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留针

2023-02-05 11:06:10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留针法,又称停针法,置针术。《灵枢》八十一篇负怎拉六点三中,其间言及留针之文,有29条。如《本输》篇:"春取中络脉诸荥大经分肉之间,甚者深取之,间者浅取之;夏取诸腧孙络肌肉皮肤之上;秋取诸合,余如春法;冬取诸井诸腧之分,欲深而留之,此四时之序。"所谓留,就是进针以后,将针留置在穴位内,让其停留一定时间后再出针。停留其间,可以不行针,来自静置久留,也可以适当施以各种手法,主要依据病情而定。

  • 中文名称 留针
  • 属性 针灸学名词
  • 别称 停针法,置针术
  • 作用 可增强和延长针刺效应

定义

  当毫针刺入腧穴,行针得气并施以或补或泻手法后,将针留置在换引均穴内一定时间者称为留针。

操作方法

  一、静留针法:将针刺入腧穴后,不行针,让其安静、自然地留置穴内,静留以待气至。

  二、动留针法:将针刺入腧穴先行针待气至后,留置一定时间,或在留针中间再施以手法,行针后复留针,叫动留针商异秋功孩书沿法。本法主要用于针后气不至者,可时动针,时留针,直至气至,气不至,无问其女先热规磁数,延长行针和留针时间,直内括白影师突示写到气至后出针。

  三、提留针法:将针由深部提至浅部,留置于皮下,过一定时间后出针,叫提留针法。

临床来自应用

  一、留针以候气:进针后气不至,留针片刻,具有候气,待气而至的作用。候气时,可以安静等待,也可以间歇运针,施以各种催气手法,直到气至。

  二、留针以调气:进针得气后留针一定时间,有调气、行气作用,使过盛、360百科不足的经气进行自我调节的。气不至者留针可使气至,气已至者留针可使邪去,这种双向调节作用,往往在调气留针中可得到发挥。

  三、留针以逐邪扶正:留针有去除阳邪、阴邪,使谷气至而扶正逐邪的作用。

  四、留针可协助补泻:虚寒留针,可补虚进阳;实热留针,可清热泻实。

注意事项

  一、留针要辨证而施:因病、因人、因季节根据腧穴特性确定留与不留,留长留短,留深留浅。以病而论,刺急脉宜深而留,刺缓脉宜食印批围浅而留少,刺涩脉宜随其逆顺源映而久留。以人而论,体质肥壮者,宜深而久留;消瘦者,宜浅而留短。以季节而论,春夏宜刺浅而留短,秋冬宜刺深而留长。个杆亲由集章静态半以上《灵枢》的论衣苗责模处境变事述,可供参考。关键是刑解日根据病情、针下是否得气和补泻需要来决定留针时间。留针时间,短则3~5分沿仅英找钟,长则1~2小时,如有需要可销段语资飞一前渐用皮内针等留针1~2天。

  二、婴幼儿肉脆好动,可一日针刺数次,不宜留针。瘦弱如皮包骨,气血两虚者,留针宜浅,时间宜短,久留易引起气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