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内地,一般上班族的下班时间都在下午五点到六点半之间,但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许多写字楼里到了晚上还是透出片片灯火,这群加班的人中有无奈"被然项输加班"的,有为了避开下班高峰期的交通拥挤而"赖班"的,另外也有一群因寂寞不愿回家的"赖班一族"。
- 中文名称 赖班族
- 产生原因 被加班、避免交通压力等
- 特征 下班后没有回家欲望
- 群体 单身男女、不幸福的已婚者
特征
"赖来自班族"们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那就是下班后没有回家的欲望,只想赖在办公室消磨时间。
"回到家里都是空荡荡的一个人,不如留在办公室里加班,因为工作是按工作量来算业绩的,所以加班多做一点工资也多一点,一来缓解一下自己的寂寞,二来也多赚点钱,算是两全其美。"--"赖班族"代表言论。
群体
1、单身男女,他厚开脚费们下班回家后也是一个人,除了上网看电视,360百科也没啥事,还不如赖在办公室里;
2、与爱人分居两地的男女,他们因男/女朋友不在身边,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单身的,回家后也很无聊,于是乎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下班了还是在凯县志防杂量风永工作;
3、家庭不幸福的已婚人士,因为没有家庭温暖,回家后只能徒银假具去曾花增烦恼,于是乎,待在办公室消距供全磨时光;
4、家离公司太远的人,因为城市交通太差,准点下班也要堵到很晚才能到家,于是乎,在办公室等待交通高峰过去,顺便还能打车报销.
分类
精神寂寞
网友[只看风景]:我是典型的"赖班一族",下班无聊的时候,我习惯掏出手机,不停翻电话簿,从头到尾,来自从尾到头,想找个人聊聊天或发360百科个短信。通常结局是,把手机放回口袋,继续无聊。偌大一个城市,竟没人倾诉,也没地方去。反正回到家里也是冷清清一个人,还不如留在办公室里加班四给。不光可以提高业绩,多赚点加班费;还能和同事们逗个乐,排遣下寂寞,算是两全其美。

网规友[琉璃心流转]:我很少有在8点前离开办公室的,一开始是因为老板是"工作狂",无奈陪他一起加班。后来居然慢慢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在整个生活机末顾重心都在工作上,办公室也成了我的"家"。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些距肥日看计措成绩,但圈子越来越小,朋友越来越少,我也很迷帝茫要不要改变如今这种"赖班族"的凯黑目械货异历山境零财状态。
"赖班族"人群
网友[小朵]:我认为我们这群年轻人沦为"赖班族"的很大原因是来自外地,且孤身一人。回到家里的那种孤独感真的让人害怕!在公司加班至少有一群同事在一起,虽谈不上多亲,至少有人气。今后有了家庭例资裂布要和孩子,我不可能再做"赖班族"。
网友[我丫想吃包子]:人是群居动物,都怕孤单。加班是单身男女摆脱孤独感最重要的方式,甚至有很多人以"加班忙"做借口来伪装自己不寂寞呢!我们这群无奈的赖班族,赖的不是"班",是"寂寞"啊!不想下班一个人 网友[智多胜似良佳亮]:"下班为什么体与速完不回家?"是很多已婚的同事最爱问我的问题。这是因为对于我们单身一族来说,"家"只是个睡觉的窝,丝毫没有温暖和归属感。比起下班回家冷清清一个人,办公室反而成了"避风港"。在办公室赖班可以逃避城市蛋具那顺室诗殖河人情的淡漠,暂时忘却寂寞和压抑。"赖班"现在已经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心理需要。 网友[寂寞的王先生]:和大部分爱那劳立加班的单身男女不同的是我已婚,但白天各忙各的,晚上回到家里两人面对面吃饭,夫妻俩三言两语之后就没话说了,十分冷清。我之所以喜欢赖班,就是想避免这种无话可说的尴尬。很怀念童年那种一大家子的生活,很热闹,很温暖。中国人就是喜欢热闹。机既程胡补身设套吃程过去追求的是四世同堂,一家子投封快限染包升移编宜界唧唧喳喳热热闹闹。现代家庭一般都是三口之器穿酸氢继核丝统握静家,如果没有小孩或者小孩不在身边,那就是两口子。家里不能得到的温暖感,不得不在办公室找。避开车流高峰期 网友[唯闻女叹息]:大城市下班高峰期的堵车径够块之亚轴石婷倒现象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在等待半个小时都挤不上一班地铁后,我开始避开高峰回家。反正回家也是上网看论坛,淘宝,不如下班后在办公室就把这些事情做了。轻轻松松坐地铁回家,洗洗就休息。航内具这种状态也是为了躲避交通拥动万量天调堵的无奈之举。 网友[北京11号]:以前踩着下班的点坐物例充水各公车回家, 在路上要堵一个半小时。加班到8点后再回家,最多半个小时。路上的时间都节省下来工作,虽然对生活多少会有影响,但目前看来还是最省时的方式。环境好节省开支 网友[黑色的月亮]:我是个不折不扣的网虫,平时购物、和朋友交流都在网上。为节约开支,我家里没有联网,一切都在代集卫占联自又项石办公室"搞定"!这么一年下来,算算节约的网费、水电,还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只是社交时间大大缩短,可以说各有利弊吧。 网友[爱加班的松鼠]:我们公司是世界500强,办公环境自然是不必说,夏天空调,冬天暖气也是供应到位。加班的员工在8点后还能领取一份宵夜。比起出租房里简陋的居住环境,我更爱宅在办公室里。虽然加班付出了额外的劳动,但也免费享受了上网、暖气、宵夜等隐性福利。
三大类型
孤独型。这类"赖班族"害怕寂寞,"不想"离开。"一个人回到家空荡荡的,还不如在办公室消磨时间。"这在陌生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中最为常见,他们内心往往感到自卑,缺乏安全感。
压力型。这类赖班源自压力太大,"不敢"离开。比如白领小王,离开办公室后,老担心出纰漏,吃晚饭也心神不宁。到后来,干脆下班后再呆一会儿,确保万无一失再走。他们往往具有明显的焦虑特质,但长期精神紧张,效率反而降低。因此,陷入"赖班怪圈"后,可以试着自我减压,利用时间管理技巧提高效率,分散压力。
逃避型。还有一种赖班是逃避,"不愿"离开。比如避开下班高峰,或者避开家庭矛盾等。对于前者,"赖班"时照顾好自己的胃,保证身体健康就行;而对于后者,有效沟通、积极化解矛盾,应该很快就能结束"赖班族"生涯了。
评论
一位心理咨询师认为,年轻人生活在大都市中,虽然衣着光鲜,拿着不低的工资,但是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和城市人情的淡漠,很容易让他们陷入一种寂寞的情绪中,因而喜欢办公室的群体环境宁愿加班。
说起这群"赖班族",公司管理人员的态度也各有不同。Linda是一家广告公司的负责人,她认为这些加班的人不拿公司的加班费,却能帮助公司想出更多的创意,他们求之不得。而一家小型公司的管理人员却认为这些"赖班者"不但浪费水电,而且不便公司的安全管理。
其实,"赖班族"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没有什么不好,只是一种现象而已。
建议
思维定式
网友[真真假假]:在我看来,"赖班族"通常是一些在生活中缺少爱或不愿意面对困难的人,他们让自己处在一种假装工作的状态,以此获得心态平衡。继续"赖班"下去的结果是意志更加脆弱和圈子愈加狭窄。充实快乐的生活不可能是从天而降的,积极的人都懂得自己找乐子,来调节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所以不要老给自己找"下班不知去哪儿"的借口,而要多想想"下班我能去哪,做点什么?"
网友[飞越疯人院]:我是公司的主管,但我其实并不赞成员工"赖班"。人的生理决定一天有效的工作时间是8小时左右,形成"赖班"的习惯后,往往工作效率会降低,做事拖沓没有干劲。与其花12小时耗在办公室边聊天边工作,我宁可要扎实工作8小时的员工。
主动乐活
网友[浣熊的冬天]:靠"赖班"来逃避孤单只是饮鸩止渴,久之是恶性循环,对身体,心情都无益。都说会生活的人才会工作。生活健康快乐,工作才能高效。
网友[潮之汐]:以前我总爱下班后赖在办公室上网,久而久之颈椎、脊椎都开始出现问题,和朋友们也越来越疏远。下班后,我就"强迫"自己下网,回到那种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和三两朋友聚聚餐,唱唱歌;周末也不往办公室跑了,去爬爬山,多进行些户外运动。身体、精神、生活、工作都比以前的状态好了。
网友[愚见]:个人认为,治疗"赖班症"的最大良方是加强社交和提高生活质量,下班后就应该变着法儿让自己开心,哪怕约个朋友去咖啡厅坐坐或是逛逛街,也比长年累月地宅在办公室强!
告别"赖班"
"过快的生活节奏和过大的工作压力,导致不少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产生逃避心理。"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小燕表示,问题家庭、工作压力大、孤独寂寞感等是很多"赖班族"赖班的原因。短期的"赖班"可以暂时地缓解心理压力,但长期的"赖班"会对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对于单身或异地恋的男女,周小燕称,这类"赖班族"害怕寂寞,"赖班"虽然能够暂时缓解孤独,但长此以往心情变得压抑、烦闷,影响健康。因此,不妨积极看待孤独,不断发现和放大自身优点,逐渐扩大社交圈。
对于家庭不和谐、压力太大的"赖班族",周小燕建议他们多充电,学习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进而分散压力。
对于逃避交通拥挤而被动"赖班",周小燕的解决方法是,掌握下班的错峰时间,备一个闹钟来监督自己,闹钟一响就收拾回家,不能纵容自己养成"再耍一会儿"的习惯。
年度新词语
此词经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机构专家审定入选2010年年度新词语,并收录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
提示性释义:指下班后不愿意回家而继续呆在办公室的人。
例句:专家分析,"赖班族"以单身、压力过大及婚姻不幸福的上班族为主,因为下班后无处可去,所以只能留在办公室里,以躲避孤独寂寞。(2010年11月30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