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昼锦堂,位于河南安阳古城内东南营街。是宋代三朝宰相韩琦回乡任相州知州时,在州署后院修建的一座堂舍。并据《汉书·项来自籍传》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之句,反其意而用之,故名"昼锦堂"。
- 中文名称 昼锦堂
- 地址 河南安阳古城内东南营街
- 相关人物 宋代三朝宰相韩琦
- 相关景点 昼锦堂记碑、商王庙、韩王庙
沿革
到地或措孔 迁移
原址在高阁寺一带,到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彰德知府冯忠移领候终跑建到此。
特点
昼锦堂和拜来自殿顶覆绿色琉璃瓦沿边和中心点缀,古朴典雅,殿中后侧悬挂金字黑底"昼锦堂"三字木质大匾。堂后为忌机楼,东有狎轮牛载古器鸥亭,西有观鱼轩,中有鱼池牛怀康乐园,后为书楼。此处园林式的秀丽幽雅建筑,为当时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布局
昼锦堂大殿、拜殿、忌机堂、观鱼轩、狎鸥亭等,于l968年被火焚烧,大门外一对石狮被毁。现存大门、二门、东西厢房、书楼、三株古槐及书院讲堂等。
著名景点
昼锦堂记碑
昼锦堂中号称"三绝"的360百科昼锦堂记碑,高两米,刻于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此碑由北宋大文学家、副宰相欧阳修撰文,大是血城书法家、"一代绝手"、礼部斤维她侍郎蔡襄书丹,记述三朝名相韩琦之事迹,碑文部分为"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有关此碑还有诸多传说,如欧阳修用新稿换回波扩留八高胡边双家倒旧稿,韩琦再三读之,见通篇只在头二句加两个"而"字,传为文章修改的佳话。蔡襄为北宋书法家,"宋四大家"之一,书法稳前烧质次经态赶国史上素有"苏黄米蔡"四大很状艺画改地数书法家的说法。《昼锦堂记碑》是蔡襄大字楷书的代表作。为了表示对当朝重臣韩琦的敬重,蔡襄在创作过齐劳程中别出心裁将每个字单独写几十遍,优中选优,择最协起巴清佳者拼合,叫"百衲碑",故《昼锦堂记碑》又号称"百纳本",被宋人称为"本朝第一"。碑文拓片,曾赴日本展出,备受青睐。
后由大书法家邵必题写碑额,所以此碑也称"四绝碑"。碑文拓片,曾赴日本展出,倍受青睐。
商王庙
昼锦堂院西侧为商王庙。传说韩琦对商王十分尊敬,而殷商在安阳建都,也是安阳人一大荣耀,所以在此建美顶一商王庙,有大殿、拜殿,大门外还雕塑一对大象。其中商王庙记碑对后人研究安阳史有着重要意义。
韩王庙
商对王庙西侧为韩王庙,是韩琦去世之后被宋徽宗皇帝封为魏郡王而建筑的。始建年代不详,元大德二年(1298年)重修,殿内塑韩王像和童男童女两侍人像。现存大门、二门、殿堂三间,琉璃瓦沿边和中心点缀,庄重典雅保迅顺线含政,东西厢房各三间,东厢房南小楼一间。西厢房内存昼锦堂记碑和其它碑刻20余通,院内还有一通石碑,书刻宋神宗"两朝顾命,定策元勋"八个大字。(原文载《安阳史话》)
人文历史
韩公威名震西贼
韩琦(公元1008年-公元1075年),相州人,北宋名臣韩国华之子,出身官宦,才智超人,20岁即中进士。韩琦立业之时,正值北宋王朝四面楚歌之氢据粉候喜发担纪际。女真、辽、西夏、大理皆是北宋之敌,全都觊觎北宋的繁华都市和万里良田。
引退还乡养老昼锦堂
公元1068年,年事已高的三朝元老韩琦主动提出要引退还乡。虽然宋神宗极力挽留,但韩琦深知自己以逾花甲,年高力衰,难免会贻误军机大事,再三请求引退。宋神宗见他执意要走,就准韩琦来自以司空兼侍中通判相州。
回到相州后,韩琦在州衙内修建了一座楼阁,取名"昼锦堂",作为修身养性之地。昼锦堂堂顶覆绿色琉璃瓦,堂后为忘机楼,确低犯可鲜对掉从稳东有狎鸥亭,西有观鱼轩,后360百科为书楼和康乐园。这座雄伟秀丽、古朴幽雅的庭院是当时全国四大园林之一。
韩琦在这里安度晚年,于公元1075年病逝于相州,享年67岁。消息传出,当第地百姓哭之甚恸,朝廷也辍朝三日,宋神宗特命制御碑,上书:两朝顾命,定策元勋。宋徽宗时,追封魏郡王。韩琦一吃斗质功拉景苗劳也跟川生,无论是在朝中为相,还是在地方任官,都尽忠竭力,孜孜不倦,为北伯究宋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公元1702年,昼锦堂更名为昼锦书院,此后从这里走出了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其中也不乏大雅之士。清朝末期,学院又更名为昼锦学堂,成为河南省最早的呀前急规吸止念组中学教育机构所在地。大革命时期,老一辈革命家王若飞等曾在这所学校从事革命工作,先后有二十余人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建国之后,该地于1958年更名为安阳市第五中学。如此一座历史园林,一把火便灰飞烟灭切稳谓致棉即直,着实可惜。如今,昼锦堂已经引起政府的关注,并且开始动工重修。
欧阳修写"昼兵易写义钟阻画锦堂"
韩琦差人请好友欧阳修为"昼锦堂"写记。欧阳修酝酿片刻便摊纸书写,起句即为"仕宦至将相,锦衣归故乡",直入主题断许,一挥而就。
欧阳修送走差人,如释重负,打算好生休憩片刻。他在院子里悠闲地踱步,农它整并不时地诵读刚刚脱稿的《相州昼锦堂记》。但他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尽人意。读着读着,他感觉问题就在首句过于平直,缺少回缓之意。于是,他又重新将《相州昼锦堂记》重写了一遍。
欧阳修马上差家人快马追赶,一定要把那不甚满意的初稿追回,再将推敲之后的定稿交予韩琦言围保激和。韩琦对照旧稿再三读之,发现仅在头二句加两个"而"字而已。
"昼锦堂"碑刻
《相州昼锦堂记》碑刻(宋拓),泉州市博物馆珍藏。 北宋至和间(1054~1056),韩琦回乡任官,建昼锦堂,取古人"富贵不返乡,如衣锦夜行"之问精快七生互时省远样基言,反其意而用之。欧阳修《昼锦堂术示太界群记》指出"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强而今昔之所同也。"相州人以此寄望于韩琦。《昼锦堂记》简洁明畅,说理透章呼宁赵辟,曾收入《欧阳文忠公集》、《宋文鉴》、《古文观保图陆你节唱止》等。
"昼锦堂记"碑,在安阳市东南营街韩琦祠西庑内。北宋治平二年(1065)三月十三日立。原石笑技文复当映称显及佚,此乃元至元年间(1264~1294)重刻。重刻本亦曾佚,至清顺治年间(1644~1661)复出土。欧阳修撰文,蔡襄书,邵必篆额,蹇仪刊字,赵良规立石。明王世贞《相州山人稿》说:"韩魏公以上相作昼锦堂于相州,时欧阳修以参政为记,而蔡忠惠以三司使书之,时称三绝。"
关于蔡襄《昼锦堂记》的妈书法,据宋董遒《广川书跋》云:"蔡君谟(蔡襄)妙得古人书法,其《昼锦堂记》每字作一纸,择其不失法度者裁截布列,连成碑形,当时谓'百衲碑'。" 王世贞《相州山人稿》说:"今观其用笔,特遒劲伟丽,出入清臣。诚恳间而不无?师琵琶之消,然自宋书家当以襄为首。"毕原《中州金石记》也说:"襄字方正,为一代绝手,此碑尤名于时"。
免费政策
自景区恢复运营开始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含港澳台地区)所有医务工作者,凭医师证或护士证等有效证件到景区参观实行免票入园,为医务工作者团队开设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