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泉镇已于2007年撤镇设立街道,成立汤泉街道。
2012年,经区划调整,原属星甸镇的4个半村社划归汤泉街道。至此,汤泉街道区域总面积由原先的45平方公里,增来自加到109平方公里;总人口由2.4万人,增加到360百科4.1万人。
汤泉镇位于江苏省满盟响液顺南京市浦口区西是笔织触同剧真哥吃北部,是"中国批转许呼款酸快温泉之乡"。
汤泉镇南依抗罪下谓宪倒必知老山,与老山林场搭界,北临滁河,与安徽省滁州市毗邻,西连汤泉农场,西南与星甸街道、东北与永宁街道接壤;312国道、江星桥线穿境脸你轻协展河市但而过。
汤泉镇总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了式整营眼结讨完4.1万人,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名胜古迹甚多,经济发展较快,有特色生态农业和工业。
- 中文名 汤泉镇
- 外文名 Tangquan town
- 地理位置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西北部
- 全镇面积 109平方公里
- 全镇人口 4.1万人
概况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镇素以温泉、苗木著称,有"十里温泉带、百亩九龙湖、千年古银杏、万只白鹭林、亿株雪松田"等生态资源和秀美景观。温泉和古惠济寺被列入"金陵新55景"之一。是江苏省新型示范镇、江苏省花木之乡、江苏省环境优美镇。

2012年,汤泉镇被评为"中国温泉之乡",是江苏省唯一拥有此殊荣的乡镇。
自然资源
汤泉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来自山岭起伏,北部圩节区平坦,中部为一带状岗地。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土壤酸碱度适中360百科,极宜发展苗木生产。雪松、蜀桧、龙柏、白玉兰、广玉兰等观赏苗木和花卉覆盖汤泉镇,成为闻粒卫重困慢名全国的"苗木之乡"。山区毛增盛产中药材,共有97科307种,其中党参、柴胡、首乌畅销全国。有鸟类百余种、兽类50多种。地热资源丰富,有"十里温泉带"之称,温泉核款识友本泉眼分布呈东西向,总流量达4590吨/日,最高水温达47℃,含有3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此外还有石英石、石灰石、红砂等矿藏,储量大,品位高,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境内名胜古迹甚多,旧有八景:龙洞观云、凤山积雪、千佛晚照、惠济晓钟、石坝飞涛、温泉吐雾、尚书故宅、寄老茅庵。另有梅花古埂、平湖秋月造试、西关交易、三步两桥、九步十三坡、万年台、太平桥、损普鸡鸣井"八小景"。南朝刘宋时,宋武帝刘裕曾万乘来游。明代,惠济寺已成为"江北第一游观之所"编结节细兴。民初,合肥太史龚景张在汤泉购五柳泉,建龚氏庄园,首开利用温泉开发旅游业之先河,来汤泉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由古而今络绎不绝。旅游业越来越成为汤泉新的经济增长点。惠济寺遗址三株千年古银杏以及新开发的银泉庄园、天泉宾馆和大吉温泉度假村,已成为发本章色动材效奏因展汤泉旅游业最具魅力游王齐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区位优势
来自交通运输
宁合肥高速、宁连(云港)高速、宁合(肥)360百科城际快铁、京沪高速铁路穿境而过。南京长江三桥、南京长江隧道、纬三路过江隧等城市快速通道,使汤泉与南京主城融为一体。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30分钟车程。借助长江黄金水道,烧育州师声周这宗探零距南京港新生圩港、龙潭港仅3策钱各伯温月但怎阳0公里。形成了高效快捷的水路空立体交通格局。
配套设施
每年固定资产投入不少于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展消散反,水、电、路、通信等设施条件良好,文化、教育、卫生、广电等现代化综合设施配套齐全,星级酒店、别墅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达,吃、住、游、购、娱等城市功能完善。
人居环境
老山是城担话本岁子批也四将市中的森林,汤泉市森林银龙凯品卫中的绿洲。林木葱郁的10载环属括司另值困粉买万亩老山国家森林公园,争奇斗艳的4万亩名特优苗木花卉,构筑起一道生态人居屏障。山水之城、绿色之野始终是汤泉的原色。境内森林覆盖率64%,在南京地区遥遥领虽具束巴错先。
产业格局
开发"山、水、泉、林、寺"等优势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形成苗木花卉培植业、电力铁塔与风电业制造业、温泉旅游服务业三驾齐兰自标端驱的发展格局,使汤泉跻身全国最大的雪松繁育中心、著名的温泉度假疗养胜地和亚洲最大的铁塔制造然要准厚传基地。旅游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温泉总部经济,是引最更事断陆课院它观指茶领汤泉未来发展的导向。
投资服务
秉持"小政府、大服务"、"您发财、我发展"的和谐理念,承诺提供高效、优质、文明、便捷的乡总易呢法针收又"一站式"流程服务,为投资者营造一个亲商、安商并定景赵已突、富商、优商的投资环境。
未入青木找量来5-10年,是南京以要眼超海风般销多第推进江北新城建设的黄金发展期。汤泉作为南京江北新城十介久模李兴铁大功能区之一,将借挥及未连吸角坚奏改势而动,全方位推进温泉之乡、休闲之都、生态名镇发展,高起点规划令协和大手笔打造这个都市难得的"养生堂",将其建设城一座集东方韵味和世界风范之大成、融生态旅游研诉针刻抗点搞他尼青和温泉疗养于一身的特色温泉小镇。
历史文化

汤泉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汤泉先民已在杨山头生产、生活、繁衍生息。据传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过昭关时,曾途经汤泉。南北朝时,《南史》有"宋主如尉氏观温泉"的记载。南朝梁武帝长子昭明太子曾在汤泉院(惠济寺前身)读书,并沐浴温泉,因此留下"太子泉"和"太子松"的遗址、遗物。北宋建镇,隶淮南路西路和州历阳郡乌江县。元代立寨。明太祖朱元璋曾驾临汤泉,改汤泉为香泉。
汤泉镇,以泉多而得名,历史上曾改称"香泉",1986年成立建制镇,镇域面积45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素有"十里温泉带、百亩汤泉湖、千年古银杏、万亩苗木花卉、十万亩国家森林公园"的美誉,是南京市政府发展都市大旅游规划重点建设区。汤泉温泉久负盛名,日流量4500吨,富含30多种化学元素和矿物质,对人体皮肤及全身各系统器官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理疗和保健作用,被意大利医学专家吉昂卡路.比尔诺博士评为世界上最奇特的水抟之一。而其冷泉日流量1600吨,为优质天然含锶偏硅酸低钠饮用矿泉水,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汤泉作为游览胜地,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朝宋武帝刘裕、梁武帝萧衍、明太祖朱元璋、宋代名儒王安石、苏轼、秦少游、明朝名士陈献章、庄定山均曾前来揽胜洗浴,留下了不少诗篇。当代书法家、"草圣"林散之先生游览汤泉惠济寺,欣笔题赋521字《古银杏行》一首。
生态农业
汤泉环绕老山,半山半圩,面江临滁,总面积10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万亩,水面面积1万亩,辖5个村民委员会,9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1万人。汤泉以温泉而得名,以苗木而著称,素有"十里温泉带、百亩九龙湖、千年古银杏、万亩苗木林"的独特景观,是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花木之乡,国家级环境优美城镇。汤泉农业形成了以苗木种植和水产养殖为支柱的发展格局,汤泉镇苗木种植面积超50000亩,连片水产养殖面积达6500亩,基本成为"无粮镇"。2003年,汤泉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3382万元,其中苗木产值10685万元,渔业产值197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92%强,苗木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主渠道。是全国最大的雪松繁育基地、江苏省著名的苗木之乡,生产的"汤泉"牌雪松荣膺"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销售市场遍及全国各大城市。"雪松"成为汤泉的镇树。水产养殖面积达6500亩,其中以"汤泉湖"牌特种水产为主,主要品种有淡水白鲳、中华绒鳌蟹、罗非、杂交乌鱼等,其中利用温泉保种越冬的淡水白鲳产量占南京市总产量80%以上,汤泉镇已基本成为"无粮镇"。
经济发展
凭借地理、区位和资源优势,围绕实施"一产稳镇、二产强镇、三产活镇、外向带镇、科教兴镇"五项战略,汤泉镇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苗木种植为主导、集团企业为支柱、旅游外向为增点、城镇建设为拉支的经济发展新格局。苗木销售已遍布国内26个省、市、自治区,江标集团、大吉集团所生产的电力标准件、输变电铁塔等产品在全国市场份额中则分别占50%和15%以上。镇区水、电、气、路、通信、有线电视等设施齐全,工交、商贸、旅游、文教、卫生、居民新区错落有致。先后获得"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镇"、"江苏省安全文明镇"、"江苏省花木之乡"、"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南京市新型小城镇"、"南京市双拥模范镇"、"南京市村民自治模范镇"、"建设南京先进单位"等十多个省市级荣誉称号。
制造工业
汤泉镇工业以江标集团和大吉集团为主导,以生产输变电铁塔产品为主,大吉集团是全国单体生产铁塔最大企业,江标集团位于全国单体生产风力塔架前三名企业,汤泉镇正逐步成为国内乃至亚洲地区最大的铁塔生产制造基地,在国内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产品多次获奖,应用于长江三峡等诸多国家重点工程,并出口到苏丹、塞浦路斯、越南、芬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扶贫工作
汤泉镇在扶贫工作中,对贫困户脱贫致富采取了"四个优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是优先安排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在劳动所的配合下,扶贫协会举办了机械操作技术培训班,优先安排30户贫困户子女参加培训。二是在同等条件下,工厂召工优先安排贫困户。三是镇村设立保洁员、治保员队伍时,优先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镇政府投入8000元,购置了4辆保洁车和保洁工具,在汤泉镇低收入户中招聘12人,负责保洁。并且汤泉镇各村治保员队伍中,绝大部分是低收入人群。四是发挥合作组织作用,优先为贫困户提供服务。汤泉镇的三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对贫困户扩大了帮扶范围,由原来56户,增加到102户。并对贫困户采取多项帮扶措施,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