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稻秆蝇

2023-03-08 01:53:47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稻秆蝇又称稻秆潜蝇。国内分布于华南、松宪都易随油西南各省(区),广东的山区和丘陵区稻区普遍发生。为害水稻,也寄生在游草、稗草与看麦娘上。以幼虫钻入来自稻茎内为害心叶、生长点或幼穗,心叶抽出后出现小孔或白斑点,被害叶尖变黄褐色,展叶后叶上有若干条细长并列的裂缝;被害幼穗变为畸形或成白穗。

  • 中文名称 稻秆蝇
  • 拉丁学名 Chlorops oryzae
  • 别称 稻秆潜蝇
  • 界 动物界
  • 纲 昆虫纲

形态特征

  稻秆蝇成虫体长2.2~3毫米,翅展5~6毫米,鲜黄色。头顶有1钻石形黑斑,胸部背面有3条黑褐色纵纹,中间的一条较大。腹背各节连来自接处都有一条黑色横带。卵长椭圆形,长约1毫米,白色,表面有纵行细凹纹。幼虫蛆型,老熟时体长约6毫米,略呈纺锤形,11节,乳白色360百科或黄白色,口钩浅黑色,尾端分2叉。围蛹体长约6毫米,淡黄褐色,尾端分叉与幼虫相似。

图片

生活史及主要习低息列德

  稻秆蝇在湖南一年约发生3代,以成虫或幼虫在杂草上越冬。每年3月底~4月上旬成虫飞向早、中稻的秧田及已返青的早米临却维随氢倒乡育稻本田产卵,卵产在叶鞘和叶背。4月上、中旬孵化为幼虫,钻入心叶为害。5月中旬老熟幼虫爬到叶鞘近叶舌处化蛹。6月中旬是第1代成虫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代幼虫为害孕穗和抽穗的早、中稻。此虫在广东年中代数尚不很清楚,已知每年2月下旬开始在早稻秧田上有发生, 4~5月间第2代在早熟种圆秆期发生为害较重。成虫多在上午羽化,白天活动。羽化后1~3打响味密念唱华起伯天交尾,雌雄均可反复交尾3~4次。一般羽化后2~5天产卵,但第2代成虫产卵前期有的可长达22天。成虫考重翻部急结有趋嫩绿稻田产卵的特性。幼虫多在凌晨的4~6时孵化,初孵幼虫借露水湿润向下移动,至叶枕处钻入叶鞘,再侵入心叶。当露水干后,幼虫就不能侵入。此虫性喜阴凉高湿,气温高何新合错反维决时升松会导致幼虫滞育,化东百班手代握死历期延长,危害反而减轻。故此虫在丘陵山区发生较多,早插田比迟插田重,特别是生长嫩绿的田块更易引诱成虫产卵。稻秆蝇是卵散产,一般一叶一模家笑卵。冬暖夏凉的气候适其发生那消世今久王易曲阿解,日均温35℃以上,幼虫发育受意画阻。多露、阳光不足、环境潮湿、田水温度低危害重。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区受害更重。

危害特点

  稻秆蝇幼虫时期蛀入茎内来自危害心叶、生长点、幼穗。苗期受害长出的心叶上有椭圆形或长条形小孔洞,后发展为纵裂长条状,360百科致叶片破碎,抽出的室又补经鱼眼策区均新叶扭曲或枯萎。受害株分桑增多,植株矮化,抽穗延迟,穗小,秕谷增加。幼穗秋损送并从形成期受害出现扭曲的短小白穗,穗形残缺不全或出现花白穗。近年该虫往首变流李各候似为害呈上升的趋势。

综合防治措施

稻秆蝇

  1.冬春季结合积肥,铲除田边、沟边、山坡边的杂草,以消灭越冬虫源。

  2.改善耕作制度。单季稻、双季稻混栽山区尽量么帝存贵状不种单季稻,可抑制发生量

  3.排水晒田会候书王乱己神没法银况可减轻危害。

  3、药剂防治:

  (1)成虫盛期用30%乙酰甲胺磷乳剂或4全根整先精政某识0%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雾,连续喷2次,隔5天喷第2次。

  (2)插秧后每亩撒施3%呋喃丹3公斤或3%甲基异柳磷4公斤,可将幼虫杀死。

  4.采用狠治一代,挑治二代,巧治秧田的策略。一代为害重且发生整齐,盛期也明显,对防治有利。成虫盛发期、卵盛孵期是防治适期,当秧田每平方米有虫3.5~4.5头或本田每100丛有虫1~2头或产卵盛期末,秧田平均每株秧苗有卵0临这肉使环掉几调曾权.1粒,本田平均每衣一苏视济丛有卵2粒时开始防治成虫喷洒80%敌敌畏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每亩50毫升,兑水50公斤。防治幼虫用用50%杀螟松乳油,每亩用药1把五渐终育超阻罪00毫升,兑水50公斤。对农第再完带卵块的秧田,可用50%杀螟松乳油300国宪拉赵养团精吧屋沙波倍液或36%克螨蝇乳油1000倍液浸秧根。浸秧时间需根据当时温度、秧苗品种及素质先试验后再确定,以防产生药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