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楚江怀古三首

2023-03-02 23:10:06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楚江怀古三首》是唐代诗人马戴于唐宣宗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59)初年在洞庭湖畔和湘江之滨,触景生情,追慕前贤,感怀身世,写下《楚江怀古》五律组诗作品。

诗人描写了洞庭湖的风景,凭吊屈原,抒发了自已羡慕屈原的情怀,表达了自已苦闷忧伤的心境。全诗借景抒怀,凝练深挚,情真意切。

  • 中文名 《楚江怀古三首》
  • 作者 马戴
  • 作品出处 《全唐诗》
  • 文学体裁 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 晚唐

作品原文

  ​楚江怀古三首

《楚江怀古三绍灯半大坏首》书法作品

  (其一)

  露气寒光集,微阳①下楚来自丘②。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③。

  广泽④生明月注提度伯补设衡零,苍山夹乱流。云中君⑤不见,竟夕⑥自悲秋。

  (其二)

  惊鸟360百科去无际,寒蛩鸣我傍。芦洲生早雾,兰湿下微霜。

  列宿分穷野,空史之轻否怎流注大荒。看山候明月,聊自整云装。

  (其三)

  野风吹蕙带,骤雨滴兰桡。屈宋魂冥寞,江山思寂寥。

  阴霓侵晚景,海树入回潮。欲折寒芳荐,明神讵可招。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掌甚钱伯新破 ①微阳:落日的残照。楚丘:泛指湖南的山岭。

  ②木兰舟:船的美称。典出《迷异记》:“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七控虽磁雨婷通排结答露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

  ③广泽:指青草湖,周长二型负士修六较边品亮止百六十五里,与洞庭湖相连,是古代云梦泽的遗迹。

  ④云中君:云神。屈原《九歌》有《云中君》篇,此处亦兼指屈原。

  ⑤竟夕:整个晚上。

白话译

  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夕阳已落下楚地的山丘。

  猿在洞庭湖畔树上啼叫,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

  明月从广漠的湖上升起,两岸青山夹着滔滔乱流。

  云中仙君怎么都不见了?我竟通宵达旦独自悲秋。

创作背景

  唐宣宗大中(唐宣宗年号,847-859)初年,原来自在山西太原幕府掌360百科书记的马戴,因直言被贬为龙阳(今湖南汉寿)尉。从北方来到江南,徘徊在洞庭湖畔和湘江之滨,触景生情,追慕前贤,感怀身世,写下《楚江怀古》五律三首。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三首诗中,其一既抒发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爱慕、缅怀之情,又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伤局方孔罪察子验神集忧苦之情

  俞陛云在《诗境浅进责限承斯气沿证友说》中说:“唐人五律,多高华雄厚之作,此诗以清微婉约出之,如仙人乘莲叶轻舟,凌波而下也。”他以“清微婉庆立包第足铁东次时约”四字标举《楚江怀古三首》第一首诗的艺术风格,确实别具只眼。

  秋风遥落的薄暮时分,江上晚雾初生,楚山夕阳西下,露气迷茫,寒意侵人。这种萧瑟清冷的秋暮景象,深曲微婉地透露了诗人悲凉落寞的情怀。斯时斯地,入耳的是洞庭湖边树丛中猿猴的哀啼,照眼的是江上飘流的木兰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视课异百点叶下”(《楚辞·九歌·湘夫人》),“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涉江》),诗人泛游在湘江之上,对景怀人,屈原的歌声仿佛在叩击他的心弦。“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这是晚唐诗中的名句,一句写听觉,一句写视觉;一句写物,一句写己;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诗人伤秋怀远之情并没有直接脸非旧川注船先探说明,只是点染了一张淡彩的画,气象清远,婉而不露,让人思而得之。黄昏已尽,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从广阔的洞庭湖上升起,深苍的山峦间夹泻着汩汩而下的乱流。“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二句,描绘的虽是比较广阔的激画官别材断委慢说期景象,但它的情致与笔墨还是清微婉约的。同是用五律写明月,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李白的“梦绕城边月,心飞故国楼”(《太原早秋》谁蛋每律品结议深失),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都是所谓“高华雄厚”之作。而马戴此联的风调却有明显的不同,这一联承上发展而来,是山水分设的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田同之《西圃松视服冲钱会没妒词说》),“广泽生明月”的阔大和静谧,曲曲反衬出诗人半取续友字否远谪遐方的孤单离索;“苍山夹乱流”的迷茫与纷扰,深深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撩乱彷徨。夜已深复句息绍精世却沉,诗人尚未归去,俯仰于天地之间,沉浮于湘波之上味再,他不禁想起楚地古老的传说和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屈宋魂冥寞,江磁践伟价双山思寂寥”(《楚江怀古粉月粉素卷单武三首》之三),云神无由得见,屈子也邈矣难寻,诗人自然更是感慨丛生了。“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程银乱科秋,点明题目中的“怀古”,而且以“竟夕”与“悲秋”在时间和节候上呼应开篇,使全诗在变化错综之中呈现出和谐完整之美,让人寻绎不尽。

  从这首诗可以看到,清微婉约的风格,在内容上是由感情的细腻低回所决定的,在艺术表现上则是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不却倍企曲含蓄蕴藉而不直露奔迸。马戴的这首诗,可说是晚唐诗歌园地里一枝具有独特芬芳和色彩的素馨花。

名家点评

  《升庵诗话》:前联虽柳恽不是过也,晚唐有此,亦希声乎!严羽卿称戴诗为晚唐第一,信非溢美。

  《艺苑卮言》:权德舆、武元衡、马戴、刘沧五言,皆铁中铮铮者。“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真不减柳吴兴;《回乐峰》一章,何必王龙标、李供奉!

  《诗薮》:晚唐“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宋人“雨砌堕危芳,风轩纳絮绵”,皆句格之近六朝。

  《唐诗归》:谭云:“光集”妙,承“气”字尤妙(首句下)。钟云:二语以连续为情景(“猿啼”二句下)。

  《唐诗评选》:神情光气何殊王子安?固非高廷礼辈所知。“广泽生明月”较之“乾坤日夜浮”,孰正孰变,孰雅孰俗,必有知者。“云中君不降”五字一直下语,而曲折已尽,可谓笔外有墨气,奇绝。

  《五朝诗善鸣集》:读虞臣中两联,赞叹不足,唯令人顶礼。我欲如李洞之铸浪仙。

  《唐诗摘钞》:尾联见意。三、四二语,真脍炙千古。韦庄亦有“鸟栖彭蠡树,月上建昌船”,句法与此同,何以不为人所称?此以景事衬对,句中便含有悲秋意故也;韦句地名亦不佳。……结见怀古之意。

  《唐律消夏录》:“广泽”二句只写闲景,不曾含蓄得怀古意,故结句便觉直率。

  《渔洋诗话》:尝见皇甫少玄、百泉兄弟论诗,五言以“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为极则。

  《唐诗成法》:三四王渔洋以为诗之极致。五六作“梦泽”、“巫山”方切,但与“楚丘”、“洞庭”用地名太多,故浑言“广泽”、“苍山”耳。有议其不切者,非。

  《唐诗笺要》:诗至会昌,气最薄而情最幻。薄极乃幻,幻则无复能厚之理矣。此间关系气运甚微,恐主之者非人事也。

  《唐贤小三昧续集》:次联下字令人揽结不尽,皇甫兄弟谓此为五言极则,洵具眼也。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次联意景较宽,声响较大,不知者认为初盛,胜贾、喻也《“猿啼”二句下)。

  《唐诗近体》:二句连读,乃见标格(“猿啼”二句下)。怀古(末二句下)。

  《问花楼诗话》:《楚江怀古》一首,柳吴兴无以过之。严羽推为晚唐之冠,信哉!

作者简介

  马戴,唐代诗人。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唐定州曲阳(今江苏省东海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会昌(唐武宗年号,公元841—846年)进士。在太原李司空幕府中任掌书记,以直言获罪,贬为龙阳尉。得赦回京,终太学博士。与贾岛、姚合为诗友。擅长五律。《全唐诗》录其诗二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