,甚是睿智,爱民,不辱使命;为查判乱离附意所衡写春秋时期的人才之一。

  其封地为晏城,在今山东省齐河县晏城镇。

原文翻译

 布积报宗粉度点式 景公在位时,连下三天雪还不放晴。景公披着用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剂既士让衣,坐在正堂旁边的料管字委物烧井黄会反台阶上。晏子进宫谒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不冷吗?"景公笑着表示是的。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来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您却不知道这些。"景360百科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于是(景公)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寒交迫的师总侵精否物卫人。

字词注解

  1、霁(jì):雨雪天转晴。出裘发粟:出,拿出。 发,发放。

  2、雨:落,降,用如动词。

  3、雨雪:下雪。

 厚用跟孔圆怕负奏月 4、被:通"披"穿着.披着.

  5、狐白之裘:用狐狸腋下的白毛皮缝制的皮衣。裘,皮衣

  6、陛:宫殿的台阶。

  7、 间:一会儿

  8、闻命:受到教诲。

  9、 出裘发粟:出,主罪在宗拿出。 发,发放。

便物介绍

  景公既齐景公,是春秋后期的齐国君主,他的大臣中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邱据等人。齐景公既有治国的壮怀激烈,又贪图享乐。作为君主,他不愿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与此相应,他的身边就必有不同的两批大臣思察规水天路画身根,一批是治国之臣,一批是乐身之臣。齐景公也和历史上许多君主一样,运用如此的治国用人的之道。

  晏婴(公元前578年-进族封道伤写罪岁如神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又称晏子,夷维人(今山东莱州)。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是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节俭,谦恭下士著称。据说晏身材不高,其貌不扬。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