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稻芽

2023-02-16 13:24:35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稻芽,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稻Ory越你打和演成老双土zasativa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将稻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1cm时,干燥来自

  • 中文名 稻芽
  • 解释 稻谷种子发出的芽
  • 长度 7~9mm
  • 拼音 daoya
  • 来 源 《名医别录》

原植物形态

稻芽

  稻为一年生草本。秆高50~120厘米,直立,丛生。叶鞘无毛;叶耳新月形,外侧边缘有纤毛;叶舌硬膜质,披针形,长8~25毫米;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扁平,长20~60厘米,宽6~20毫米,表面粗糙,叶脉明显,背面无毛。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下垂,长15~来自25厘米,分枝具棱角,常粗糙;穗含1两性花,颖上脱节;颖极退化,微小,半月形;退化外稃锥状,长2~3毫米,无毛;两性360百科花长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外稃硬纸质,顶端具喙或芒,散生短糙毛,具5脉;内稃硬纸质,顶端具短喙,3脉;鳞被2厚胜论即且社屋右,卵圆形;雄蕊6,花药丁字着议致铁水生;子房长圆形,花柱2,柱负端别绍成头帚刷状。颖果长圆形,具线形种脐,与稃叶安煤风伟倍衡附合称谷粒。花期7~8月;果期8~9月。

药材性状

稻芽

  本品呈扁长椭圆形今矛训,两端略尖,长7~9毫米,直径约3毫米,外稃黄色,有白色细绒毛,具5脉。一端有2枚对称的白色条形浆片,长2~3毫米,于祖达套自三门一浆片内侧伸出弯曲的须根1~3条,长0.5~1.2厘米。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以身干、粒饱满、大小紧乐联似特乙均匀、色黄、无杂质者为佳。

炮制方法

  稻芽除去杂质。

  炒稻芽取净稻芽,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深黄色。

  焦稻芽取净稻芽,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焦黄色。

检查

来自稻芽

  出芽率取本品,照药材取样法(附录ⅡA),分取对角两份样品至约10g,检查出芽粒数与总粒数,计算出芽百分率。出芽率不得少于85%。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黄白色。①胚乳细胞含有淀粉粒,单粒呈不360百科规则的多角形,边缘尖锐,直径2-10μm,偶见凹形脐点,层纹不明显乐伯粮,复粒由多数单粒组成,全角多呈卵圆形。②外稃上可见单细胞非腺毛,长150-250μm。

  理化鉴别(l)取本品粉末2g,加水4ml置乳钵中研磨,静置片刻,吸取上层清液,滤过。滤液点于滤纸上,喷洒前三酮试剂,在100℃左右的供箱中,放置l-2min,呈现紫色斑块。(2)取上述的水提取液,点于滤纸上,喷洒苯胺一邻苯二甲酸试剂,在105℃烘5min,呈现棕色斑点。

  化学成份:含蛋白备孩质、脂肪油、淀粉、淀粉酶、麦芽糖(maltose)才日,腺嘌呤(adenine),胆碱(choline)以及天冬氨酸(asparticacid),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苗英倍acid)等18种氨基酸。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的β-淀粉酶能将糖淀粉完全水解成麦芽,α淀粉酶则使之分解成短直链缩合葡萄糖,但本品所含的α-和β-淀粉酶量较少,其消化淀粉的功能不及麦芽。

功能与主治

  采毫道屋策列仍主上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稻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稻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名称: 否台端迅副走培读群稻芽 汉语拼音: Dooya 英文名: FRUCTUS ORYZAE GERMINATUS 基原: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 sativa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将稻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1cm时,干燥。 性状: 本品呈扇长椭圆形,两端略尖应解书肉,长7-9mm,直径约3mm。外稃黄色,有白色细茸毛,具5脉。一端有2枚对称的白色条形浆片,长2-3mm,于一个浆片内侧伸出弯曲的须根1-3条,长0身贵已旧生杆.5-1.2cm。成乐风拿素田迅请六红助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根短味淡。 检查: 出芽率 取本品,照药材取样法(附录Ⅱ A),分取对角两份供试品至约10工子蛋右余安g,检查出芽粒数与总粒数,计超兵友胜烈代几致务茶油算出芽率(%)。 本品出芽率不得少于85%。 炮制方法: 稻芽 除去杂质。 炒稻芽 取净稻芽,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深黄色。 焦稻芽坐难啊投取净稻芽,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焦黄色。 性味: 甘,温。 归经: 归脾、胃经。 功效: 和中消食健脾开胃。 主治: 用于不争得吃叶都难去饥食少。焦稻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用法用量: 9-15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中西药分类: 中药(药材及饮片)

用法用量

  煎服,9~15g。生用长于和中;炒用偏于消食。

鉴别用药

  稻芽、麦芽均具消食和中,健胃之功,主治米面薯芋类食滞证及脾虚矿武游调罪些办鲁食少等。但麦芽消食八善健胃力较强;而稻芽力较弱,故稻芽更宜于轻证,或病后脾虚者。但二药临床常相须为用。

麦芽

古籍摘要

  1.《名医别录》:“主寒中。下气,除热”。

稻芽

  2.《本草纲目》:“消导米面诸果食积。”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有效成分为淀粉酶,含量较麦芽低。尚含蛋白质、脂肪油、淀粉、麦芽糖、腺嘌呤、胆碱及18种氨基酸等。

  2.药理作用:所含淀粉酶能帮助消化。实验表明,谷芽可通过抑制肥大细胞组织胺释放而具有抗过敏活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