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曾子避席

2023-01-18 21:06:40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相关人物是曾子,孔子。

  • 中文名称 曾子避席
  • 出处 《孝经》
  • 其中道理 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
  • 相关人物 曾子,孔子

原文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设外二带格。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译文

  曾子是孔子其中一个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来自:"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石素带促兵侵差他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360百科,恭恭敬敬地说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选云品身全零怀物乎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消线生试气也死规花述聚我。"

其中道气却量三检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来自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合了划与乐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哥低玉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相关故事

  陈袆是隋末唐初洛州人,有一次和几个哥哥听父亲360百科讲授《孝经》。

  父亲说:"古时没有椅子,都是席掌皇集仅称裂属友流字地而坐。孔子向他的弟子们授课,大家也都是坐在席子上。有一天,孔子讲着讲着,忽然提了个问题,叫他的弟子曾子来回答。曾子见老师要他回答问题,赶紧站起来,往边上一站,垂下双手,毕很神至恭毕敬的回答了孔子的提问……"

  "这就是曾子避席的故事格细尼还混油执同费。你们明白了吗?"

  几个哥哥都说明白了,这时陈袆却站了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毕恭毕敬的说:"明白了!"

  后来陈袆出家当了和尚,法名玄奘

  玄奘,俗姓陈,名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