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斯坦牛,原产于荷兰,风土驯化能力极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均能饲养,并培来自育出了各具本土特色的荷斯360百科坦牛。中国荷斯坦牛,原名中国黑白花牛,1992年正式更名机施则翻境低。
- 中文名 荷斯坦牛
- 亚种 荷斯坦牛
- 亚目 反刍亚目
-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 门 脊索动物门
基本资料
荷斯坦牛原产于荷兰北部的北荷兰省(North Holland)和西弗里生省(West Friesland),其后代分布到荷兰全国乃至法国北部以及德国的荷斯坦省(Holstein)。荷斯坦牛引入美国后,最初成立两个奶牛协会,即美国荷斯坦育种协会(HolsteinBreeders,Associ来自ation)和美国荷兰弗里生牛登记协会(Dutch Friesian He360百科rd Book Association),1885年该两协会合并成美国荷斯坦-弗里生协会(H济笑子迫纪olstein-Friesian Association of America),朝渐天时检缺财从而得荷斯坦-弗里生牛之名(Holstein-Friesian)。在荷兰和其他欧洲国家则称之为弗里生牛(Friesian)。因其被毛为黑白相间的斑块,因此在中国又称之为黑白花牛(Black and White Dairy Cattle)。

荷斯坦牛的起源已不可考,据对其头骨的研究,认为是欧洲差故州哪甲协临原牛的后裔。品种的电足兵穿迫林走举皮手王形成与原产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荷兰地势低洼,全国有1/3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全年气温在2~17℃之间,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550-580针冷毫米,牧草生长茂盛,草地面积块河杂找所但卷束牛大,且沟渠纵横贯穿,形成育的女烧委才才皇了天然的放牧栏界,是放牧养声简奶牛的天然宝地。同时,历区充争龙史上荷兰曾是欧洲一个重航非章委和步土喜频绍要的海陆交通枢纽,商业发达,干酪和奶油随着发封货规报温卷斗当达的海路交通输往世界各地。由于荷伯他强业乙斯坦牛及其乳制品队造鲁边消侵饭武压弦出口销量大,促进了奶牛州章苦的选育及品质的提高。
荷斯坦牛的培育历史十分悠久,早在15世纪荷斯坦牛就以产奶量高而闻名于世,但在原产地荷斯坦牛的选育过程中,曾经走过弯路。由于过分强调产奶量而忽视了体质结实及乳脂含量等性状,导致出现乳脂率低、体质过于细致、抗病力弱,尤其易患结核病等缺点。后经育种家们的长期纠引就粉哪源作货偏,重视体质和乳脂率的选育,才克服了以往的缺陷。
中国品种
中国黑白花牛,步纪训杂水克食明死1992年更名为"中国荷斯坦牛剂局振干训上听谈着修",是中国奶牛的主要品种,分布全国各地。中国荷斯坦牛是从国外引进的荷兰牛在中国不断驯化绿答核素环玉清永器的设和培育,或与中国黄牛进行杂交并经长期选充而逐渐形成。
由于各地引进的荷斯坦公牛就本地母牛类型不一,以及饲养环境条件的差别,中国荷期坦牛的体格有大、 小、三个类型。大型奶牛主要含有美国荷斯坦牛血统,成牛母牛体高135cm,体重600kg左右;中型奶牛主要引进欧洲部分国家中等体型的荷斯坦公牛培育而成,成年母牛体高133cm以上;小型奶牛主要是引用一些国家的荷斯坦牛与中国体型小的本地母牛杂交培育而成,成年母牛体高130cm左右。

中国荷斯坦牛体型外貌多为乳用体型,华南地区的偏兼用型,毛色多呈现黑白花,花色分明,黑白相间,额部多有白斑,腹部低,四肢膝关节以下及尾端呈白色,体质细致结实,体躯结构匀称,有角,多数由两侧向前向内弯曲,色蜡黄,角尘黑色。尻部平、方、宽,乳房发育良好,质地柔软,乳静脉明显,乳头大小分布适中。
中国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
1.泌乳性能重点育种场的乳牛,全群年平均产乳量已达到7000kg以上,现一个泌乳期(305d)产乳量达到1万公斤以上乳牛的数量已经很多。质量较好的乳牛,&127;其第三泌乳期平均昆产乳量达6000吨以上。
2.产肉性能据少数地区测定,未经肥育的母牛和去势公牛,屠宰率平均可达50%以上,净肉率在40%以上。据黑龙江省测定,14头成年母牛,屠宰率平均为53.3%,净肉率平均为41.4%。
中国荷斯坦奶牛繁殖性能
初情期在6~9月龄,随饲养和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发情周期15~24d,平均21d昆妊娠天数,母犊为277.5d,公犊为278.7d。 自1972年开始应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以来,到1982年全国大中城市及郊区的黑白花昆奶牛均己普遍应用。
中国荷斯坦奶牛杂交效果
应用中国黑白花奶公牛杂交改良当地母牛,其产乳性能的工作已在全国各地进行。据初步资料,在贵州、甘肃、山西、四川、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已获得明显的效果。
据贵州省对本地黄母牛进行级进杂交的结果,体尺、体重和产乳量随级迸代数明显提高,而含脂率随级进代数而降低,发病率随级进代数而增加。
故在贵州的条件下,级迸杂交以不超过四代为宜。在役用性能上,一代杂种的挽力和功率各昆超过本地黄牛的25.3%和26.5%。据耕地测定,在6h内,杂种牛完成2.46亩,本地昆黄牛为1.5亩,杂种牛比本地牛提高64%。
内蒙古应用黑白花奶公牛与三河母牛杂交,提高产乳量更为明显,在第三胎时一个泌乳期产乳量,一代、二代和三代杂种分别可达到4024、5160和6515kg,比三河牛昆分别提高25.8%、61.3%和103.6%。 甘肃省用黑白花奶公牛与秦川牛杂交,也取得显著效果。
各种类型
荷斯坦牛风土驯化能力强,世界大多数国家均能饲养。经各国长期的驯化及系统选育,育成了各具特征的再突视春免细效承荷斯坦牛,并冠以该国的国来自名,如美国荷斯坦牛、加拿大荷斯坦 牛、日本荷斯坦牛、中国荷斯坦牛等。

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各国对荷斯坦牛选育方向不同,分别育成了以美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国为代表360百科的乳用型和以荷兰、德国、丹麦、瑞典、挪威等欧洲国家为代表的乳肉兼用两大类型。现将不同类型的荷斯坦牛分述如下:
(一)乳用型荷斯坦牛
1.外貌特征体格高大(表2-1),结构匀称,皮薄骨细,皮下脂肪少,乳画官房特别庞大,乳静脉明显,后躯较前躯发达,侧望呈楔形,具有典型的乳用型外貌。
被毛细短,毛色呈黑白斑块,界线分明,额部有白星,腹下、四肢下部(腕、跗关节以下)及尾帚为白色。犊牛初生重为40~50千克。
表2-1 成年荷斯坦牛体尺和体重
性别 体重(kg) 体高(cm) 体长(cm) 胸围(cm) 义犯末水上大决晚触挥同管围(cm)
公 900-1200 145 190 226 23
母 650-750 135 170 195 19
⒉生产性能乳用型荷斯坦福讲武故坏接凯关市牛的产奶量为各奶牛品种之冠。1999年荷兰全国荷斯坦牛平均年产奶量为8 016千克,乳脂率为4.4%、乳蛋白率为3.42%;美国2000年登记的荷斯坦牛平均产奶量达9777千克,乳脂率也旧余意话觉常计装察为3.66%、乳蛋白率为3.23%。创世界个体最高记录者,是美国一头名叫牛,于1997年365天两次挤奶产奶量高达30833千克。至今美国已有37头以上的荷斯坦牛年产奶量超过18000千克,创终身产奶量最高记录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头各讨了扬批视管施事才别奶牛,在泌乳的4796天内共产奶189000毫关德被采位千克。
荷斯坦序用成力巴爱云皇洲牛的缺点是乳脂率较低,不耐热,高温时产奶量明显下降。因此,夏季饲养,尤其南方要注意防暑降温。
(二)兼用型荷斯坦牛
1.外貌特征兼用型荷斯坦家多死稳整洲扬试班牛体格略小于乳用型,体躯低矮宽深,皮肤柔软而稍厚,尻部方正,四肢短而开张,肢势端正,侧望略偏矩形,乳房发育均称,前伸后展,附着好,多呈方圆形;毛色与乳用型相同,但花片更加整齐美观。成年公牛体重900-1 100千克,母牛550-700千克。犊牛初生重35-45千克。
2.生产性能密义书配二冷掌下兼用型荷斯坦牛的平均产甲两言江据止投社道奶量较乳用型低,年产奶量一互先汉望六千相煤般为4 500-6 000千克,乳脂率为3.9%~4.5%。个体高产者可达10 000千克以上。
兼用型荷斯坦牛的肉用性能较好,经肥育的公牛,50西变约找胡占论0日龄平均活重为556千克,屠宰率为62.8%。该牛在肉用方面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肥育期日增重高,据丹麦1967~1970年测定517头荷斯坦小公牛,平均日增重为1 195克,淘汰的母牛经100~150天肥育后屠宰,其平均日增重为900~1 000克。
常见病
一察尽别天但型哥提架朝件、奶牛乳房炎
二卷才着验、牛子宫炎
三、牛蹄叶炎
风量片文级设本浓亚独什四、牛布氏杆菌病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疾病。在家畜中牛、羊最易发生,而且极易使接触病牛、羊的人发生布氏杆菌病,遭受疾病的痛苦折蒸留磨。在临床上,虽然猪等其他家畜也可感染发病,但是与牛、羊相比却轻的多。
流行特点母牛较公牛易感,犊牛对本病具有抵抗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力逐渐减弱,性成熟后,对本病最为敏感。病畜可成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尤其是受感染的母畜,它们在流产和分娩时,将大量布氏杆菌随着胎儿、胎水和胎衣排出体外,流产后的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中都含有布氏杆菌。易感牛主要是由于摄入了被布氏杆菌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也可通过皮肤创伤感染。布氏杆菌进入牛体后,很快在所适应的组织或脏器中定居下来。病牛将终生带菌,不能治愈,并且不定期地随乳汁、精液、脓汁,特别是母畜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子宫和阴道分泌物等排出体外,扩大感染。人的感染主要是由于手部接触到病菌后再经口腔进入体内而发生感染。由于市场经济活跃,牛、羊买卖频繁,使牛、羊布氏杆菌病的发生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人患此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此病已成为最重要的人兽共患病。
五、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猪,牛、羊每骆驼、鹿等家畜和其他野生偶蹄动物。此病的危害极大,国际兽疫局(OIE)将此病列为A类动物疫病之首。是世界范围内重点控制的动物疫病。
六、牛焦虫病
本病是由双芽焦虫、巴贝西焦虫和泰勒焦虫引起的,病原体为多种无色素的血孢子虫,通常寄生于红细胞内。焦虫病是一种传播病,但不能接触感染,必须通过适宜的蜱来传播。一种焦虫多由一定种属的蜱来传播。也就是说,某一地区存在某种蜱,就预示着可能会有某种焦虫存在。蜱的种类和分布是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的,所以焦虫病的存在和发生也有地区性和季节性。
流行特点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呈地方性流行,多发于夏秋季节和蜱类活跃地区。由双芽焦虫致发本病的一岁龄小牛发病率较高,症状轻微,死亡率低。成年牛与其相反,死亡率较高;由巴贝西焦虫致发本病的3月龄至一岁内小牛病情较重,死亡率较高。成年牛死亡率较低。良种肉牛易发本病。
临床症状病牛病情迅速恶化,高热、反刍停止、精神沉郁、脉搏增数、呼吸困难、有的有血尿。
剖检变化体表淋巴结肿大。可视粘膜黄染、皮下结缔组织发黄、水肿、血凝不全,膀胱内积有血色尿液。
诊断根据病牛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流行特点、蜱类特征可以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采病牛耳尖血涂片,奶姬氏镜检,在红细胞内寻找特征性虫体。
七、牛皮蝇蛆病
牛皮蝇蛆病,是由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织内南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本病在中国北方地区流行甚广,危害严重。由于皮蝇幼虫的寄生,可使患牛消瘦,皮革的质量降低,幼畜发育受阻。
病原及流行特点 两类皮蝇的成虫形态相似,长为13~15毫米,体表密生绒毛,呈黄绿色至深棕色。纹皮蝇出现的季节比牛皮蝇为早。纹皮蝇一般在每年的4~6月之间出现,而牛皮蝇则通常在6-8月间出现。牛只的感染多发生有夏季炎热,成蝇飞翔的季节里。成蝇交配后,雄蝇死亡,雌蝇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里,向牛体皮薄处的被毛上产卵,产卵后雌虫死亡。蝇卵经4~7天孵出第一期幼虫,爬到毛根部钻进皮肤内。幼虫在皮下组织内经过长时间的移行和发育,最后达到背部皮下。纹皮蝇的幼虫在移行过程中,还要经过食道。在次年的早春季节,发育成第三期幼虫。第三期幼虫在背部皮下停留2~2.5个月,幼虫成熟后,由皮肤内钻出落地变成蛹,约经1~2个月,蛹再孵出成虫。
八、新生犊牛下痢
犊牛下痢是一种发病率高、病因复杂、难以治愈、死亡率高的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伴有腹泻症状的胃肠炎,全身中毒和机体脱水。研究表明,轮状病毒和冠状病毒在生后初期的犊牛腹泻发生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病毒可能是最初的致病因子。虽然它并不能直接引起犊牛死亡,但这两种病毒的存在,能使犊牛肠道功能减退,极易继发细菌感染,尤其是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严重的腹泻。另外,母乳过浓、气温突变、饲养管理失误,卫生条件差等对本病的发生,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犊牛下痢尤其多发于集约化饲养的犊牛群中。
临床症状本病多发于生后第2-5天的犊牛。病程约2~3天,呈急性经过。病犊牛突然表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高达39.5~40.5℃,病后不久,即排灰白、黄白色水样或粥样稀便,粪中混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后期粪便中含有粘液、血液、伪膜等,粪色由灰色变为褐色或血样,具有酸臭或恶臭气味,尾根和肛门周围被稀粪污染,尿量减少。约一天后,病犊背腰拱起,肛门外翻,常见里急后重,张口伸舌,哞叫,病程后期牛常因脱水衰竭而死。本病可分为败血型、肠毒血型和肠型。败血型:主要见于7日龄内未吃过初乳的犊牛,为致病菌由肠道进入血液而致发的,常见突然死亡。肠毒血型:主要见于生后7日龄吃过初乳的犊牛,致病性大肠杆菌在肠道内大量增殖并产生肠毒素,肠毒素吸收入血所致。肠型(白痢):最为常发,见于7-10日龄吃过初乳的犊牛。
病理变化病死犊牛由于腹泻,而使机体脱水消瘦。病变主要在消化道,呈现严重的卡他性、出血性炎症。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有的还可见到脾肿大,肝脏与肾脏被膜下出血,心内膜有点状出血。肠内容物如血水样,混有气泡。
杂交改良
荷兰牛改良我国黄牛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城市工矿区、交通沿线、沿海以及内地的许多省市的国营农牧场和集体农场养乳牛者为数很多,改良的效果也很突出,改良后的杂种较本地牛的体重约提高80%~100%,杂种一代的年产奶量约为2 000~2 500kg,二代为2 700~3 200kg,三代以上接近荷兰牛的产奶量,约在4000kg以上,杂种牛比较耐粗饲,而且也可使役,三四代杂种牛经过横交,自群繁育已育成中国荷斯坦牛。
养殖技术
一、乳牛的饲养管理
生产上,把出生后以乳为食的阶段牛叫做犊牛,奶牛犊一般从生后3-4月龄就停止吃乳,所以犊牛期是3-4月龄之内的小牛,刚生下到7日龄之内的小牛,叫作新生犊牛,些时期称为"新生期"。犊牛在此时期,生理上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初几天,它的组织器官机能尚未充分发育,对于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低,适应能力较弱,消化道粘膜容易被细菌穿过,皮肤的保护机能很差,神经系统的反应性也不足。因此初生犊牛容易受各种病菌的侵害,因此要格外注意对小牛新生期的护理。
1、临产母牛前2-3天进入产房,产房提前必须消毒并铺干草,并有专人看护。
2、刚出生的小牛,要用净干草或净布片把小牛口、鼻端的粘液擦净,地面上要铺上干草,让母牛把小牛身上的胎水自然舔干。
3、如生后的脐带未断裂,就要用消过毒的剪刀在离小牛脐孔20-25厘米处剪断脐带(先经2-5%碘酒消毒后再剪断),然后将脐带里面的血污物挤出一些,再在断口处以碘酒消毒。产双胎时第一个犊牛的脐带应该结两道绳结,然后从中间剪断。
4、最好在小牛出生后半小时以内就能吃到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养分,抗体和溶菌酶,食后可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成活率。
二、小奶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1)为了节省犊牛育成的成本,犊牛一般60天断奶
⑵出生后5-7天内开始投给开食料和优质柔软干草。
⑶经常观察犊牛的精神状态、食欲、粪便等情况,若出现稀便时,适当减少喂奶量和在奶中加1-2倍温开水。
⑷犊牛料和水要按1:1的比例搅拌均匀后,加入等量优质干草或4-5倍青贮料搅拦均匀后饲喂,当每日每头特牛进食精料量达500克时, 犊牛可以断奶,精料进量达2千克后,保持水平直到6月龄。断奶后要保证供应充足的饮水,断奶后犊牛对流体食物仍特别喜爱,这是本能和哺乳行为的延续。冬季、早春、晚秋要给犊牛温水。
精料参考配方:玉米50%,豆饼25%,鱼粉3%,麸皮18.5%,石粉1%,食盐0.5%,骨粉1%,预混料1%。
早期断奶的母犊虽然从出生到6月龄期间稍有生长受阻现象,但是在后期可得以补偿。
三、7-18月龄育成牛的饲养管理
在此阶段即7-12月龄的牛,其粗蛋白质为14%,产奶净能应为5.86-6.69兆焦;13-18月龄,全价日粮的粗蛋白质应为12%左右,产奶净能应为5.44-5.86兆焦;钙磷分别为0.41%和0.3%。其饲喂方案如下表:单位:千克/头、日
月龄 | 精料 | 玉米青贮 | 羊草 |
7-8 | 2 | 10.8 | 0.5 |
9-10 | 2.3 | 11 | 1.4 |
11-12 | 2.5 | 12 | 2 |
13-14 | 2.5 | 12 | 3 |
15-16 | 2.5 | 12 | 4 |
17-18 | 2.5 | 13.5 | 4.5 |
此阶段精料配方可按如下比例配合:玉米55%,环山奶牛浓缩料40%,豆饼5%。
除此之外,生长发育中的母牛,要注意充分运动,增强体质,冬季和雨季晴天接受户外照射,使皮下脱氢胆固醇转化成VD以促进钙磷的吸收和沉积。
四、18月龄---头胎分娩
预产前2-3个月,视其原来的膘情确定日增重,通过精料比例及日喂量控制膘情,加强运动,每天行走1-2公里,以防难产。饲喂方案可如下表:
月龄 | 精料量 | 干草 | 玉米青贮 |
19 | 2.5 | 2.5 | 15 |
20 | 2.5 | 2.5 | 17 |
21 | 4.5 | 3 | 10 |
22 | 4.5 | 3 | 11 |
23 | 4.5 | 5.5 | 5 |
24 | 4.5 | 6 | 5 |
此阶段的精料配方可按如下比例配合:玉米50%,奶牛浓缩料40%,玉米50%,奶牛浓缩料40%,豆饼5%,麸皮5%。
五、泌乳牛的饲养管理
⑴泌乳初期奶牛从产犊开始直到70天,为泌乳初期在此阶段,奶牛的干物质进食量因食欲未完全恢复而比泌乳后还低15%,因此此阶段应该注意饲料的适口性及饲料的品质。最高日产奶量一般出现在产后4-8周,最高干物质则在产后10-14周,因而出现了泌乳初期母牛体内能量的负平衡。
当泌乳牛日粮中精料过多,其粗纤维为13-14.5%时,为了保持瘤胃的正常环境和消化机能,防止前胃弛缓和和乳脂含量下降,应另加氧化镁与碳酸氢钠。这些物质对瘤胃内容物的酸度有缓冲作用。其用量,碳酸氢钠为精料的1-1.5%,氧化镁为精料的0.5-0.8%。
母牛产犊后,应让其自由采食优质干草,尽量避免喂过多的玉米青贮,喂精料后要观察当日进食量,若不剩精料,且吃了大量干草,精神,排粪,反刍等正常,奶量也在增加,则可每天增喂0.5-1千克精料,若有剩料,且采食粗料较少,进食过慢,食欲明显不良,则不能加料。
每日精料量分3次喂给,一般每次投料精量不超过3千克,并应与粗料拌好后再喂。规模化奶牛场每3天测1次产奶量,每10天测1次乳脂率。用来指导生产。
⑵泌乳中期此阶段为母牛产后71-140天,有人称之为泌乳平稳期。高产牛此阶段泌曲线稳定或每个月小于6%速度下降,一般生产牛降幅为10%左右。
此阶段对于日产奶量高于35千克的高产奶牛,不论是平日还是夏季,均应添加缓冲剂.夏季还应加氯化钾,以利于高产奶牛热应激。夏季为防治炎热对母牛食欲的影响,可在凌晨3-5时日出之前气温最低时饲喂1次,以提高进食量,防治泌乳旺盛的母牛出现动用体脂产奶的现象.
⑶泌乳后期产犊后141-305天时泌乳后期.此时母牛已进入妊娠中后期,对营养的需要包括维持、泌乳、修补体组织、胎儿生长和妊娠沉积等5个方面,故母牛对养分需求仍在增加.泌乳初期减去的36-50千克体重,要尽量在泌乳中期和后期恢复,但要注意不能使母牛过肥,要禁止喂给带冰或发霉变质饲料。
六、干奶期的饲养管理
干乳期是指泌乳奶牛在下次产犊泌乳前一段不泌乳的时间,一般为2个月左右。
母牛在干乳后7-10天,乳房内乳汁已被乳房所吸收,乳房已萎缩,就可逐渐增加精料和多汁饲料,5-7天内达到妊娠干乳牛的饲料标准。
⑴干乳前期:营养状况不良的高产母牛,要提高其营养水平,使它在产前具有中上等体况,即体重比产乳盛期要提高10-15%。对营养良好的干乳母牛,从干乳期到产前最后几周,一般只给优质粗粮即可。对营养不良的干乳母牛,在泌乳以前,除给粗粮以外,还要饲喂几公斤精饲料,以提高营养水平,一般可按每天产乳10-15公斤的饲养标准饲喂,日给8-10公斤左右优质干草和15-20公斤多汁饲料,精料3-4公斤。粗粮及多汁料不宜喂的过多,以免压迫胎儿,引起早产。
⑵干乳后期:干乳期的最后2-3周,在母牛的日粮中应提高精料水分,以准备即将来临泌乳。这对初次泌乳的育成牛也是适用的。尤其对于高产母牛喂给精料的水平更高一些。产犊前两周,除粗粮外,每天约喂1.8公斤精料,每天增加0.45公斤,直到100公斤体重吃到1-1.5公斤精料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