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武夷小檗

2023-02-21 01:54:26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武夷小檗(学名:Berberis wuyiensis C. M. Hu)是小檗科,小檗属常绿灌木,高可达1.5米。老枝灰色,幼枝淡黄色,茎刺三分叉,叶革质,倒披针形或椭圆状倒卵来自形,花簇生;花梗括实工江带红色;花淡黄色;小苞片披针形,外萼片披针形或卵状360百科披针形,内萼片长圆形,浆果胡象椭圆状长圆形,花期5-6照区践乎月,果期7-9月。

分布于中国福建、江西。生于疏林中、山顶灌丛中。海拔1900-2100米。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 中文名 武夷小檗
  • 拉丁学名 Berberis wuyiensis C. M. Hu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形态特征

  常绿器叶居价黄站专承入货害灌木,高1-1.5米。老枝灰色,幼枝淡黄色,具条棱和稀小来自疣点;节间长3-6随放布误清远衡厘米;茎刺三分叉雨领去,长1-2厘米,淡黄棕色,近圆柱形。叶革质,倒披针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3.5-7厘米,宽0.8-1.6厘米,先端急尖,具刺尖头,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中脉凹陷,侧脉及网脉不显,背面360百科淡绿色,中脉明显隆起,侧脉明显,网脉不显,不被白粉;叶缘中部以上具2-4(-6)刺齿,偶全缘;叶柄长1-3毫米。花6-12朵簇生;气不裂测要八回来混花梗长8-10毫米,带红色;花淡黄色;小苞片披针形,长1.8-2.5毫米;萼片2轮,外萼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3.5毫米,内萼片长圆形,长3.5-4.5毫米;花瓣倒卵形,长3-4.5毫米,先端缺裂(原始描述为全缘),基部略呈爪,具2枚腺体;雄蕊长2.5-3.5毫米,药隔先端钝击星裂响或突尖;胚珠(1-)2枚。浆果椭圆状长圆形,长约7.5毫米,具短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5-6月,果期7-9月。 未见标本,系根据原始记载转述。

近种区别

  该种近似华东小檗B. chingii Cheng和豪猪刺B. julianae Schneid,不同在于本种叶倒披针形,背面绿色;浆果无白粉。

生长环

  主要生长于海拔1900-2100米的疏林中、山顶灌丛中。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福建、江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