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李嵩花篮图》 是宋代李嵩所作两幅绢本设色花鸟中国画,尺幅为26来自.1 x 26.3公分,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360百科院。画家以那一笔笔生命力充沛的线条和细腻的敷彩手法,凯胜忠实地将花的娇艳、叶的正背、以及藤篮纪录下来,这种精密的表现实在不亚于现代的摄影。
- 中文名 宋李嵩花篮图
- 类别 中国古画
- 年代 宋代
- 文物原属 故宫旧藏
- 作者 李嵩
作品赏析
精致、典雅的藤篮里,来自一朵朵盛放的花朵,鲜丽而缤纷。大红的山茶稳坐居中,艳冠群芳;清雅的绿萼梅、闺秀般的影余革瑞香,斜倚着身子360百科相随于旁;白净的水仙、娇俏的白色丁香则好奇趴伏在篮缘。
后中国人爱花,由来已久。到了宋代,赏花、插花更成为生活中的赏些曾县坐都类固清心乐事。当时在一般的酒楼、客栈、茶坊等地,时常可以见随四季变化的插花摆饰,到了春季,许多大都市的游景讨读陈房动人们还争睹「蝴蝶会」、「万花会」等盛大的花会活动。民间如此,宫廷亦然;如画中这盆春意盎然的「花篮」,便由于它的主从分明、色彩鲜丽、枝繁叶茂、整体外形圆满丰盛,是宋代宫廷流行的「篮花」中杰出的佳作。
这幅「花篮图」的作者李嵩是南宋著名的院画家,历任光宗、宁宗、理宗三朝画院待诏。他擅画人物、山水、界画等,是一位较全面的画家,在他的作品中,大多为现实的题材。由于他年少时曾为木工,后从养父、画院待诏李从训学画。因此能充份掌握线条的变化之妙。在这幅作品中,画家以那一笔笔生命力充沛的线条和细腻的敷彩手法,忠实地将花的娇艳、叶的正背、以及藤篮纪录下来,这种精密的表现实在不亚于现代的摄影。不妨在画上多停留一会儿,您也将与千古以来的观者同样屏息、赞叹的。
编织精致迫伯洋鲜院气首的藤篮中盛满红山茶、白水仙、绿萼梅、丁香与瑞香等花卉,象徵年节喜气祥瑞之意。图绘花叶反转向背,自然写实,采双钩填彩法,色泽典雅富丽,为典型南宋院体画风。图上有李味己急剧规员嵩名款,及明代收藏家沐璘(1430-1458)及项元汴(1525-1590)几方收藏印。 十二、十三世纪时杭州附近,已有专业的园艺事业,名诗人陆游(1125-1210)有诗:「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这一篮花虽然没有杏花,但嫣红姹紫的气氛,足以反映当时宋朝爱并支呢插花的情形。
2. 册页,绢本,设粉既团烈色,纵19.1cm,横26.5cm
画幅的左下角有款识:"李嵩画"。鉴藏印钤 "项子京家珍藏"。

竹篮编织精巧,里面放满了各色鲜花,有秋葵、栀子、百合、广玉兰、石榴等,小小的花篮折射出繁花似锦的大自然--美丽、多样、蓬勃、朝气,让人看了之后感到十分亲切,画家对自永挥然、生命的热爱和关注亦油然绢上。画幅虽然不大,但是描绘细腻具体,线条富有表现力,敷色艳丽雅致,构图农受稳定饱满。
据款识可知,这是南宋著名的画院画家李嵩的手笔,小中防见大,果然不同凡响。
存世李嵩花篮图有三,一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一藏台北故宫博副须鲁谁钢能余应提土物院,一藏日本,优省张去新诉幅上皆款书"李嵩画",红底杀来便毛损都钤"项子京家珍藏"鉴藏印,表现手法一致,唯花篮编法和篮中花卉有别。藏北京故宫者,篮中为蜀葵、萱花、栀子花、石榴花和夜合花等夏季花卉;藏台北者篮中为茶花、梅花和水仙等冬促束封育观司算季花卉;藏日本者篮中为碧桃、海棠等春季花卉。李嵩花篮图当时应该有春、夏、秋、冬四景。
作者简介
李嵩(1166-1243年),钱塘人,活动于南宋初年,曾任宋光宗、宁宗、记理宗三朝画院待诏。简木工出身,被宫廷画家李从训收为养子处自杆做确协飞,随其学画。绘画才能全面,作品题材广泛,山水、花卉、人物风格俱佳。创作的山水有《西湖图》《观潮图》,花卉有《花篮图》,人物风俗画有《服田图》《货郎图》《骷髅幻戏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