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

2023-03-01 17:09:30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是由密执安棒杆菌密执安亚种(Cmm)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细菌病害,还没有快速有效的防治办法。番茄溃疡病主要通过种子带菌实现远距离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叶片坏死、茎秆开裂、溃疡、植株整株枯死等。

  • 中文名称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
  • 别名 番茄溃疡病
  • 拉丁学名 Clavibater michiganensis (Smith) Davis et al., subsp. michiganensis (Smith) Davis et al.
  • 二名法 密执安棒形杆菌密执安亚种
  • 界 原生生物界

入侵来自地区

  北京、河北、内360百科蒙古、辽宁、吉林、新疆、山预服达宁西、山东和上海等9个省示矿洋和讨市的28个城市或地区 ,并有逐渐向南方扩展蔓延的趋势。

传播途径

  病原菌存在于土壤里的病残组织中,可存活2~3年让根概皮零倒者。在田间或温室,病原菌通过水、培养料和修剪刀等传播,由植株的伤口、叶毛、根、气孔和其他自然孔口或幼嫩果实表面侵入植物组织。果实上的病斑是通过风雨或喷灌时从病汁液上滴下的带菌水传播的。花柄染病后病菌经有限目掌剧带心永前维管束进入果实的胚,侵染种脐或种皮,致法兰迫北乡答题得选普种子内带菌,病健果混合采收时,病菌黏附在种子上致使量觉棉顾儿百些弱研最种子带菌,种子内外层都可带菌,种子带菌率一般为1%~5%,严重可达53.4%,种子带菌率1%时能迅速引起病害流行。如果苗床土壤带菌,病株可达50%以上。远距离传播靠带菌种子、病株。

寄主植物

  主要寄主是番茄,还侵来自染辣椒,龙葵,烟草等47种茄科植物,但无侵染马铃薯的记录。

为害特点

  该病是细菌性维管束病害,主要寄主是番茄,还侵染辣椒、龙葵、烟草等47种茄科植物,但无侵染马铃薯的记录。一些感病茄科杂草是该病原菌的永久侵染源。幼苗期至结果期均可发360百科病,病株发生萎蔫和死亡,大田定植后造成缺株断垄。病菌可通过维管束侵入果实,造成果实皱缩、畸形,由外部侵染果实引起"鸟眼状"斑点,影响番茄的产量和质量,危害十分严重风矛权速。据国外报道,番茄溃疡可使番茄产量损失25%~75%。在自然条件下,番茄植株对此病非常感病。病菌侵入以后有1个很长的潜伏期。在植株中,病菌存在于木质部导管里,影响溶生细胞间隙。

形态特征

  可选用营养肉汤其斗赶婷免仍城么长九培养基和酵母、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分离病原菌。病原菌为需氧细菌,无芽孢,棒杆状。细胞大小为0.6~0.7μm×0.7~1.2μm,以单个或成对方式存在。碳水化合物氧化代谢,不解脂,硝酸盐还原阴性,脲酶阴性微谓械,明胶液化慢,水解七叶苷,水解淀粉能力很弱或不水解。压故商矿贵南脱皇吧吧标病菌生长缓慢,形成具光泽、剧台眼能者操圆形、边缘规则的黄色菌,也存在粉红色、白色、红色及橙银提什色的变易菌落。病原菌是一种好气、不游动、革兰氏阳性、无孢子形成的弯曲形杆状细菌。

生物学特征

  带菌番茄种子使幼苗发病。病菌在田间和杂草间通过水或人为的栽培措施(修剪、化学防治)传播。病原菌经由植株的推传促女斗持气孔及其他自然孔口,侵入限送植物组织,也可以通过伤口或根部侵入。幼苗更易感染病菌,自然条件下,番茄的整个生长期均对病菌敏感。病菌侵染后经过较长的潜伏期才出现症状。细菌只存在于木无干迅站质部维管束组织中,并由于细菌溶解产生孔洞。

  体经双们级妈阻零歌沙啊发病维管束中含有粘性的颗粒状沉淀及植物侵填体和细菌团块。同时,病菌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毒素肽。病菌在植势利物残体、土壤、农用工具和温室的设备上能长期存活,在土壤中征未先转不能长期存活,在种子里可存活8个月以上。

控制方法

  1、检疫措施:选用无病种子是防治番茄溃疡病的首要条件;建立无病留种田;严禁从疫区向非疫区调运种子。

  2、防治方法:种子消毒,种子化学处理(酸浸泡)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发病率;清除病株,一旦作胜官时物发病后要采取严格的卫生措施,例如铲除白血育孔尔均转侵口敌银病株、病区隔离等,以使损失降低而益早学种安氧低力肉到最低程度;药剂防治,为保护作物,有必要采取预防措施,如销毁植物残体,对农具、设备乙模深买更社消毒;与非茄科植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

  3、品种抗性也是育种发展方向。

  4高温闷棚。利用三夏高温季节,密闭温室15~20天。

  5、采取"喷雾+涂抹"的综合防治方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