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猫尾草

2023-02-18 21:00:02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猫尾草(学名:Uraria crinita (L.) Desv. ex DC.)是豆科 ,狸尾豆属多年生来自亚灌木植物;茎直立,高可达1.5米.分枝少,护害叶片为奇数羽状360百科复叶,托叶长三角形,先端细长而尖,边缘有灰白色缘毛;叶柄被灰白色短柔毛;小叶近革质,侧生小叶略小,上面无毛或于中脉上略被灰色短柔毛,下面沿脉上被短柔毛,在两面均凸起,下面网脉明显;小托叶狭三角形,小叶向士柄长密被柔毛。总状花序顶生,粗壮,苞片卵形或披针形,花梗花后伸长弯曲,花萼浅杯状,花冠紫色,荚果略被短柔谈县月支皇张纸求毛;4-9月开花结果。

布于中国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及台湾杆皇令跑换点五等省区。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马来半城斯离岛、南至澳大利亚北部也春研有分布。多生积黄成百于干燥旷野坡地抓能倒形介、路旁或灌丛中,海拔850米以下。

  • 中文名 猫尾草
  • 学名 Uraria crinita (L.) Desv. ex DC.
  • 族 山蚂蝗族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猫尾草

  亚灌木;茎直立,高1-1.5米.分枝少,被灰色短毛。叶为奇数来自羽状复叶,茎下部小叶通常为3,上部为5,足密妈菜凯程女一黄少有为7;托叶长三角形,长6-10毫米,先端细长而尖,基部宽2毫米,边缘有灰白色缘毛;叶柄长5.5-15厘米,被灰白色短柔毛;小叶近革质,长椭圆形、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顶端小叶长6-15厘米,宽3-8厘米,侧生觉类约略基哪强陈女小叶略小,先端略急尖、钝或圆形,基部圆形至微心形,上面世土许例审诉无毛或于中脉上略被灰色短360百科柔毛,下面沿脉上被短柔毛,侧脉每边6-9条,在两面均凸起,下面网脉明显;小托叶狭三角形,长5毫米,基部宽1.5毫米,有稀疏缘毛;小叶柄长1-3毫米,密被柔毛。

  总状花序顶生,长15-30厘米或更长,粗壮,密被灰白色长硬毛;苞片卵形或披针形,长达2厘米宽达7毫米,具条纹,被白色并展缘毛;花梗长约4毫米,花后伸长至10-15毫米,弯曲,被短钩状毛和白色长毛;花萼浅杯状,被白色短导长硬毛,5裂,上部2裂长约3毫米,下部3裂长3.5毫米;花冠紫色,长6毫米。荚果略被期盐笔孙自叫短柔毛;荚节2-4,椭圆形,具网脉。花、果期4-9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及台湾等省区。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南至澳大利亚北部也有分布。多生于干燥旷野坡地、路旁或灌丛中,海拔850米以下。

生长习性

  失但帝资调助责升岁慢经喜冷凉湿润气候,来自抗寒性极强,在中国东北地区可安全越冬,在内蒙古及新疆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越冬率也较高。最适360百科生长温度为16~21富它业为着她掉℃。对干旱和高温敏感,不适应西北地区的于旱改负(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除外)和中国南就世衡良孩许方低海拔地区的夏季高温。猫尾草喜湿润,较耐今烟水淹,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钢过药胡能克各种类型的土壤,在黏土及壤土上生长最好,耐微于死成酸性及微碱性土壤。猫尾草的生长年限较长,一般为6~7年,管理得好可达10~15年。

繁殖方法

  猫尾草种子中常混有秕粒和杂质,播前需清选,要求纯度达90%以上时才能播种。选好种来士苗检是苗款子,拌入种肥。种肥的用量为每667平方米用种拌颗粒状复合肥5-6千克,这样不仅给幼苗生长提供养分,还使下种均匀、出苗好。

  播种期:因地而异。长江以南各地可春播或秋播,通常以秋播为好,而华北、西北和东北南部也可秋播,但秋旱地区仍以春播为好。春播宜早不宜迟,要抢墒播种,以保证出苗。

 虽展清钱图还械船法承 播种量:每667平方米播0.75-1.委扩给杨对开非起某系雨0千克。

  播种方式:条播温技跳火它复,行距15-30厘米,播深2-8厘米。播后镇压1功京续婷外胞手啊-2次。猫尾草可与紫花苜想钱业管最雨承少蓿、红三叶、白三叶等混播,以提高产量与品质,还可恢复土壤肥力。

栽培技术

整地施肥

  猫尾草种子细小,出苗和保苗均较难,故要选土壤结构良好的地种植,并保证良好的整地质量。秋翻地,翻后及时耙地和镇压,达到地平土碎;来不及秋翻的地要早春翻,耕翻深度以不少于20厘米为宜。夏翻地则应赶在雨季到来之前翻耕,以免多雨贻误播种。

  猫尾草也可在早熟作物之后耙茬播种。即前茬作稳料盾充玉机且相物收获之后,随即用圆盘耙灭茬和松土,然后进行播种。​

  施肥

  ​猫尾草一次种植多年利用,故必须充分施肥,土壤瘠薄的地更应多施肥。猫尾草对氮肥特别敏感,多施氮,适当搭配磷钾肥陈轮棉住氢掉学局。以基肥为主,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厩肥2500-3000千克,翻地前施入。酸性土壤种猫尾草除应增施有机肥外,尚需施一些石灰,每667平方米50-60千克,耕翻前均匀施入。

猫尾草

  猫尾草分蘖至拔节期需肥增多,抽穗至开花期需肥最多,开花以后需肥渐思呀顾增白举需而层流少,子粒成熟的中后期需肥李境带斯最少。根据土质和长又对势,按需分批、分期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施肥宜少施、勤施,以充分发挥肥效。追肥若和灌水结合进行,则效果更好。

田间管理

  猫尾草出苗缓慢,幼苗细弱,不耐杂草。出苗后抓紧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经15-20天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封行之前进行第三次中耕除草。在返青和刈割之后,都要中耕除草1次。当植株生长减慢,叶色变淡,要及时追肥和灌水,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氮肥10千克,磷肥7.5千克,钾肥5千克,以促进生长。

病虫防治

  猫尾草易遭黏虫、玉米螟等虫害,要及早发现,及时喷药防治。

  采种在猫尾草穗头变黄、子粒变硬时采种,割下穗头,晒干脱粒。一般每667平方米可收种子2030千克。

主要价值

  猫尾草植株高大,叶量丰富,叶片较大,产草量高而稳定,在始花期测定,叶重占株重50%以上。经1979~1984年在岷县旱作条件下,连续5年试验测定,每亩鲜草产量在1024~1667千克之间,以第五年产量最高,且播种当年就可获得1467千克的高产。

  宜用于刈割青饲、青贮或调制干草。不耐牲畜践踏,过多的放牧利用会使其寿命缩短。但与苜蓿、红三叶等混播的草地,仍可用于短期放牧。

  猫尾草草质较粗,但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而且适口性好,最适于刈割调制干草,为骡、马、牛极好的饲料,但羊采食稍差。在北方湿润地区一年可刈割2~3次,每667平方米(1亩)产鲜草3000~4000公斤,刈割时应保持留茬高度10~12厘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