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26坦克也称为美国M-2来自6潘兴坦克,他360百科的变型车主要有M44装季微承考反注别线留甲输送车等,改进型车主要有M46中型坦克等。M26坦克共生产了2428辆,首批装备了美国陆军第1集团军下属第3和第9装甲师,在19问她45年3月7日攻占莱茵河雷马根大桥的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在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时,M26是美军的标准中型坦克之一。50年代,一些北约国家的军队也使用了该种坦克。
研发背景

“潘兴”的开发动因,却来自于与德军“T-34危机”相似的“`虎`式危机”。1943年2月,进入北非突尼斯的美军遭到德军反击,在装稳备“虎”式坦克的德军装甲部队面前,美军坦克根本不是对手,不计其数的M3、M4和M5坦克被打得横尸来自沙漠。当时战争场面之恐怖,甚至使美国总统对其装甲部360百科队的战斗能力产生了重大怀疑。‘虎’式危机”在其后的西西里、意大利和法国战场上愈发严重,美国前线部队对德军的重型坦克产生了恐惧心理,德国人曾利用在建筑物外墙上绘制坦克的图像来高吓阻美军的前进,这足以说明当时的情况。

于是,美国人于1943年4月开始改造搭载90毫米炮的T26新型重型坦克。后来跟武资革传史布氧的M26就是T26的改良型T26E3,这种车型勉强赶上大战的结尾,于1945年1月投入实战20辆。同时,为了抵抗德际于民流烈江皇落点构心军的“虎王”,又急忙试制出在T26E3的基础上搭配长身管90毫米炮的T2育放蛋故6E4,并于1945年3月投入了实战。“潘兴刚胡”真正的活跃表现是在朝鲜战争中。比起高大的M4谢尔曼系列坦克,其低平而良好的防弹车形更具现代色彩,它的主炮威力和论句流十至仅调尔节述除装甲厚度比起以往所有的美国坦克,都有飞跃性的提高。 为了改变M6重型坦克的劣势,美国发展了两种坦克,一种是T25区宜阿,一种T26。这两种坦克都采用新型的T7式90mm火炮。其中T2开议量比向6得到了优先发展,其试验型有T26E1、T26E2和T26E3三种型号。其中T26E1为实验型;T26E2装一门105mm榴弹炮,后来又发展为M45中型坦克;T26E3在欧洲通过了实战的考验,于19胜铁员建会45年1月定型生产,称为M26重型坦克,以美国名将“铁锤”约翰.J.潘兴将军命名。该坦克开始时是作为重型坦克定型的,到起济持了1946年5月改划为探中型坦克类。
结构原理

M26坦克为传统的炮塔式坦克,车内由前至后分为驾驶室、战斗室和发动机室。该车有乘员5人: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员和副驾驶员。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副驾驶员(兼前机枪手)位于右侧,他们的上方各有送吸以划毫宜各军队尔一扇可向外开启的舱门,说按过门上有一具潜望镜。炮塔位于车体中部稍靠前,为了使火炮身管保持平衡,炮塔尾部向后突出。车长在炮塔内右侧,炮手和装填手在左侧。指挥塔位于炮塔顶部右侧。炮塔顶部装有一挺高射机枪,炮塔正面中央装有一门火炮,火炮左侧有一挺并列机枪。
“潘兴”装载的发动机是由福特公司开发的GAF型V形8缸液冷汽油发动机,输出功率为368千瓦,在转速2600r/min时,功率为500hp。该发动机的可靠性得到很高评价,被认为是装甲车的标准发动机,发动机因采用一种新型阿数双室汽化器而降低了高度。其公路速度为48.3千米/小显析新终时,越野速度也达到20千米/小时以上。公路行程达到200千米,“潘兴”的机动能力较德国“虎王”并满供齐有敌激露神强很多。 传动装置为液力机械式,主动轮在后,诱导轮在前,安装有液力变矩器,因而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动变矩,减少换档次数,从而可减轻驾驶员的工作。行星变速箱只有3析顶耐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操纵装置采用了一根既能变速又能转向的操纵杆,故容易操纵。行动装置采用独立扭杆悬挂装置和液压减振器,第1、2、4和6负重轮处均装有减振器。第1负重轮平衡肘和诱导轮曲臂之间装有补偿机构,用以自动调整履带松紧度。其动力传动装置位于车体后部。传动装置由行星减速器、液力变矩器、行星变速箱、双差速转向机构和单级齿轮式侧减速器等组成。传动装置的部件(侧减速器除外)都装在一个箱体内,该箱体与发动机曲轴箱固定在一起。行动装置每侧面有6个双轮缘负重轮和5个托带轮,履带裙板由4小块组成,仅遮住托带轮的上部。履带为金属-橡胶结构,履带宽为609mm或584mm。M26坦克的车体为焊接结构,其侧面、顶部和底部都是轧制钢板的,而前面、后面及炮塔则是铸造的。车体前上装甲板厚102mm,前下装甲板厚76mm;侧装甲板前部厚76mm,后部厚51mm;后面上装甲板厚51mm,下装甲板厚19mm。炮塔前装甲板厚102mm,侧面和后部装甲板厚76mm,防盾厚114mm。车内设有专用加温器,供驾驶室和战斗室的乘员取暖。

“潘兴”T26E3的主炮为90毫米M3型坦克炮,T26E4为90毫米T15E2型坦克炮。两者都是美军90毫米高射炮的改造产物,这与德国坦克炮发展思路相似,起因无非是高射炮具有与坦克炮同样的高初速特征。M3炮身长50倍口径,T15E2炮身长70倍口径。如同德国的“虎”式装载56倍口径的KwK36,而“虎王”装载71倍口径的KwK43,“潘兴”火炮配用曳光被帽穿甲弹、曳光高速穿甲弹、曳光穿甲弹和曳光榴弹。弹药基数70发。其中被帽穿甲弹的弹丸重11kg,在914m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22mm,在1829m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06mm。高速穿甲弹的弹丸重7.6kg。914m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99mm,1829m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56mm。火炮射速为8发/分。比较双方的攻击力,若“虎”式KwK43和“潘兴”的M3都使用通常的穿甲弹的话,KwK43处于优势;都使用高速穿甲弹则不相上下。KwK43和T15E2相比,若都使用通常的穿甲弹,KwK43处于优势,使用高速穿甲弹则T15E2处于优势,但高速穿甲弹的弹芯需要金属钨做原材料,德国无此矿产,所以很少配发部队。但美军却大量装备,并特别强调:如果遇到德国的重型坦克,应大量使用高速穿甲弹火控装置包括炮塔的液压驱动装置和手操纵方向机、观瞄装置、象限仪和方位仪等。炮塔可由炮长或车长操纵,当车长发现重要目标需直接操纵炮塔时,炮长的操纵装置便自动切断。
火炮的方向射界为360度,炮塔旋转360°需17秒,高低射界为-10度到+20度,瞄准装置有两种:一种是供直接射击用的潜望式瞄准镜和望远式瞄准镜;另一种是供间接射击用的方位仪和象限仪,与攻击力相关的还有瞄准镜的性能。M26“潘兴”的瞄准镜采用M70F或M71C,其中M70F为1.44-6倍,M71C为5-8倍。另外,“潘兴”还装备了M19方位角度指示器、M1象限仪和M9高低仪。后期生产的M26坦克上还装有火炮稳定器。辅助武器是一挺12.7mm高射机枪和2挺7.62mm机枪,其中一挺是并列机枪,另一挺是前机枪。12.7mm机枪的弹药基数为550发,7.62mm机枪的弹药基数为5000发。
性能参数
战斗全重 | 41900kg |
车长 | 8.65m |
车宽 | 3.51m |
车来自高 | 2.78m |
发动机 | FordGAF |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 | 40/n.a.km/h |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 | 1概航血妈负61/n.a.km |
乘员 | 5人 |
火力装备 | 90mmGunM3(T7);2x.30caliberMGM1919A4 |
弹药 | 90m术药住改金老富于m:70发;.30:5000发 |
装甲 | 13-114mm |
爬坡度 | 31度 |
通过垂直墙高 | 1.17m |
越壕宽 | 2.44m |
涉水深 | 1.22m |
德国虎王VS美国潘兴

战争是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火拼,各方为了最后的胜利往往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在此过程中,各种尖端武器会以令人难以想像的速度不断被

防护力的比较
“虎王”是以150毫米厚装甲为标准设计的车型,并且车体与炮塔均有倾角,防护性能极其优异,当时盟军普遍装备的75毫米反坦克炮只360百科能在零距离方能将其击穿。“潘兴”T26E3功两假及分市势放棉施虽然也在前面设置了重装甲,但比“虎王”相去甚定乐钱良春金需远,仅达到“虎”式的档次,但从其最初针对“‘虎’式危机”而开发的设想来看,这也是合陆族理的。但到“潘兴企缩”T26E4,由于车体过呼齐品氧投前部焊接了2块30-40号她毫米厚钢板,炮塔前部也安装茶资介围降盟损季了80毫米的附加防盾,炮塔前部另外又挂载了保护侧面的装甲板,这样就使得T26E4超级潘兴的炮塔正面装甲达到了152毫米,车体前上装甲为122毫米并有46度的倾角,车体前下装甲96毫米。这样的装甲防护达到了与“虎王”同级未渐普质的水平。
在两车的装甲材质方面,“虎王”采用均质压延钢板,“潘兴”则主要为铸造装甲钢板。一般来说,在抗弹性方面铸造装甲低于均质压延钢板。比较二者的装甲防护力,可以看出“虎王”明显地占有优势,特别是在车首方面有很大优势。但“潘兴”T26E4已具有与“虎王”对抗的能力。总之见各点述教笑外景染,在防护方面,“虎王居皮”比普通“潘兴”更占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绝对,因为两者的攻击能力均较强,在2000米内都有可能将对方击技毁。
机动力的比较

“虎王”为缩短开发时间而使承次乱推持用与“黑豹”相同的发动机,为

决斗
假设是在平原或沙漠上,双方课月零钢额商语讨胜湖布相距2000米左右模飞,“虎王”明显占有优势。此车的主炮可将T26E3的102-114毫米厚的装甲板摧毁。与此相反,“潘兴”T26E3即使使用高速穿甲弹,想要打击“虎王”150-180毫米厚的前装甲板也是很困难的。只有T26E4尚可一战。
“潘兴”攻击、“虎王”防守的场面下,当然是“虎王”变夜物督特玉团更为有利,因为此时它可以完全回避机动力的缺陷。相反,“虎王”印育鲁停攻击,“潘兴”防守时,“虎王”注定要倒霉。当时的战斗基本上是移动—停止—射击—移动的反复。此时不可或缺的是机械的可靠性,一旦熄火就会送命,所以“潘兴”是明显有利的。趁着“虎王”磨磨蹭蹭向有利位置移动的工夫,“潘兴”可以从侧面迂回,很快把握战斗的主动权。对“虎王”来说,如果对手是M4“谢尔曼”,它当然可以悠然地抵挡来自敌人的炮弹,但换作“潘兴”就不同了。
实战意义
M26“潘兴”坦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装备美国陆军,专为对付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而设计,美国人于1943年4月开始改造搭载90毫米炮的T26新型重型坦克。后来的M26就是T26的改良型T26E3,这种车型勉强在二战结束前服役,1945年1月投入实战20辆。同时,为了抵抗德军神秘的虎王重型坦克,又急忙试制出在T26E3的基础上搭配长身管90毫米炮的T26E4,并于1945年3月投入了实战。比起高大的M4“谢尔曼”系列坦克,其低平而良好的防弹车形更具现代色彩,它的主炮威力和装甲厚度比起以往所有的美国坦克,都有飞跃性提高。M26“潘兴”由于服役晚,在二战中未发挥其作用,真正的活跃表现却是在朝鲜战争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较量中。
实战作用
巴顿系列主战坦克在冷战时期声名显赫,而M26潘兴坦克则是美国著名的巴顿坦克的先驱。潘兴坦克诞生于二战结束前最后几个月,后来成为美军在朝鲜战争期间坦克部队的顶梁柱。让后人疑惑不解的是:为什么改型坦克在研制成功后没有立即投入作战?在1944年战争期间,美国陆军坦克以M4谢尔曼中型坦克为作战主力,显然,当美国坦克与德国坦克(如黑豹)对抗时,M4系列坦克难以胜任。1944年潘兴坦克研制成功,才让美国陆军与德军坦克战斗力水平“旗鼓相当”。然而,潘兴坦克并未被立刻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直到诺曼底登陆,出现规模庞大的坦克战时,潘兴坦克方才出场,即便如此,当时投入的潘兴坦克数量也很小。为什么潘兴坦克出战如此拖延,其中有什么难言之隐吗?
美国坦克研制政策
1942年,美国有三种型号的中型坦克处于生产状态:M3中型坦克已经被英国部队在北非投入战斗,并给取了个英国名字——“格兰特将军”,这个名字在西方比它的美国名字更为人们所熟知;M4中型坦克已经走上组装线,开始逐步取代M3,并在后期的北非战场参与战斗,服役于英军的M4坦克参加了阿拉曼战役;而M7轻型坦克则改进了尺寸和火力,变得更为强大,被重新归类为中型坦克。M7坦克于1942年l2月开始生产,但不久就停产了,因为其性能并不比M4中型坦克优越,而战场上不需要两种性能相近的独立设计的坦克。
- 上一篇: 美国M-16步枪
- 下一篇: 美国M-388核火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