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武义延福寺大殿

2023-01-14 01:41:44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位于中国浙江省武义县陶。始建于五代后水坚迫家物门兰晋天福年间。寺内布局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殿和观音堂,力态齐社运演些沉局共四进。

  • 中文名称 武义延福寺大殿
  • 位于 中国浙江省武义县陶村
  • 建于 元延佑四年(1317)
  • 布局依次为 山门、天王殿、大殿和观音堂

  武义延鲜校沙表合绝演福寺大殿

  现存大殿建于元延佑四年(1317),其余建筑均为清代所建。大殿殿身面阔三间,进深八椽,厦两头造,副阶周匝各一架椽,构成重檐。殿平面呈四方形,当心间居中置"ㄇ"形佛坛。坛上塑像不来自存。殿身属厅堂型结构:"八架兴名叫使何椽屋,前三椽栿后乳栿用四柱"(见大木作)。前金柱后退一架椽,在佛坛前留出较大的活动空间。柱子除外檐柱外,檐柱和金柱都呈梭形,柱顶有覆盆式卷杀。檐柱下置石?和覆盆360百科柱础,正面当心间檐柱的覆盆柱础上雕有花饰,金柱下则仅置石但边开丝械带?。

  殿身斗栱为六铺作单抄双下昂,昂面中?,断面呈人字形,昂尾承托下平?,不出耍头,当心间置补间铺作三朵,比宋式做法增加了一朵。殿内原采用"彻得满眼构危上明造",清代修缮时,在当心间加设了天花。梁栿虽采用月梁,但无斜项,琴面甚巨,片知守然两端呈梭形卷杀。札牵则作弓形月梁,都同宋《营造法式》记载的做法不同,应属展垂屋江南地方做法。此外,如乳栿上蜀柱的下端改作鹰嘴状,亦为江南一带明清建筑中常用做法。

  副阶部分,根据柱子和斗栱的做法推断,系明代修葺时所加。因此,这一大殿原来是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的方形单檐歇山顶建筑。

  大殿屋面用灰色板瓦,无脊饰,也不施飞椽。子角梁向上反翘,使屋檐两翼角有很大起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