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在2009年2月17日出版的一本书籍,作者是苏克曼、潘铁英、张玉兰。本书主要介绍了波谱的相关应用和技术。
- 书名 波谱解析法
- 作者 苏克曼、潘铁英、张玉兰
- 类别 分析化学及仪器
- 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年2月17日
介绍
第一宽务未属阳肉效年同版
作者:苏克曼 等 | 出版时间:2009/2/17 |
ISB临起念丰须降另使N:978-7-5628-1271-5 | 开本:16开 |
页数:280 | 字数(千):506 |
版印次:1-6 |
质谱法(Mass Spectrome来自try, MS)是分360百科离和记录离子化的原子或分子的方法,它的原理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被发现。质谱法按其研究对象可分为同位素来井续圆副生质谱、无机质谱和有机质谱三个余总紧济倒唱挥主要分支。本书仅介绍有机质谱,凡使用"质谱"或"质谱法"之词均局限于有机质病肉界观负迫用师谱的范畴。
质谱法是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它能准确地测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提同供分子式和其他结构督衡批差概怎板兵硫力看信息;它的测定灵敏度远高于如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等其他结构分析方法。因此,质谱法是有机化学、药物学、食品化学、燃料化学、地球化学、毒物学等许多研究领域中造不可缺少的工具。20世纪50年代实现的气相色谱与质谱的在线联用以及随之逐步发展起来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使复杂有机混合物的快速分离和定性鉴定得以实现,质谱应用范围大大扩展,在天然产物的交到识研究以及环境污染物分析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蛋湖父列加哪。近二十年来,质谱各种"软电离"技术的发展,成功地实现了蛋白质、核酸、多糖、多肽等生物大分子准确相对分子质量测定以及多肽和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测定,使个质谱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求检钱转乐调来渐应用更为广泛。
第二版
作者:潘铁英 |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化底何常回度何达学类专业规划教材 |
出版时间:2014/2/24 | ISBN:978-7需夜值倒年武-5628-2456-5 |
晶的等曾某鱼香错 开本:16开 | 页数:356 |
字数(千):549 | 版印次:2-5 |
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波谱方法是目前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最重要方法,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石油化工、生物化学、药物学、药理学、毒物学、临床医学等各个领巴运训科儿许说族相病域。
本书全面阐述了质谱、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以及在有机化合会业物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本书还编入了波谱领域中比较成熟和通用的新技术,如电喷雾质谱,二维核磁共振谱等,并精选了有代表性的波谱图、例题和习题以及大量波谱数据,以提高读者用代夫他尔波谱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书的编写力求避免繁琐的数学推导,而着重于波谱方法在结构鉴定中的用处及各种波谱信息(波谱图)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因此,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本书的主要特色。
第三版
作者:潘铁英 | 丛书名:化学与应用化学丛书 |
出版时间:2017/7/10 | ISBN:978-7-5628-4281-1 |
开本:16开 | 页数:356 |
字数(千):525 | 版印次:3-2 |
本书正式出版后,当年即为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所用,并有配套的多媒体课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该教材也为其他兄弟院校选用,受到广大教师、学生以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欢迎,至今已多次重印。但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认识到它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进行修改。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波谱分析仪器及实验技术的不断更新,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这些新的内容也应该充实到我们的教材中。
本次修订保持了原书避免烦琐的数学推导、注重图谱解析、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特色,适当删减了一些目前已不常用的内容,如:第1章质谱中删除了在一般质谱图中很难见到的关于亚稳离子的介绍;第3章红外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中删除了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介绍和萨特勒谱图及其人工查阅法;第4章核磁共振波谱中删除了连续波核磁共振谱仪的介绍,着重介绍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另外,本次修订对拉曼光谱仪和拉曼光谱的应用进行了更为详尽的介绍,如在第3章中增加了拉曼光谱仪的类型介绍以及在石墨烯方面的应用和常见无机官能团的拉曼位移数据。根据读者意见,本次修订仍保留了第4章中化学位移值的近似计算法供自学。
目录
1 质谱
1.1 概述
1.2 基本原理及仪器简介
1.2.1 样品的电离
1.2.2 离子的分离
1.2.3 仪器简介(供自学)
1.3 离子的主要类型
1.3.1 分子离子
1.3.2 碎片离子
1.3.3 同位素离子
1.3.4 多电荷离子
1.3.5 负离子
1.3.6 离子一分子反应生成的离子
1.3.7 亚稳离子
1.4 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的确定
1.4.1 相对分子质量的确定
1.4.2 分子式的确定
1.5 离子碎裂机理
1.5.1 基本概念和术语
1.5.2 质谱碎裂的一般规律和影响因素
1.5.3 正离子碎裂类型
1.5.4 亚稳离子在碎裂机理研究中的作用
1.6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质谱
1.6.1 碳氢化合物
1.6.2 醇、酚、醚
1.6.3 羰基化合物
1.6.4 含氮化合物
1.6.5 含卤素的化合物
1.6.6 含硫化合物
1.7 质谱图解析和分子结构推测
1.7.1 质谱图解析的一般步骤
1.7.2 质谱图解析实例
1.8 质谱特殊实验技术及应用
1.8.1 质谱软电离技术及应用
1.8.2 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及其在混合物分析中的应用
1.8.3 质谱一质谱联用技术
思考题与习题
2 紫外吸收光谱
2.1 波(光)谱分析的一般原理
2.1.1 电磁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1.2 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2.1.3 分子吸收光谱的获得和表示方法
2.2 紫外噘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2.2.1 紫外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
2.2.2 紫外吸收光谱的特点和表示方法
2.3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
2.3.1 饱和化合物
2.3.2 非共轭的不饱和化合物
2.3.3 含共轭体系的脂肪族化合物
2.3.4 芳香族化合物
2.4 紫外光谱的应用
2.4.1 紫外光谱在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2.4.2 紫外光谱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2.4.3 紫外光谱在固体样品中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3 红外吸收光谱和拉曼光谱
3.1 概述
3.2 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3.2.1 波长和波数
3.2.2 红外光谱产生的基本条件
3.2.3 分子的振动光谱及方程式
3.3 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3.3.1 分子的振动形式
3.3.2 红外光谱的分区
3.3.3 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
3.3.4 影响谱带强度的因素
3.4 各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特征
3.4.1 烃类化合物
3.4.2 醇、酚及醚
3.4.3 胺和铵盐
3.4.4 羰基化合物
3.4.5 有机卤化物
3.4.6 叁键和累积双键基团
3.4.7 其他化合物
3.5 红外光谱图的解析
3.5.1 谱图解析的一般步骤
3.5.2 红外光谱解析要点及注意事项
3.5.3 谱图解析的示例
3.6 红外光谱仪器及测定技术
3.6.1 红外光谱仪
3.6.2 红外光谱的测定技术
3.7 红外光谱的应用
3.7.1 定性分析
3.7.2 定量分析
3.7.3 萨特勒谱图及其人工查阅法
3.8 拉曼光谱
3.8.1 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
3.8.2 拉曼光谱的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4 核磁共振波谱
4.1 枝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
4.1.1 核磁共振现象的产生
4.1.2 化学位移
4.1.3 自旋-自旋耦合
4.2 核磁共振谱仪简介
4.2.1 连续波核磁共振谱仪
4.2.2 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谱仪(PFT-NMR)
4.3 核磁共振氢谱
4.3.1 H的化学位移
4.3.2 耦合作用的一般规则和一级谱殴
4.3.3 一级谱图的解析
4.3.4 高级谱图简介
4.3.5 核磁共振的特殊实验技术
4.4 核磁共振碳谱
4.4.1 概述
4.4.2 C的化学位移
4.4.3 耦合常数
4.4.4 碳谱中几种常见的谱图
4.4.5 核磁共振碳谱的解析
4.5 二维核磁共振波谱
4.5.1 概述
4.5.2 常用的二维核磁共振谱
4.6 核磁共振谱图综合解析
4.7 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简介
4.7.1 概述
4.7.2 应用
思考题与习题
5 四谱综合解析
5.1 波谱综合解析的一般步骤
5.2 波谱综合解析实例
思考题与习题
部分思考题与习题参考答案
主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