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地处蓝田县中部。东邻玉山镇和九来自间房镇,南与蓝桥镇相连,西与三里镇、蓝关镇接壤,北与三里镇、三官庙为邻,总面积1耐虽考音水露倒判41.1平方千米。
普化镇境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被誉为"中国的第二个敦煌"和"泥塑瑰宝"水陆庵 ,传说曹操为才女蔡文姬所建梳妆台遗址(人称胭脂台),净土宗祖庭悟真寺,以及秦关古栈道。
新截至2020年6月,普物并格周轻化镇下辖32个行政村 。2011年,普化镇总人口54552人,农业总产值达到2.2360百科812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6000万元,各类存款余额2.氢括酒转3亿元。
- 中文名称 普化镇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
- 地理位置 蓝田县中部
- 面积 141.1 km²
历史沿革
普化镇建国初为普化乡,1958年建公社,1966年更名前进公社,1971年复原名,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100来自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辖李家沟、宝兴寺、360百科马家山、木家坡、马家湾、杨家村责油火注及翻报依、河湾口、陈家滩、代家底敌随投面、杨家河、楸树庙、清凉寺、石头比代死结滩、石韦、景靳、普化、吴家巷、栗家村、当院、邰家寨、张家坪、任家坡、刘家梁、全家岭、徐群寨、民李26个行政村。

马楼乡建国初为马楼乡,1958年为管理区,1961年建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辖訾家山、下杨寨、李家寨、周董、韩门寨、罗圈、胭粉台、安沟、马楼、元君庙、胡家、贺洼、贺家坡、陈家坡14个行政村。
2002年,马楼乡合并入普化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普化镇位于陕西省蓝田易县中部,地处灞河北岸,距县城调8千米。面积141.53平方千米九那季。中心位置约在东经10南越职查求呢哪娘问9°31′,北纬34°13′。
地形地貌
普化镇南部临山,北部靠岭,中间为川。灞水东西横贯全境,将全镇分为南北两块。
水文
村段液危派 普化镇地处黄庆有拉务推略具河流域渭河水系灞河支流流域,区域内河流司雷迫织取选主要有灞河与清河。
气候
普化后条课本龙周冷镇属暖温带半温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温暖温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孩上游 年均温度12℃。极设众固轴叶剧益春端高温41.3℃(1966年6月21日),极端低温-17.4℃(19组教起纪鸡天奏现济77年1月30日),年损建死杆执铁支均霜期211天,冻土最大深度26厘米(1967年1月)。全年主盟武记苦景导风向为西北风,平均风速1米/秒,最大风速20米/秒。降水季节性明显,汛期夏秋两季降水量占全年的70-80%。年际降水变率大,历年平均降水量720快果示觉甲眼引收.4毫米,最多年达983.2毫米(1964年),最少年525.1毫米(1969年),累年平均偏差125.9毫米,相对变率17%。 阴雨多出现于9月,干旱多出现于6月和8月。暴雨常出现于4月下旬至9月中旬之间,以7月上旬、8月中旬和9月上旬较为集中,到10月中旬结束。
自然来自资源
普化镇境内有任家360百科沟水库和赛峪水库 。20耐升律知10年,普化镇有耕地5.561万亩,宜林荒山荒坡面费利现位历完积9000亩。
行政区划
2015年,普化镇辖普化村、李方评急且家沟村、宝兴寺村、马山村、穆家坡村、马湾村、杨村村、杨斜村、代底村、陈家滩村农宣弱体运王务至识、河湾口村、秋树庙村、清石刑凉寺村、石头滩村、石韦村、景靳天集义必政黄特充科其村、吴家巷村、栗家村、当元村、邵家寨村、张坪村、任家坡村、刘家梁村、全家岭村、徐军寨村、民李村、马楼村、訾家山村、下杨寨村、韩门寨村、李家沟村、周董村、胭粉台村、罗圈村、安沟村、胡家村、元君庙村、贺洼村、陈家坡村、贺坡村40个行政村。镇政府驻普化村。
经济概况
综述
2010年,普化镇工农业生产总值2.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社会消费杀过伯品零售总额767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4640元。

2015年,普化镇农业生产总值达到3.8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6%;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害北复5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2.5%;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9356元,同比20众复核略件她系块坚均14年增长13.并衡孙农映球境例车语建4%;粮食面积达9.5万亩。
第一产业
2015年,普化镇农业生产总值达3.8亿元。楸树庙日光温室草莓大棚建设总投资700万元,2015年完成360万年,占年度投资的51%,打深水井3眼,完成为屋降田烈杆告写院斤园区水泥路硬化及送电工作,100亩土地平整到位,组织10元九福速督京危端书农0余农户去长安区参观学习草莓绍她跟达露触栽培技术,建成后每棚可产草莓5000斤,每栋年纯收入增加7万余元左右,仅此一项可增加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00余元。
第二产业
2014年,普化镇共有镇属企业7家,村组及民营规模企业2灯运司善紧感乐0余家,涉及石材道且致导、液化汽、石油、建材、化工等行业。
第三产业
2015年,普化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5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9%。
人口民族
2015年,普化镇共1.3918万户,5.58万人。汉族粮越介心判兴皮叶相阳师为主。
总人口56682人(2017)。
社会事业
教育
2凯热春015年,全镇共建成A模式学校3所、B模式学校10所、C模式学校1所,其中多媒体教室7个、计算机5个、微机300余台、班班通学校1所。辖区有小学31所:当院小学、栗家村小学、普化中心小学、石韦小学、石头滩大圆下印阳袁小学、清凉寺小学、楸树庙小学、安沟小学、马楼示范小学、胡家小学、元君庙小学、张坪小学、民李小学、徐军寨小学、全岭小学、刘家梁小学、贺坡小学、陈坡小学、贺洼小学、訾家山小学、韩门寨小学、东李家沟小学、罗圈小学、周董小学、胭粉台小学、西李家沟小学、宝兴寺小学、终南小学、河湾小学、陈家滩小学、杨斜小学。在校学生近4000人,辖区有初级中学三所:普化中学、马楼中学、水陆庵中学。
文化
2014年,普化镇完成农民工技能培训100人次,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1.223万人;科技宣传活动2次以上,科技培训300人次以上。
卫生
2014年,普化镇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完成2015年筹资任务。有2所医疗机构,普化镇吴家巷村卫生室和普化医院。
基本建设
2014年,普化镇跨河大桥项目位于普化街公路以南500米处,是连接灞河南北40余村的重要桥梁,该桥长130米,宽度10米,总投资600万元,该项目由县路桥公司承建施工,2015年3月动工投资428万元,占年度投资的71% 。绿化造林建设完成秦岭北麓绿化1148亩,骊山至洪庆直观坡绿化815亩,育苗300亩、义务植树5万株。
交通
普化镇交通便捷,境内关中环线、101省道、312国道、旅游公路与沿山公路互相贯通。

历史文化
普化水会
蓝田普化水会音乐是千余年来流传在蓝田县普化镇一带专门用 于佛事、善事、祭祀的民间吹打音乐。水会音乐源于隋,盛于唐,是唐代宫廷音乐传至民间后,经和民间音乐融合后演绎成的一种地方特色的民间乐种,带有浓厚的唐代风格。历史上是专为做佛事、善事、祭祀而奏。按照演奏的内容和形式分为行乐(进行中演奏)和坐乐(室内诵经时演奏),其音乐旋律委婉、清雅细腻、悦耳动听。

水陆大会通称"水会",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取水形式,是古时人们祈雨的祭祀活动,民间称之为"取水",也叫"祈雨"。在祭祀中伴同取水活动的这种吹打乐就叫"水会音乐"。因为它便于长途行走,也叫"行乐",水会音乐细腻悦耳,人们也把它叫做"细乐",据音乐史记,南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云:以箫管笙(qin)嵇琴方响之类合动。在声势浩大的取水活动中,水会音乐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正象人们常说"水会不动乐,马角不起驾"。2006年5月20日,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水陆庵
水陆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东10千米的普化镇王顺山下,为六朝名刹,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见的彩塑而闻名,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宝库,被誉为"中国的第二个敦煌" 。它三面环水,形似孤岛,帝有青山耸立,周有河水环流,故称水陆庵。

水陆庵壁塑改变了早期佛教"人大于山,水不泛舟"的艺术特点,其亭台楼阁、殿宇宝塔、江河湖海、园林瀑布、珍禽怪兽更趋于写实的艺术风格。人物的面部表情均显世俗化和生活化。壁塑中的建筑物造型逼真,风格多样,有中国式的庑殿楼阁,也有外来的浮图、白塔。
水陆庵壁塑在结构上符合科学的透视学原理,即所有景物都是上大下小,并且略略向前倾,使观者站在壁前观赏,与真实的远近距离相一致。而且壁塑中高处的殿堂台阁多为仰视形式,符合古代的楼阁山水画家所常用的高远透视法,使景物显得高远。这种手法表现了中国古代造型艺术的优良传统,充分显示了古代塑像大师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塑技巧及精湛的写实能力,为研究历史、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据考证,该庵原为唐悟真寺的下院。明代时秦王朱怀埢常游历于此,因喜欢这里的景色,奉庵为王府佛堂,遂大肆整修。水陆殿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至明隆庆元年(1567年)修建,殿内13面墙壁上精雕细塑着大量泥制彩绘塑像、壁塑、悬塑,总计3000多尊。
1996年11月20日,水陆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