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家山镇位于邵东县西北来自,距县城12.5公里,化消依艺的价打成南临邵水,西与邵阳市郊区高崇山镇接壤,北与新邵县陈家坊镇相连。镇域面积36平方公里。
- 中文名称 范家山
- 行政区类别 镇
- 所属地区 湖南省邵东西部
- 人口数量 2.6 万
- 耕地面积 17613亩
人口信息
人口2.6万,辖18个村、1个居委会,耕来自地面积17613亩,总人口2以言用只游军.6万人。
历史
县级察如出各么级汽副公路范洪路贯穿南北,连接320国道和107国道。近年来新修通乡通村水泥路78.7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八居及底述刻双整种段甲范家山镇人杰地灵与功装况和先旧罪,人文底蕴深厚,先后诞生了早期民主主义革命家萧360百科坤(1873-1950)、红二十九军军长、抗日游击第一纵队司令员谢嵩(1903-1都停他印过议938)、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1906-1941)等革命先烈。
旅游来自景点
洪桥
位于范家山镇洪桥村十八组亚掌,初建于明代正德年间,重修于明代嘉靖元年。正桥长56.4米,宽7米,桥上长廊高4.28米,桥面距水面约7.8米;桥面中央道360百科板用一块块巨大的青石镶嵌而成, 青石宽约1.40米增七再便误云货座实,最长的青石长达2.5米;长廊共有十四对红漆木柱,长廊两侧的桥沿石上雕刻着鸳鸯、双狮抢宝、麒麟、棋盘等众多图案,工艺精美,并且每块桥沿石上雕刻的花纹都各不相同,充分体现了匠人精湛的技艺。

龙浒坝
位于邵端怕东县范家山龙江村二组大石湾邵水河上游。该坝建于清咸丰六岩孔牛题款素年丙辰岁,即1856年,距今152年。坝长68米,宽4米,高6米。东端引坝长19.6米,宽4。8米;西端引坝长45米,宽3。8米。68米长,6米高的瀑布群气势雄伟,甚是壮观。据了解,该坝是当地一位肖姓人士所建,建筑材料均来自附近的龙虎石山。龙浒坝建动成后,当地老百姓就立下了规矩,划定了水系。在坝上500米处开凿还介阻温钟了一条长达5公里的灌溉渠,按11注分水,灌溉着龙江,龙潭,海角和牛马司卫星等4个村3000余亩良田,收益人口达400销湖木找进轴住快0余人,旱涝保收,水规严明,百多年来一直沿袭至今,为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

发展现状
范家山镇地处湖南省邵东西部,东、南面与牛马司镇相邻,西面与邵阳市双清区相邻,北面与新邵县雀塘镇相邻,下辖18个行政村,1个犯游居委会,总面积3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613亩,总人口2.快马究4万人。近年来,该镇经济保持了以农业为主,炉灶、鞋业等小作坊式民营经济为辅的发展格局。根据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兴工强县"发展战略,镇党委、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根据本镇实际,进一步明确了"兴工强县"的发展思路、发展件别述重点及发展措施,制订了以"兴工强镇"为中心,调整农业产业算运结构为重点,全面建设小康农村为目标的年度工作计划,总便径必体经济指标为:工业总产值达到3.7亿元,农业生产总值530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增加300元,财政总收入保证完成305万元,力争突破320万元大关,镇域经济在全县乡镇提升一个档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计划生育率确保在88%以上。
农业成效突出。范家山土地肥沃,地势平半此体专磁分菜龙观优坦,西洋江贯穿全镇,水利资源丰富,基本上实现了自流灌溉,农业发展条件较书河卷酒代切思题具迫放好。镇内农业主要以优质稻、大棚蔬菜、葡萄和生猪养殖为主,形成了以新民、龙江、龙增图各装区潭为基地的千亩优质稻基地;以海角、龙潭、楠木为主的2000亩无公害大棚蔬菜基地,产值达到预台聚南本算古3000万元;以祖华、和平、淡雅为主的1000亩碧罗珠葡萄种植基地;以淡雅、井冲、新塘为主体的生猪养殖基地,全年出栏生猪超过5万头;一村一品,村村有经营特色。近年来明怀料北沉既还错哥色演,先后组建了邵东县龙海无公害蔬菜合作社、邵东县建农果蔬合作社等2家大型的农民合作组织。全镇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完成退耕还林5000多亩
茶工业发展迅猛。范家山是我县具有工业传统的老镇,建国初乡镇企业曾经托起了范家山的辉煌。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努力谋求工业新突破,重新打造范家山工业新崛起,现在已建成外资工业园一个,建成洪桥装饰材料工业园一个,拥有顺发工业有限公司、西江化工厂、富源精洗煤厂、省级名牌产品奔马鞋油等40多家企业,其中规模企业6家,一般纳税户14家。镇内鞋业发展迅速,拥有鞋类专业村6个。全镇上缴财税收入以25%以上的速度逐年递增,2010年,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6.5亿元,财税入库771万元。
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过去五年,范家山镇交通、水利、电力、清洁能源、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至2010年底,该镇共修建县道6.36公里,乡道7.2公里,村组道路40.8公里,实现了100%村通水泥路,80%组通水泥路。近5年该镇共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50多处,解决了近1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城镇面貌逐步改观。全镇19个村全部完成了农网改造。全镇通讯覆盖率达100%,村村开通了程控电话,集中片区都建有移动和联通信号基站,15个村开通了有线电视网络。近5年该镇共建沼气池420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60台、太阳能路灯87盏。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该镇有1所中学,4所小学,1所中心幼儿园。2008年西洋江学校完成了教学楼加固、2009年完成了中学搬迁, 2009年范家中心小学和洪桥小学校创省合格学校成功。投资30万元修建了镇文化站,该镇6个村建起了农家书屋和蓝球场,启动文化共享工程。每个村配置了电脑。投资500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达2900平方米的新卫生院。农村新农合参合人数突破2.375万人,参合率达96%。城镇基本医疗参保人数1200人。该镇建有一所高标准敬老院,集中供养老人48人。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低保扩面279户,4984 人,城镇新增就业520人,开展免费职业培训1300人。全镇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森林覆盖率65%,完成退耕还林4900多亩。计划生育工作连续三年稳居全县一类乡镇行列。
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06年,范家山镇提出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筹发展、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循序渐进"的新农村建设思路,成立了西洋江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以点带面,推动全镇新农村建设步伐。这几年,示范区内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主要道路全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安装了400台太阳能热水器;解决了1000人安全饮水;高标准硬化了6.6公里水渠;绿化村道、空坪760平方米;设立农家书屋4家。在硬件设施改善的同时,示范片内良好风尚蔚然成风,楠木村荣获省"民主法治先进村"荣誉称号,龙潭村逐步形成"厚养薄葬,丧事从简"的村风。现在示范片已初步打造成一个产业优势明显、村庄秀美宜居、群众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片。2010年,范家山镇被评为邵阳市新农村建设先进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