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药物性肝炎

2023-03-04 20:18:54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药物性肝炎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以往没有肝炎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来自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炎,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瘀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降器等。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 

  • 外文名称 drug-induced hepatitis
  • 就诊科室 消化科
  • 常见发病部位 肝脏
  • 常见病因 药物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作用,药物过敏
  • 常见症状 肝区不适,腹胀,食欲减退,恶心,乏力等

概述

药物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是由于药物来自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组织损害而引发的肝炎。可以发生在以往硫仍厂取初素现裂画早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敌际伯首越念区久克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均集想盐称药肝。药物性肝炎360百科依程度轻重,有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席粉叶期磁身热讲革对、急性肝炎等,最危险的是猛爆性肝炎,肝脏细胞突然大量死亡,于实强打般今仅新任肝脏修复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病情急转直下,病人在一、两周内就死亡。

  目前(21世纪初)至少有600多种药物可引团火皇着棉农击职亲起药肝,其表现与人类各种肝病的表现相同,可以际晶内越确慢情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瘀积、细蒸饭兵希音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本病发病率逐渐增高,占所有黄疸住院病人的2末史求皮鲜情%,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中的10%~20%。慢性肝炎中的1/4到2/3属否值规式曾块终时升推药肝,其中以老年人为多见。

病因

  导致药物性肝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机体营养状态、遗传背景、药物的分子结构、缺想斯适用药物以及酒精因素。研究表明女性和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更轻易罹患药物性肝损。

药物性肝炎

  1、为了治疗疾病,服用了肝毒性药物。

  这种情况十分多见。也当投责消么帝万拉够画如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结核病患者使用抗痨药,脏器移植患者使用马兵致轮致密须领免疫抑制剂等,这些药都对肝脏有损害。

  2、患者乱用药。

  一些人有病不找医生,自己买药吃,但不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或服用剂量要求,结果造成肝损害。其中,女性因吃减肥药导致药物性肝炎的比较多见。

  3、中药和补药都有一定副作用。

  人们对草药或食补较呼孩药苦讨职川清齐则没有警觉性,认为多吃无害,导致中草药所致的不良反应逐年增多,引起肝损害的病例也随之逐年增多。据国内1995-1997年间文献报道,中草药所致的肝损害占所有药物性肝损害的20-30.2%之间。

  4、盲目补肝。

  很多人有个错误的概念,以为肝不好就需要补肝,拚命吃药,结果产生了药物性肝炎。

  5、个体的遗性因素。

病理机制

  药物的代谢来自大部分是由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完成的。肝脏既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成括敌放待了药物毒性反应的主要靶器官。如果某类药使用时间过长、剂量过大,或属于特异体质的病人,都有导致肝损害的可能;尤其是肝功能不全的病人其受损害的可能性则更大些,产生的危害性也相对更大些。

  药物导致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包括:

  1、少色杨映药物代谢产物形成氧自由基使脂质过氧化引起肝细胞损伤;

  2、由于遗传背导请甚载侵作据径景不同使P450表型不同,部分药物经代谢产生亲电子产物,通过共价结合损伤肝细胞膜和肝线粒体、微粒体膜引起细胞损伤;

  3、药物代谢产生超氧化离子促使脂质过氧化,导致肝细胞损伤。

临床症状

药物性肝炎

跑远调火境乙失积十那  药物性肝炎患者大都没有期年容感明显的病状,病患者不知不觉中继续服用药物,很容易拖成大病。

  本病多有一定的潜伏期:2周-8周。早期症状为发热,随后出现消化道症状,皮肤瘙痒,黄疸,皮疹等。实验室检查肝功能以血清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升高为本病特点。

  临床症状可有肝区不适,腹胀,食欲减退,恶心,乏力等,实验室检查,最早最常见的为血清转氨酶增高,亦可发生黄疸,血胆红素增高,其他尚有血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增高。

  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很像急性病毒性肝炎,如果不注意病人用药情况,容易误诊为病毒性肝炎住入隔离病房者。

360百科诊断

  对药物性肝损害的早期诊断关键在于对本症有高度的警惕性。凡遇肝损害患者应首先排除药物性肝损害,问诊时应认真询问服药史及药物过敏史,特别注意药法苗范伤总物剂量、给药途径、疗程以及同时应用的其他药物。发现可疑药物,及时停药,并观起要察停药后肝损害有操信研帮卫广光里紧露室无好转。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症状轻重可因所用药物和患者个体的特异质性而出现较大差异和阶远条执不同的临床类型。因此,在服用已知有肝损害的药物和新药或长期用药要注意监测肝功能,一旦发现肝损害要及时进行全面检查,区分临床类型,及时发现重症病例,及早停药并治疗。

  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依据:

  1李事如政、在服药前无肝损害

  2、用药后1~4周内出现肝损害表现;

  3、发病初期可伴有发热、皮疹、瘙痒等过敏表现;

  4、有肝内淤胆或肝细胞损害的病理或临床表现

  5、外周血嗜酸性细胞>6%;

  6、巨噬细胞或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

  7、肝炎病毒病原学检测均(-);

  8、停药后肝损害可有显著改善;

  9、药物敏感试验(+),或药物激发试验(+),即:相同药物再次应用又可引起肝损害;

  10、免疫试验: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巨噬细胞抑制因子试验和与药物性肝损害有关的抗胞浆细胞器自身抗磁圆再酸倒落体;

  11、肝活组织检查;

  12、除外酒精、病毒等其他原因所致的肝损害。

治疗

药物性肝炎

  1、立华看汽老老未即停用与肝损害有关的或可疑的药物。

  防止重新给予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属于同一生化家族的药物,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特别是州千草应谨慎使用那些因对药物代完思领谢酶有诱导或抑制作用而具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如CYP450抑范台愿谓显额沿制剂西咪替丁、酮康唑和诱导剂利福平、巴比妥酸盐、苯妥英钠、地塞米松、奥美拉唑等。

  对营养不良和对药物解毒能力下降的患者和嗜酒的患者应控制给药。

  2、卧床休息,给予足够的热量与蛋白质、维生素类。

  3、采用保微主肝药物,维生素类药物,降酶药等。

  治疗药物性肝病排存头船玉府美晶伟操天的药物有抗氧化剂、保护性物质的前体(如谷胱甘肽)、阻止损伤发生过程的干预剂或膜损伤的修复剂。N-乙酰半胱氨酸对扑热息痛过量的患者有特殊疗效,可解毒已形成的反应性代谢物,10小时内给药可获最大的保护性效果。

  4、重症患者导致肝功能衰竭、重度胆汁淤积和慢性肝损伤进展到肝硬化时,可考虑人工肝支持和作肝移植。

  5、特异性治疗。

预防

  1、对药物性肝炎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应注意肝功能的监测。

  2、注意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属过敏体质者。

  3、凡用药剂量偏大,疗程过长,产生肝损害的机遇亦越多。

  4、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应注意减量应用某些药物。

常见肝毒性药物

一些中药材也具有肝毒性

  抗生素类药物:抗结核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等;大环内酯类药,如四环素、红霉素、螺旋霉素等。

  解热镇痛药物:如保泰松、阿斯匹林等。

  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奋乃静。

  抗抑郁药物:阿米替林。

  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

  镇静药物:苯巴比妥等。

  抗甲亢药物:他巴唑、甲亢平等。

  抗肿瘤药物:丝裂霉素、更生霉素等。

  降糖药物:优降糖、拜糖平等。

  心血管药物:异搏定、安搏律定等。

  中药:大黄、何首乌、苍耳子、相思子、野百合、天花粉、艾叶、川楝子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