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虫名,为同翅目,叶蝉科。分布东北、华北来自、西北、长江流域。主要危害小麦、大麦、黑麦、青稞、燕麦360百科、莜麦、糜子策井西东刚南、谷子、高粱、玉米杨答双马垂王坚限含、水稻等。 以成、若虫备永牛斗似学刺吸作物茎叶,致受害幼苗变色,生长兴执统办初杂众担受到抑制,并传播小麦红矮病毒病。
- 中文名称 条沙叶蝉
- 拉丁学名 Psammotettix striatus(Linnaeus)
- 别称 条斑叶蝉、火燎子、麦吃蚤、麦猴子等
- 界 动物界
- 门 节肢动物门
形来自态特征
成虫
体长4~4.3mm,全体灰黄色,头部呈钝角突出,头冠近端处具浅褐色斑纹1对,后与黑褐色中线接连,两侧中部各具1不规则的大型斑块,近后缘处又各房五命生否它生逗点形纹2个,颜面两侧有黑褐色横纹,是条沙叶蝉360百科主要特征。复眼黑褐色,1对单远课交层级束眼,前胸背板具5条浅黄色至灰白色条纹纵贯态景移现促刘表离于前胸背板上与4条灰黄色映哪司至褐色较宽纵带相间排列。小盾板2侧角有暗褐色斑,中间具明显的褐色点2个,横刻纹褐黑色,前翅浅灰色,它论半透明,翅脉黄白色。胸部、腹部黑色。足浅黄色。

卵
长0.93mm,长卵形,浅黄色。
若虫
共5龄,5龄时背部可见深褐色纵带。
生活习性
长江流域1年生5代,以成、若虫在麦田越冬。北方冬麦区年生3~4代,春麦区3代,以卵在麦茬叶鞘内壁或枯枝落叶上越冬。翌年3月初开始孵化,4月在麦田可见越冬代成虫,4~5月成、若虫混发,集中在麦田为害,后期向杂草滩或秋作物上迁移。秋季麦苗出土后,成虫又迁回麦田为害并传播病毒病。成虫耐低温,冬季0℃麦田仍可见成活,夏季气温高于28℃,活动理官有绝挥实里拿甲径把受抑,成虫善跳,趋光性较弱,遇惊扰可飞行3~5m,14~16时活动最盛,风天或夜间多在麦丛基部蛰伏。以小麦为主1年一熟制地区,谷子、糜黍种植面积大的地区或丘陵区适合该虫发生,早播麦田或向阳温暖地块虫口密度大。
防治方法
(1来自)生态防治。通过合理密植,增施基肥、种肥,合理灌溉,改变麦田小气候,增强小麦长势,抑制该虫发生。

(2)合理规划,实行农作物大矿规火医课双蒸区种植,科学安排禾谷类早秋谷糜地、小麦地块,及时清除禾本科杂草360百科,控制越冬基地,减少虫源。
(3)对小播小麦田械验怕、向阳小气候优越的麦田,用直止认员径33cm的捕虫网捕捉成、若虫,当每30单次网捕装棉内六名节搞称终10~20头时,及时喷撒1.5%乐果粉或1%对硫磷粉剂、4%敌马粉剂、4.5%甲敌需百即长根士粉剂,每667㎡用药1.5~2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