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遗址

2023-02-21 04:56:42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澳大利亚哺乳久病动物化石遗址是澳大利亚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化石遗址。考古学家在这里采集到已经灭绝的巨袋鼠化石52具;在洞中发现了袋狮骨骼化石,此化石保存得相当完整。后来,考古学家又在这里先后发现了几万块袋情统议具严须大狮下颚骨和头骨化石,同时还发现了针鼹、鸭嘴兽以及鸟类、爬虫类的骨骼化石。其中有的骨骼化石长达2米,依然在洞穴中保存着。遗址群中最早的化来自石可追溯到28万年前,这处化石遗址提供了澳大利亚远古时代重要的生态环境资料,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 中文名称 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遗址(里弗斯雷和纳拉库特)
  • 外文名称 Australian Fossil Mammal Sites(Riversleigh / Naracoorte)
  • 编号 698
  • 所在地 澳大利亚里弗斯利的和纳拉库特
  • 保护情况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自然遗产

基本资料

案们西如阻久的且  遗产名称: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遗址(里弗斯利/纳拉库特)

  Australian Fossil Mammal Sites (Riversleigh/ Naracoorte)

  入选时间:1994年

  遴选依据:自然遗产(vi讲行轴ii)(ix)

  地来自理位置:S19 01 60 E138 40 00(里弗斯利)

  S37 02 360百科50 E140 48 00(纳拉库特)

  遗产面积 : 10,326 ha

  遗产编号:698

遗产描述

  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遗址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澳大利亚北部的里弗斯利 (Riversleigh)及南部的纳拉库特 ( Naracoorte),南士底权早汽言宣棉脚夜北两地相距约两千多千米。里弗斯利位于昆士兰州芒特艾萨(Mount Isa)市西北约225千米,面积约100平方千米安经石。纳拉库特位于南澳大利亚州阿德莱德市东南约360千米车程,这里地处平原地区,有斯顶许多平行于现代海岸线的海岸沙厚孩促城发查例烧推名蒸坝隔断,面积仅约3平方千米。在这两处所挖掘到的化石不仅数量可观且都相当完整。其中里弗斯利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哺乳类动物化石发掘地之一,其大多是活动于中新世及上新世时期的动物,而在纳拉库特所发现的化石中,有分类仍存活于父轴逐烟流现今的澳大利亚境内。这两地完整地呈现澳大利亚特有谈穿动物群的演辣格化关键时期,是一处极珍贵的化石遗址。

澳大利亚世界遗产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1994年根据自然遗产遴选依据标准(viii)(ix),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遗址(里弗斯利/纳拉库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自然遗等杀两立调故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遴选依据标准(viii):

  这些化石沉积物是代表地球历史主要阶段和包括生命记录的杰出例子。里弗斯利提供了从渐新世到中新世,跨越1000万至3000万年前的特算群罗殊且在许多情况下是独特的哺乳动物组合。这些组合记录了栖息地从潮湿的低地雨林到干燥的确查般胞亲院测品军皇桉树森林和阔叶林地的变化,并为许多独特的现存哺乳动物类群提供了第一个化石记录,如有袋动物围号外否扩内确行正鼹鼠和羽尾负鼠。从维多利亚纳拉库特化石洞中发现的这些化石,保存了较近代陆生脊椎动物的杰出记录。这为我们了解从中更新世到现在(53万年前到今天)地球历史的重要时期打开了一扇窗,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气候发生了巨大变化。

  遴选依据标准(ix):

  这早办构两个地点都提供了世界上最孤立的大陆之一动物群进化的关键阶段的补充证据。现代澳大利亚哺乳动物谱系的历史可以通过这些化石沉积触足样图评汽厂物来追溯,因此,人们对现存哺乳动物及其群落的保护状况有了更好的了解。

  在里弗斯利,哺乳动物化石组合表明了从渐新世到中新世,从湿润的低地雨林到干燥的桉树森林和阔叶林地的栖息地得世花群哥武鸡根变化,也表明了占据干旱的澳大利亚大多的数哺乳动物在雨林中的起源。存在于纳拉库特的脊椎动物物种为理解它们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提供了关键线索,其中包括保存完好的澳大利亚冰期巨型汗酷束档动物(巨大的、现已灭绝的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比如神秘的已经灭绝的有袋动物狮子(Thyloc思赵肉却只微粒oleo carnifex垂燃具械代际胶千字论)。这里也有现代物种,包括袋獾(Sarcophilus harrisii)、塔斯马尼亚虎(Thylacinus cynocephalus)、沙袋鼠和负鼠;胎盘哺乳动物,包括老鼠和蝙蝠;还有蛇、蜥蜴、青蛙和乌龟。纳拉库特的集合跨越了人类到达澳大利亚的可能时间,因此在帮助解开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方面具有额外的价值。它们突出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澳大利亚哺乳动物的影响,包括现在已经消失的巨型动物。

评价

  位于东澳大利亚北部和南部的里弗斯利和纳拉库特排在世界十大化石景点之列。它们极有力地代表了澳大利亚珍稀动物群的各个进化阶段。 里弗斯利及纳拉库特分别位于东澳大利亚的北部及南部,是全球排名前十大的化石发掘地之一。在这两处所挖掘到的化石不仅数量可观且都相当完整。其中里弗斯利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哺整罪犁臭乳类动物化石发掘地之一,其大多是活动于中新世及上新世时期的动物芝欢己,而在纳拉库特所发现的化石中,有风类仍存活于现今的澳大利亚境内。这两地完整地呈现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群的演化关键时期,是一极珍贵的化石遗址。

遗产简介

  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遗址,位于南澳大利亚州的纳拉库特和昆士兰州的里弗斯利。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乃犁脚。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浆担燥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考古发现

  1969年8月,考古学家在纳腊库特里附近的维克特利亚溶腿钻微洞中,首先发现了比较完整的袋狮骨骼化石。后来,考古学家又在这里发现了几万块袋狮头骨和下颚骨化石,同时还发现了鸭嘴兽、针鼹和鸟类、爬虫类的骨骼化石。有的骨骼化石长达2米,至今仍保存在洞穴中。

  考古学家在里弗斯利,发现了完整的袋狼化石。袋狼曾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肉食类哺乳动物,1936年后绝种。另外,在这里还发现了蝙蝠、昆虫和一些植物的化石。

  化石证明,沙漠地带在5000年前曾经生长着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并且存在过巨大的淡水湖。从那以后,澳大利亚大陆向赤道方向移动,气温逐渐上升,最终导致湖泊、泉水干涸。

  里弗斯利正在修建"自然遗产中心",预计将花费1.1亿澳元。中心建成后,将保存和展览从这里发掘出的各种化石。

考古发掘

  纳拉库特山洞洪积世的化石于公元1859年被一个叫泰内森的人首次披露,他相信在澳大利亚找到了圣经里"大洪水"的证据。当时在英国、在欧洲正在进行着一场有关进化论和上帝创世论的激论,此处化石遗址发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公元1980年斯特林教授描述了自斯贝西蒙山洞发现的谜一般的有袋类"狮子"的遗骨,这引起了科学组织的些许兴趣,但更深的研究并没有进行。公元1963年~公元1964年南澳大利亚的洞穴探测组织在海斯泰山洞采集到已经灭绝的巨袋鼠三个亚科的52具化石,随后更多的化石在佛克斯山洞被发现,所有的化石都被保存在南澳大利亚博物馆里。此时古生物学者罗德·威尔士和洞穴探测组织的成员开始对岩洞进行更细致的搜寻,以求发现更多化石。

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

  公元1969年幸运之神来临了,卡特莱尔和威尔士发现了维克多利亚岩洞的扩展地带。他们穿过一系列山洞和其通道,发现了一个有着成千上万脊椎动物化石的山洞。如今这处遗址被称作化石洞。公元1971年发掘继续进行,加尔布里斯和瑞特穿过距化石洞几百米远的狭窄的通道,发现了两处化石遗址,后来这些发现一本期刊作了专门报道。

  公元1969年下半年开始在佛林德斯大学学者罗德·威尔士的指导下对化石洞进行发掘。罗德邀请了当时在阿德莱德大学地理系的凯文教授进行地理探测,确定岩洞和化石的年龄,这项工作直到今天仍在进行。

考古意义

  遗址群可追溯到公元前280000年以前,提供了澳大利亚前欧洲时代和更新世晚期无与伦比的有关环境和生态方面的记录,其中包括保存完好的澳大利亚冰河纪巨型动物(巨大的、已灭绝的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的化石,也包括一些近代生物的化石,如蝙蝠、蛇、鹦鹉、龟、老鼠、蜥蜴和青蛙等。化石包括一些完好无缺的头盖骨,最纤细处也没有遭到损坏。专家认为岩洞经过千百万年的积累,最终沉积物挡住了它的入口。另外两处化石遗址自冰河期就没有人动过。实际上所有已知岩洞化石遗址都经历了类似的形成过程,并含有脊椎动物的化石或亚化石。正在进行的发掘和研究表明一些岩洞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另外一些也可能有某些联系。研究取得进一步突破的可能性极大。

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遗址

  哺乳动物化石最多的地区之一

  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群,是全球排名前十大化石发掘地之一,完美地展示了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群的各个进化阶段;是显示地球新生代物种演化历史主要阶段的典型实例;也是显示生态和生物持续演化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典型例证;同时也是过去的生物同今天留存的物种群相联系的纽带。它们极有力地代表了澳大利亚珍稀动物群的各个进化阶段。化石遗址向人们揭示了古澳大利亚的气候与环境,揭示了澳大利亚近2500万年里有袋动物的进化史,从而受到世界的瞩目。

  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群是全球渐新世至中新世哺乳动物记录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渐新世至中新世的哺乳动物化石最多的地区之一。这些记录的价值在于,能够把1500-2500万年以前时期的群系,同上新世和更新世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现代群系联系起来。此处有许多第3纪中期和晚期哺乳动物群系的特例,它们生活在世界上哺乳动物演化历史上最独特并且最孤立的大陆上。化石地点群北部的里弗斯利的化石在坚硬而粗糙的石灰岩中分布广泛,这些石灰岩形成于富含碳酸钙的淡水湖中。这些化石记录了至少2000万年哺乳动物演化的信息。它不仅记录了许多现存哺乳动物的特有种,例如袋鼠和羽尾负鼠,而且记录了许多其它孑遗物种和现在已经灭绝的澳洲哺乳动物,如袋狮。在里弗斯利,各种各样的沉积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里的环境,如何由一片富庶的雨林演变成为半干旱的草原,以及居住在此地的动物是如何随之演变的。

  揭示了脊椎动物的进化

  这里的大量化石由于长期浸泡在富含石灰质的水池中,外面裹着坚硬粗糙的石灰石。这些化石揭示了至少2000万年来脊椎动物的进化过程,为许多活着的动物,如袋鼠和羽尾鼠提供了最早的记录。同时也证明澳大利亚曾生活过一些其他独特的、现已灭绝的哺乳动物,如袋狮。

  里弗斯利的物种的多样性早已促使人们去探求当地的环境是如何由茂密的雨林转变为半干旱草地的,而且生活于此的动物们又是如何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批化石的发现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澳大利亚的新生代中期脊椎动物的多样性:有1500万年历史之久的单孔目动物(鸭嘴兽和针鼹)至今尚存,为这个极其丰富的哺乳动物种群提供了最新的信息;有辨别出了袋狼的化石;还有胎盘类哺乳动物(以35种以上的蝙蝠种类为代表)。

遗产保护

  公元1969年10月,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干预下,纳拉库特岩洞和化石洞开始对外开放,并于公元1971年修建了通向岩洞旅游路线,公元1975岩洞被重新命名,叫做维克多丽亚岩洞。公元1979年观光者中心和图书馆成立并对外开放。近二十年来,约138平方米的沉积物和骨头从化石遗址被发掘出来,约5000吨重,化石洞占了4%。

澳大利亚哺乳动物化石遗址

  已发掘了5200件馆藏品,相对于庞大的资源来说,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若非一小部分沉积物被从表层移走,岩洞会依旧保持着其特有的古朴风貌。维克多丽亚岩洞的更新世脊椎动物的化石无论含化石的沉积物上来说,还是从动物区系的多样化程度上来说,都称得是澳大利亚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化石遗址。

化石介绍

  化石(Fossil)存留在岩石中的动物或植物遗骸。通常如肌肉或表皮等柔软部分在保存前就已腐蚀殆尽,而只留下抵抗性较大的部分,如骨头或外壳。它们接着就被周遭矛尔物任季混随格陆这庆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取代。许多化石也被覆盖其上的岩石重量压平

  化石,经过自然丰于油围静蒸突齐识由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和他们的生活遗迹

  简单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时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质分解径同小已玉房界顾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来自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的生物遗体、遗迹就称为360百科化石。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