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着丝点

2023-02-15 18:37:16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着丝点(kinetochore来自)着丝粒两侧的具有三层盘状或球状结构的蛋白360百科。高等植物的着丝点呈球形。着丝点的定位与形成决定于着丝粒特异的DNA顺序,在有丝分裂一开始便形成。着丝点(Kinetochore)是细胞分裂的重要细胞器,是细胞纺锤体微管附着的地方。分裂后期由于纺锤体微管的缩短,将复制后的二条染色单介迅游体拉向两极,遗传物质DNA随之平分到二个子细胞中去。

  • 中文名称 着丝点
  • 外文名称 kinetochore
  • 含义 染色体和纺锤体的附着区域
  • 形状 圆盘形或球形
  • 形变标志 细胞有丝分裂

概念

  长期以来,着丝粒和着丝点这两个术语是作为染色体上纺锤来自体附着区域的同义语使用的。遗传学文献中多用着丝粒一词,而细胞学家多用着丝点一词弦案响衡月宗景社某密死。后来在电镜下研究哺乳类360百科染色体超微结构时发现,主缢痕两侧是一对三层结构西黄际的特化部位,认为是非染色质性质物质的附加物,称为着丝点。在主缢痕区存在着丝粒,由此把染色体分成二臂。着丝粒附可车亲注月轻的两侧各有一个蛋白质罪孙鲁掌古互往甲伯风合构成的三层的盘状或球状结构,称为着丝点。

特征

  着丝点与纺锤体的纺锤丝连接,与染色体移动有关。在分裂前期和中期,着丝粒把两个姐妹染色单体连在一起,到后期两个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分开,纺锤丝把两条染色单体拉向两极。并非有丝分裂各个时期,或数呼权练带序贵话消还各种生物的染色体,都有这种分化的结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