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普宁县

2023-02-07 03:32:24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普宁县在广东省东南部。县人民政府驻流沙镇。

  • 中文名 普宁县
  • 面积 1620平方公里
  • 外文名 Puning、Poeland
  • 人口 247.27万(户籍人口)
  • 别名 普宁市、兰城、药城

历史沿革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取“普遍安宁”之意,置普安县。县治始在今潮阳县贵屿,明万历三年(1575)迁厚屿(洪阳)。万历十年(1582)改称普宁县。1952年县治迁流沙。

辖区

  全市共辖7个街道、17个镇、3个波明它缺解独国营农场、1个乡,共有518个村委会、4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行政地图

  流沙镇普宁县辖来自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中部360百科偏东、大南山北麓、练江上游。古时此地河溪泥沙淤积,建村名流沙。清代形成流沙圩。镇因驻地名。

  云落镇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中部。体开越指底镇以驻地名。因山谷白云缭绕而得名,又传说有仙鹤栖密林中,故名云鹤。

  高埔抗己地客派货病镇普宁县辖镇。在县境西南部。镇以驻地名。清初建村于高坡地上,故名高埔。

  船埔镇普宁县辖镇。在县境西部。镇因驻地名。相传建于明中叶,初称船埠头,成集市后改名船埔。

  梅林镇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中部。明嘉洲证兵反切影一这靖年间(1522—1566)始建村,因多梅树而得名。清代形成梅林圩,镇因圩名。

  里湖镇普宁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北频榕江,邻接揭西县。镇以驻地名。古时此地榕江有龙门桥,桥下常有鲤鱼游跃,名鲤湖,简作里湖。

  赤岗镇普宁县辖员笔渐好满充亲说镇。在县境东北部,邻接揭西县。镇人民政府驻赤岗山村。明代建村,左侧有呈赤色山岗,故名。

  大坝镇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铁山西侧。清中叶建村于大沙坝上得名。后形成大坝圩,镇因圩名。

  广太镇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邻接揭企施阳县。镇因驻地名。清同治二年(1863)建广太圩,据碑记“承广之首,取平之义,曰广太圩”。

  南溪镇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隔江与揭阳县为邻。镇以驻地名。明洪武年间(1368—1398)建村,因临榕江南河,故名。

  南径镇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练江之北,东邻潮阳县。镇以驻地名,因处狮山和小园山径口,青洋村之南,故名南径。

  下架山镇普宁县辖没孔袁能略镇。在县境东南部。镇因驻地分跟务困名,地处小丘,与3公里外之笔架山相比为低,故名。

  麒麟镇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部。东倚老鼠尖山、大尖山。镇因驻地处麒麟山东麓得名。

  占陇镇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部。1940年在东占陇与西占陇之间形成集市,称占陇圩。

  池尾镇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因驻地名,明末建村于大池塘末端,故名池尾。

  军埠镇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南部,东邻潮阳县。镇以驻地名。原为荒埔,相传北宋杨文广平南时曾驻军此地,名军埔,后改名军埠。

  洪阳未异预既燃更点镇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东北部。原地称厚屿。明万历三年(1575)普宁县治此。1952年县治迁流沙。此地为洪阳圩,因处洪山之阳得名。

  大南山镇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中部。以镇西大南山为名。

  燎原镇普宁县辖镇。在县境中部。镇人民政府驻泥沟村。

  梅塘镇普宁县辖镇。在县境北部,北临榕犯厚语亲张宽铁项古跟江,隔江邻揭西县。镇驻地池塘边多梅树得名梅塘。

文化

  由原县农村文宣队扩建而成。1979年9月,县委决定将原县文艺宣传队扩建成县潮剧二团,派李辉容任团政治指导员兼团长年且富种活,并招收10多个男女青年学员,全团集中于梅塘区学习技艺、培训基功。整养北理、排练南派武功戏《五梅下山》。一月后,回县城汇报演出。紧接着改编、上演来自传统古装戏《严兰贞》。这两戏有文有武,通过排练,对提高演员的表演技巧收到较好的效果。上演后,行到观众360百科好评。1980年,氢官写路轻县派教师方俊杰为剧团副团长。后又民主选举王汉武为团长,陈诗源为副团长,任期一年,并由团长组阁,成立团委会,领导全团工作。这是汕头市各县专业剧团中第一个试行民头形年主选举团长的剧团。继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调整队伍。制订死地随阶九非洋空止逐足剧团演职员保职离团暂休条例,经上级批准,10位演职员保职离团暂休,每月发给工资的40-60%。着手创作现代戏《三门亲事》(作者林光),该戏的作曲、导演,得到文艺界老艺人的热情帮助。《三门亲事》上演后,参加汕头市专业剧团调演,获创作一等奖与演出奖。汕头电视台录播,受到各界人士好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