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畲江位于梅州市梅县区西南部,位于来自梅县区、兴宁市、丰顺县、五华县等四区(市/县)交界处,毗邻13个镇,是省立的中心镇之一。
- 中文名称 畲江
- 所属地区 梅州市梅县区
- 下辖地区 23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民委员会
- 电话区号 0753
- 面积 175平方公里
区域概况
全镇人口4.5万人,面积175平方公里,下辖23个村民委员会2个居民委员会。地理位置优越,20来自6国道贯穿全镇,广梅汕铁路在畲江设立货运站,汕梅高速公路、梅河高速公路、兴畲高速公路在畲江交汇。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抓住圩镇开发,铁路、高速公路建设等发展机遇,以发展工艺编织业为龙头,保持工业、农业、林业快速稳定发展;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以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发展措施,使全镇"三个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是乡镇信息化建设较早的镇之一。1998年,该镇被梅州市梅县区区委、梅州市梅县区人民政府360百科授予"三级文明圩镇"称号;2001年被授予"广东省卫生先进镇";2002年获"广东省卫生先进镇"称抗占缩攻号;2004年被评为"梅州市文明单位"荣誉称号、镇文化站被评为"省一级文化站";2005年,畲江被区委评为"五好"镇党委,被省科技厅评为广东省工艺专业镇科技创新试点单位,被区委、区政府评为机关作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地宣市鲁洲派衡个饭阿理位置
梅州市梅县区畲江镇
主要经济指标
来自 200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60百科3.91亿元,比上年增长22%;工农业总游希照建个艺质终措国产值3.21亿元,增长26%,农村人均收入4548元青须香结裂远至进怎核,增长3%,其中工艺总产死降款事附或值实现2.19亿元,比增33%;实现税收1000多万元。
2004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8亿元,比增22.7%,其中工业总产值为6.6亿元,全镇实现税血绿困收4011万元。建立起黄别塘水库种养场、欧玛种养场、广东省果蔬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全镇共种植经济林5万多亩。小城镇建设取得较大成绩,圩镇建设面积达2.8平方公里,同时完善街道绿化、美化、净化等基础设钟配英植使银谈多呼煤派施建设和公园、文化活动中心、车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圩镇常住人口逾万人。
2005年,镇党委、政府积极实施市委"四个梅州"和区委"七大发展战略",以"强班子、带队伍,抓落实、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抓好中心镇建设管理的同时,大力发展工艺编织支柱产业,"三个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全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些丝时足己脚背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8亿元,农业总产值1.2亿元),比增11%;村集体经济总收入81鲜重写方万元,比增5.2%;农村人平纯收入4824元,比增3%;镇级机动财力365万元,比增10.6%;完成税收2343万元,比增16.5%,其中,国税1714万元,地税629万元,分别比增8.51%和45.绿眼9%。
编织工艺生产情况
工艺编织业是我镇的特色产业,工艺生产始于1977年,现有工艺企业18家,发展至2004年共有30家,其中拥有私营进出口权的企业18家,家庭作坊式加工经营户2000多户,全年产值超千万元的有7家,品种有藤、竹、木、铁、丝绸等五大法占搞日脚上坚屋类共八万多个样式,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地。2003年全镇工艺总产值实现2.19亿元,比增33%,实现税收10验影封灯调00多万元。工艺产业占了全镇六成的就业劳动力,工艺产值占了全镇GDP的七成,工艺税收占了全镇税收总额的注兵流四秋烈八成。2004年全镇工艺总产值达3.86亿元,出口创汇4600多万美元,上缴国家税收2000多万元,产值、创汇、税收均比上年增长40.9%。其中工艺产值超六千万元的企业若存补底增占义击施有卓进工艺品有限公列课抗查提映站采杂进司和锦芳工艺品有限公司;超五千万元的企业有安吉工艺有限公司;超三千万元的企业有春风工艺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