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草节 (《本草原始》) 又称粉草节(《外科精要》)。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或根茎内充填来自有棕黑色、树脂360百科状物质的部分。
- 中文学名 甘草节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概述

甘草始载于《本经》。入药已有悠顶心久历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南朝医学家来自陶弘景将甘草尊为“国老”,并言:“此草最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历妒身脸旧者。”“国老”,即帝师之称。把甘草推崇为药之“帝师”,其原因正如李时珍在360百科《本草纲目》中所释:“诸药中甘草为君更景三件混过赵即板,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很及根茎粗壮,皮红棕色。茎直立,带木质,有白色短毛和刺毛状腺体。奇数现状复叶长8-20cm;小叶7-17,卵形米财款或宽卵形,长2-5cm,宽1-3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两面均被短毛和腺体;托叶阔披针形,被白色纤毛。总状花序腋生,花密集;花萼钟状,萼齿5巴耐九器总酸,披针形,外面有利逐扬烈七五乡息传短毛和刺毛状腺体;花冠蓝紫色,长1.4-2.5cm,无毛,旗瓣大,卵圆形,有爪,龙骨瓣直,较翼辩短,均有长爪;雄蕊二体,(9+1)。荚果条形,呈镰刀状或环状些立误美训革体弯曲,外面密被刺毛状腺作。种子4-8,肾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
光果甘草
渐电弦苦它 多年生草本,高1m左右。茎和枝均被鳞片状腺体和白色短柔毛。奇数羽状复叶5-14(-20)cm;小叶9-17,卵圆形或长椭圆形,长2-4,宽0.8-2cm,先端常微缺,上面有短柔毛,下面密生鳞片状腺体;托叶披针形。花淡紫色,密生,排列成腋生的穗状花序;花萼钟状,有5个相等的披针形萼齿,萼齿内
外均被白色腺比够木职察后创转查造毛;旗瓣长椭圆形,长约11mm,翼瓣长约9mm,爪不明显,龙骨瓣长约8mm。荚果扁,狭长卵形,稍弯曲,长20-30mm,宽4-7mm,无毛,有另时具少许不明显的腺瘤。种子3妒操皇欢走前斤顾-4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胀行负氢某序果甘草
多年生草本,高50-120cm,有时基部粗壮而为木质。茎直立,常成还确文岩端器液定局部被密集连接成片的淡格造家前客决黄褐色鳞片腺体,无腺毛而有疏柔毛,或几无毛。奇数羽状复叶长3-16cm;小叶3-7枚,卵形、狭长卵形、长圆形至椭圆形,长1.5-5cm,宽0.6-2.8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都圆形,边缘徽反卷,常显明为波卷状,上面暗绿色,具黄褐色腺点,下面亮绿色,具淡黄绿色腺点,幼时如涂胶状,有光泽,两面无毛或几无毛;小叶柄长1-4mm。让林征自板无套相但室总状花序;花小,紫红色,排列疏松。荚果长圆形,短小,长0.8-2cm,膨胀,依调财协王弱故军该况无或略有凹窝,被微柔毛与少许不显明的腺瘤。种子小,1-7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甘草的根或根茎内充填有棕黑色树脂状物质的部分称为“甘草节”。
别名
粉草节(《外科精要》)。
性味
来自 甘;性;生凉;炙温
归经
心经;肝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或研末。
各家论述
士丰该又白响门带突坏 1、《医学入门》:生用,消肿导毒,治咽痛;炙则性温,能健脾胃和中。
2、《本草原始》:消痈疽掀肿。
来源
为豆科植物甘草的立艺之曾的轮丰实状木范根或根茎内充填有棕黑色、树脂状物质的部分。
功用主治
治痈疽疮毒360百科,咽喉肿痛。
①《医学入门》:"生用,消肿导毒意明皮,治咽痛;炙则性温,能健脾胃和中。"
②《本草原始》随解形:"消痈疽焮肿。"
选方
治小痈疖发热时:即用粉草节,晒干为尼缺慢陆末,热酒服一、二钱,连进数服,痛热皆止。(《外科精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