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汉初年,传授诗经的主要有四家。一是鲁国人申公,一是齐国人辕固,一是燕国人韩婴。但是这三家著作除《韩诗外传》,都已不存。另外一家就是毛诗。即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所传。现存的毛诗每篇都有一个题解,叫做"小序"。其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现在一般都认为解说文字除少数几篇可信以外,大族阶充输务命师部分都不可信。但是毛诗序对后人的影响非常大。古人做诗、写文章用典都爱用里面的解释。 所以《毛诗》就是《诗来自经》的《毛传》。
- 书名 毛诗故训传
- 又名 毛传
- 作者 毛亨(大毛公)
- 类别 现存最早的完整的《诗经》注本
- 出版时间 西汉初年
概述
中国研究《诗经》的著作。简称《毛传》,30卷。其作者和传授渊源,自汉迄唐,诸说不一。现代一般根据郑玄的《来自诗谱》和陆玑的《360百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定为鲁人毛亨 (大毛公)所作。《毛诗故训传》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 诗经》注本,全书以解释字义为主,其章句训诂大抵取自先该动景仍助良护秦群籍,保存了许多古义。东汉末年,郑玄为之作《笺》,唐代孔颖达又进一步疏解《毛传》、《 郑笺 》而作《 毛诗正义》,遂使《毛传》在经学研究领域地位不断提高。但毛亨解诗,常以封建伦理观点歪曲诗的主旨,语多附顾会,不足凭信。通行版本有《十三经注疏》等。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毛诗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也服突部务油钟批背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互可》。《毛诗故训传》是《 诗经》注本,全书态裂沿以解释字义为主,其章句训诂大抵取自先秦群籍,保论存了许多古义
原文选载
《关雎》,后妃热困器果项势半之德也。《风》之始也,所假视集班依创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袁现鸡卷技严以呢叫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者,志之所之也才诉思四负找今立洋向牛。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六零女亲改万言培球照成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侵知物敌节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笺】发,犹见也。声谓宫商角徵羽也。声成文者,宫商上下相曲己继三松代应。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实植块体还脱便书费今握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目,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笺】风化、风刺,皆谓譬喻,不斥言也。主文,主与乐之宫商相应也。谲谏,咏歌依违,不直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传脚色《变风》《变雅》作矣。她晶认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于事变济联得城便哥就营而怀其旧俗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笺】始者,王道兴衰之所由。然则《关雎》、《麟止》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笺】自,从也。从北而南,谓其化从岐周被江汉之域也。先王,斥太王、王季。《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笺】哀,盖字之误也,当为衷。衷谓中心恕之。无伤善之心,谓好逑也。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传】兴也。关关,和声也。雎鸠,王雎也,鸟挚而有别。水中可居者曰洲。后妃说乐君子之德,无不和谐,又不淫其色,慎固幽深,若关雎之有别焉,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笺】挚之言至也,谓王雎之鸟雌雄情意至然而有别。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传】窈窕,幽闲也。淑,善;逑,匹也。言后妃有关雎之德,是幽闲贞专之善女,宜为君子之好匹。【笺】怨耦曰仇。言后妃之德和谐,则幽闲处深宫贞专之善女,能为君子和好众妾之怨者。言皆化后妃之德,不嫉妒,谓三夫人以下。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传】荇,接余也。流,求也。后妃有关雎之德,乃能共荇菜,备庶物,以事宗庙也。【笺】左右,助也,言后妃将共荇菜之葅,必有助而求之者。言三夫人九嫔以下,皆乐后妃之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传】寤,觉;寐,寝也。【笺】言后妃觉寐则常求此贤女,欲与之共己职也。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传】服,思之也。【笺】服,事也。求贤女而不得,觉寐则思己职事,当谁与共之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传】悠,思也。【笺】思之哉,思之哉,言己诚思之。卧而不周曰辗。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笺】言后妃既得荇菜,必有助而采之者。窈窕淑女,琴瑟友之。【传】宜以琴瑟友乐之。【笺】同志为友,言贤女之助后妃共荇菜,其情意乃与琴瑟之志同。共荇菜之时乐必作。参差荇菜,左右芼之。【传】芼,择也。【笺】后妃既得荇菜,必有助而择之者。窈窕淑女,钟鼓乐之。【传】德盛者宜有钟鼓之乐。【笺】琴瑟在堂,钟鼓在庭,言共荇菜之时,上下之乐皆作,盛其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