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基督教各派的统称。美国总人口约2.78亿(2000年),基督来自徒约2.35亿,约占总人口84.53%。其中新教有宗派760个,约6761.1万人,独立宗派有2409个,约为6768.6万人,圣公会有宗派1个,约240万人,天主教有宗派1个,约5800万人,东正教有宗派68个,约578万人,新兴宗派有358个,约1048.5万人。有6种语言的足本《圣经》译本,11种语言的《新约圣经》译本,39种语言的非足本《圣经》译本。
- 中文名称 美国基督教
- 外文名称 Christianity in USA
宗教大国

来自在美国众多的宗教派文胶还友雨苦严愿别中,基督教毫无疑问占有绝对优势。有数据表明,在美国有信仰宗教的钱切烈副者座六否钟人数中,约有85%360百科的人声明自己是信仰基督教。以基督教的教义《圣经》为例,它始终是美国最为畅销的宪植文根副负汉官书籍之一,年销量高达900万册左右。虽然基督教并不起源于美洲大陆,但基督教实际上成了美国的国教,基督教文化也演变成了美国的主流文化,其影响之大只有深入到美国仍落格护假扬主特束加社会之中才能深刻地感受到。美国思想界权威诺瓦克(michael novak)曾说过,在美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系统中,文化系统是以基督教文化精神为核心的,这在今天仍是相当主流的观点。
我所在的还美国城市就是密歇根州的宗教文化中心,这里基督教教堂林立,如果开车在市区和周边地区转悠,几乎不到三分钟就能看到一个教堂,而且都是清一色的砖式结构的建筑,与美国大多数木式结构的民房反差很大。有资料表明,美国教堂建筑的数量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是惊人的,新的教堂建筑几乎同住房建筑是齐头并进的,加起来足以容纳2/3的美国人。当地的基督教徒告诉我,只要您是基督教徒,您就一定能够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堂。除了到一些白人背教堂以外,我也去过一些黑人比较集中的教堂和当地短感背直际轻航须严的华人教堂。尽管教堂的宗旨与风济调兰怀乐格不尽相同,有些是基督教中的自由派,有些是属于福音派,但信仰和基本程序却是大同小异。
我们知道,西方文化主要来剂源于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从宗教的角度来说,基督教是族从犹太教(即希伯来文化)派生出来的,所以基督教文化主要是继承希伯来文化并吸收一些希腊的影响演变而来的,它比较强调“原罪意识”,以“有罪者必卷逐总岩具束钢率候厚印得惩罚”的观念来警醒世人(这一点与其他许多宗教似乎并没有本体比笑续高质性区别)。作为对美国社会的一个观察,我曾参加过很多次的基督教崇拜仪式,他们经常唱的一首赞美歌就是“我表突是一个罪人”。在基督教看来,人都是有罪的,稳业甚会空从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偷吃知识果开始,整个人类就陷入了深深的罪恶之中,所以整个旧约全书记载的全都是犯罪。而只有基督耶稣才能拯救人类,帮助人们脱离罪伟采础群外理坐石府恶的深渊。正如《圣经》上耶措哥怕苗曲满排气稣所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夜里走,且必得生命之光。
基督教发展
本夫针征分略参亲同基督教在美国华人之中也发展很快,据《华盛顿邮报》2003年刊登的一篇报道称,近年来,在美国的华人,信仰基督教的数量上升很快。华人教会,已经从五十年前的66所,增加到现在的100同席留怎秋队刘助度部顾0多所。该报道还引述普渡大学教授、研究华人基督徒的专家杨奉钢教授的话说,在美国,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华人去基督教会。如果以美国现有的约300万华人计算,就等于有100万左右的华人是基督徒。我发现自己周围的确有许多华人都信仰基督教,尤其是从中国大陆去的知识分子,信教比例极高,而且其信仰的虔诚之心甚至远远超过许多年的基督教徒。有一段时间,我每周星期日都去华人教堂,其热闹场面远远超出当地的白人教堂。华人教会的每一个人对新来的人员都非常热情,他们也从没有劝我加入基督教会,只是每次都欢迎我们的到来,同时也送给我们许多有关基督教的书籍,其中最震撼人心的就是那些在国内受马克思主义教育多年的科技专家、自然科学学者到美国以后都转变为信仰基督教了,他们受洗成为基督徒以后,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写出了自己由一个排斥宗教信仰的无神论者到最终成为虔诚的基督教徒的心理历程,给人的感觉非常真实且具有说服力。为什么这么多曾经是坚定的无神论者移民美国以后便成了宗教信仰的追随者与崇拜者?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社会学课题。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许多华人到美国以后热衷于宗教活动,绝不仅仅是追求一种信仰,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教堂是人们互相交往的一个重要场所,是他们获得族群归属与文化认同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当一个教徒搬迁到一个新的地方,他会千方百计地去寻找华人教堂,这绝对不是因为宗教方面的原因,而是在寻找“文化”的根。在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如何去建构中国传统的“熟人社会”,以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是每一个旅美中国人都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而教堂在这里就起到了重要的“架构”关系的作用。所以,对许多华人基督教徒来说,教堂不仅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而且还是教育、文化和社交中心。在那里,他们经常举行教友聚餐会、座谈会,甚至文娱活动和旅游项目等。我记得每一次在星期日做完礼拜以后,教会都有一个“咖啡时刻”,提供各种各样的“点心”,甚至“免费午餐”,这是一个不拘礼仪的社交场合,大家相互交谈,彼此交流信息,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轻松随便。可见,从社会功能上看,宗教不仅是人类行为的动力和连接人类社会的重要纽带,而且在嫁接社会关系方面起着不可取代的社会补偿作用。我想,在美国的华人对宗教的热情,也许主要不是因为人生观、价值观的突然改变,更重要的是它成了自己社会参与的标志与象征,也是重塑个人社会关系网络的主要途径。
美国信仰
有一次,一位华人朋友带我去当地一座非来自常有名的教堂,那里的牧师得知我是刚从中国来的非基督教徒,与我寒暄以后就问我:“您知已往氧批费聚古这道物理学的奠基人牛顿吗”,我说:“当然知道,每一个有自然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牛顿的名字”,他说:“很好,但是您知道他一生研究《圣经》的时间要超过他从事科学研究的时间吗?”他见我睁着大大的眼睛,满脸惊讶的样子,就从教堂的图书馆里拿出了几本牛顿写的书给我看,然后告诉我,这都是牛顿写的关于《圣经》的研究专著。后来,我回去360百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许多自然科学史上的科学巨人都是基督教徒,为什么信仰基督教与追求科学真理能够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个人身耐天师卫括上呢?这个谜团一直困惑了我很长一段时间。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神学院的博士生,两人聊天,无意中我提到了这个问题,他笑着说,我也另鲜实权织曾经对此很困惑,但现在想明白了。他告诉我说,如果您相信基督教是真理,那它就不会错,因此,也就没有必要再征求其他学说的证明了。同样地,信仰真理的人也不可能用教条主义来压制他人对真理的寻求。认为基督教是真理的人,对科学的立场一般是客观的,心灵是开放的,他能够接纳新的信息,也敢于向权威挑战,虽然他有信仰上的预设立场,但这款种立场不会使他违背其他真理,相反,因为他对上帝有信心,能够体会到创造的伟大,他可能更具有洞察力。这就是为什么美国这么多人都信仰基督教,而科学技术照样最发达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