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安市实验中学已经具有十九年的办学历史,十多年来,我们立足实际,艰苦创业,不断含测备看急元将进取,积累了来自一定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然而,进入新世纪,面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的日益增强,学校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此,必须努力寻求学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明确学校中长远发展规划,手移派械早用读宗香不断提升教学360百科水平和办学效益。
- 中文名称 武安市实验中学
- 简称 武安实验中学
- 创办时间 1996
- 所属地区 河北省武安市
- 类别 公立初中
办学历史
武安市实验中学是于1来自996年由河北青泉企业集团公司投资兴建、武安市教育局提供师资的一所全日制民办公助性完全中学,2006年改成市直属中学。

校园荣誉
2003.9获高考质量优秀奖2003年中考四率综合得分优秀奖2002.9中考一等奖2002年高考质量优秀奖
2001.9中考一等奖
1999.10国办中学系列中考三率第一名
1999.9中考三率优秀奖
学校领导
校长:王许兵
来自 书记:郝申良
副校长信图女:石贶晨
副校长:路向军
副校长:杨森
校长助理:贾360百科彦祥
机构设置
初一年级部、初二年级部、初三年级部、教辅部
办公室、教务处、政教探她直轴治科处、科研处、安法处、总务处、后勤处、电教处、团委、党办室、女工处、宿管处
办学条件
学校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中山街。学校占振战说花列序五坚史方院地面积70余亩,建筑面积3侵式整火次情价字担流执.6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330照顺概强皇0多人,教学班共52个,在编教职工258人,专任教师225人,平均年龄30岁。其中,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86人,中级教师112人。教学手段全抗代章胜配待神我庆面实现现代化,教师人手一台微机,教室全部装备为多媒体教室。学校建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电教楼、综合科技楼、教师公寓楼(五栋)、学生公寓楼两栋(地田绍敌布电王黑小可容纳2000多学温真抗害素卫生住宿)、学生餐厅两个(可容乙更金费找轴话纳2000多人就餐)、电子备课室(20间)、多功能会议室(两个)、音乐室、美磁连指气要配永术室、图书室(现藏图书6万册)、学生机房(3个,180台微机领带号说啊)、舞蹈房等。
文化传统
基本形成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艺体教育、德育管理、校园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特色。
指导思想
学校中长远发展规划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针,以改革、创新、声率临片益船检代发展为主题,以"目标高、能实现,项目全、有重点,切实际、针对强"为原则,为学校的发展前景,规划出一份宏伟蓝图,实现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
管理机制
继续深化学校数声脸效光棉占斤如差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全员聘用制、结构工资制和岗位责任制, 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实现"按需设岗,精干高效,全员聘胡感海多绝任,专兼结合,按岗定酬"的改革目标。
德育工作
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形成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总结提炼出成熟的德站育工作经验。
1、德育科研:加强德育科研,力争全国"十五"规划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工作实验推广与研究"顺利结题并得到推广;争创"全国德育名报布已往起武比校"。
2、班主谈低触紧子日兵差审诉社任队伍建设:在倡导"动之交干别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约之以规"的传统经验的同时,建设一支以"偏爱、厚爱、深爱"为情感基础的,以"发现闪光点,找准结合点,激发共鸣点"为工作方法的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乐于奉献的班主任队伍。
3、学生管理:以新颁布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学生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创造实验中学学生"竞争、合作、求是、创新"的精神风貌。
4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健全心理健康档案,形成全体教育工作者都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5、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教育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突破口,促进青少年学生在新的形势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的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积极开拓社会育人基地,形成网络,借助社会力量,共塑美好心灵。
6、家长学校:形成比较完善的家长学校工作制度,建立比较完整的家校联系档案,开展系统的家长学校教学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教学工作
1、教材改革
(1)完成新教材的实验研究、经验总结及成果推广。
(2)课任教师学好新课标,领会新课标的实质,用新课标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力争教师有经验成果在市级推广。
(3)课任教师要结合本学科实际,选好用好地方课程,通过学习地方课程,使学生了解家乡,进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感情。
(4)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争取有2-3门课程在市注册。
2、教学方法改革
(1)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爱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法的指导,以"学生主体地位,学生参与程度,师生合作状态,生生互动探索,课堂和谐氛围,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侧重点,创设"会学乐学、和谐合作、师生互动、创新发展"的教学氛围。
(3)提高现代设备使用效益,实现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指导学生的水平。
3、评价改革
(1)逐步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中不仅要关注教学结果,更要关注教学过程;不仅要关注工作态度,更要关注他们的工作实效;不仅要关注教学业绩,还要关注师德规范;不仅要关注教学水平,更要关注教师在教学中所反映出来的教学理念、师生关系、合作精神及科研能力等,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发展。
(2)尽快建立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评价体系。评价中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实现评价目标多维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评价主体多元化。
4、教学质量:合格率、优秀率、及格率在全县保持领先,个别学科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5、中考成绩令人惊喜:每年的中考成绩,则是一所初中学校综合校力的象征和体现。我校在八度中考八连冠的情况下,今年中考爆出惊人之举,超出了历史上最高水平的一九九九年,创建了新的巅峰。真可谓"又是一年果满枝,再绘一度满堂彩"。
6、竞赛:成绩保持在全县的领先地位,个别学科达到市同类学校第一梯队水平。
教科研工作
按照"科研兴校、实验办学、以点带面、区域推进"的工作思路。力争在3-5年内实现:
1、研究性学习向纵深发展,使之成为学校亮点和品牌,在现有基础上,力争在全国有一定影响。
2、教师全员参与教科研工作。能够承担5-7项省级以上的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并争取有1-2项通过省市级专家鉴定,在省市推广。
3、教师和学生全部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和学,初步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学术成就
1、学术著述:出版1本以上专著;在市级以上发表、交流、获奖的论文、课件等平均每年20篇(个)以上。
2、学术荣誉:争取3-5年内,有省级教学能手(或名师)2-3人,市级教学能手(或名师)9-12人,县级教学能手(或名师)15-20名。
校外协作
1、与省内外1-2所学校建立合作、扶助关系,能够在济南市教育系统内形成比较强的辐射能力,发挥示范作用。
2、能够开展校际间教育交流与合作。
办学规模
1、保持每个年段16个班级、全校52个班级的办学规模。
2、全校教职工220名左右,学生3500名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