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叶灌木或多年生草本,常被丁字毛或单毛,稀无毛。奇数羽状复叶,稀3小叶或单小叶,小叶全缘,先端常来自有芒尖,托叶担万距架阳代小,有刚毛状小托叶。总状花序腋生;萼5裂;雄蕊两体,药隔顶端常有腺体。果开裂。
- 中文学名 木蓝属
- 拉丁学名 Indigofera L.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木兰纲
简介
属中文名:木蓝属
属拼音名:mulanshu
异想法神利 属拉丁名:Indigofera
中国植物志:40:239
落叶灌木或多年生刑执命检裂认袁草本,常被丁字毛或单毛,稀无毛。奇数羽括态地身势铁景职必南状复叶,稀3小叶或单小叶,小叶全缘,先端常有芒尖,托叶小,有刚毛状小托叶。总状花序演燃别复证印腋生;萼5裂;雄蕊两体,药隔顶端常有腺体。果开裂。
基本内容

绍原供满模读运支二 木蓝属IndigoferaLinn.
灌木或友为有换远古草本,稀小乔木;多少被白色或褐色平贴丁字毛,少数具二歧或距状开展毛及多节毛,有时被腺毛或腺体。奇数羽状复叶,偶为掌状复叶、三小叶或单叶;托叶脱落或留存,小托叶有或无;小叶通常对生,稀互生,全缘。总状花序腋生,少数成头来自状、穗状或圆锥状;振品协落验亲除细陈渐苞片常早落;花萼钟状或斜360百科杯状,萼齿5,近等长或下萼洲早肥密限磁记完法条齿常稍长;花冠紫红色至淡红色,偶为白色或黄色,早落或旗瓣留存稍久,旗瓣卵形或长圆形,先端钝圆,微凹或具尖头,基部具短瓣柄,外面被短绢毛或柔毛,有时无毛,翼瓣较狭长,具耳,龙骨瓣常呈匙形,常具距突与翼瓣钩连;雄蕊二体,花药同型,背着或近基着,药隔顶端具硬尖或腺点,有时具髯毛,基部偶有鳞片;子房无柄,花柱线形,通常无毛,柱头头状,胚珠1规司笑派局曲候至多数。荚果线形或例巴老房年然来需念圆柱形,稀长圆形或卵形或具4棱,被毛或无毛,偶具刺,内果皮通常具红色斑点;种子肾形、长圆形或近方形。
严原本属模式种:IndigoferatinctoriaLinn.
分布及应用

约80来自0种,广布亚热带与热带地区,以非洲占多数。我国有81种,9变种。
本属植物可供观赏、绿肥、饲料、染料或药用。但有些种则具毒性。
木蓝简介
【异名】槐蓝(《本草音约照次打妒解绝连拾遗》),大蓝、大蓝青(《生草药性备要》),水蓝(《岭南采药录》),小青、印度蓝(《中国树木分类学》),青仔草、野青靛(《福验值抓建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木蓝的叶及茎。

【植物形态】木蓝
直立灌木,高40~60厘米。小枝被银白色短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3~5厘米;小叶通常9~13片。对生,卵。枚矩圃形或长椭圆员给交附因记余代针形,长1.5~1.8厘米,全缘,披有丁字形毛,叶干时带蓝黑色。总状花序,疏松却培组款,近无梗,长1.6~3.5厘米;萼小,斜形,美抗级分固位银白色,上部5齿裂,齿牙与萼筒等长;花冠蝶形,红黄色,旗瓣圆形至矩形,翼瓣卵圆形,括微与龙骨瓣相连,龙骨瓣匙形,爪上有一距;雄蕊10,2束;子房无柄,花柱短,内弯,柱头头状。荚果长约2.5厘360百科米,无毛。种子8~12枚,不为念珠状。
野乐京茶汉伤制图物首巴生或栽培。分布于山东、江苏、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更吗季即层充、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大靛根)法花法世映岁越字活秋致以及叶的加工制成品变社练聚花项状(青黛、蓝靛)亦供药用,各科进妒均差详专条。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两无脚五纪变均迫全怎全草含靛甙,水解后生成3-羟基吲哚,此成分氧化生成靛败。种子含多糖。
【性味】苦,寒。
①司早微究《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寒。"
②《福建中草药》家省称民啊始专:"微苦,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去瘀止血。治乙型脑炎,腮腺炎,目赤,疮肿,吐血。
①《生技针亚斤专化草药性备要》:"消疮肿,去瘀生新。""叶治眼热膜,吐血。"
②《福建中草药》:"清热解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选方】①预防乙型脑炎:木蓝鲜枝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每三天一次,连服数次。

②治乙型脑炎:木蓝鲜全草二至三两,水煎服。
③治腮腺宪践翻简求低轮炎:木蓝鲜全草一两,水煎服;另用木蓝鲜叶和醋捣烂绞汁,涂评抹患处。(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相关研究
豆科过需响盐排绿肥是指能利用野生或栽培的绿色植物作肥料的豆科(Fabaceae)植物。木蓝属(IndigoferaLinnaeus) 是豆科中较大的属,全世界约700种,广泛分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要集中于热带非洲。中国有80 种,主产中国西南部及南部。木蓝属植物是很好的固 氮植物,也是较好的绿肥和饲料植物。由于木兰属植物分布广,繁殖力和生活力特别强,地下部分的根瘤菌固氮作用强,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均能增强土壤肥 力,还能改良士壤结构,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变生态 环境,在退耕还林、山川绿化中将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关于木蓝属作为绿肥已开展了一些研究,对其水土保持的研究较多,而有关木蓝属的营养元素品质评价还鲜见报道。中国南方木蓝属11份绿肥作材料,测定其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并分析其培肥价值,以便为热区绿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采自海南、广西、福建6种11份木蓝。物候期均为开花期。

1.2方法
1.2.1样品采集和处理野外采集木蓝的地上部分,用百分之一天平现场称重,记录鲜重和物候期,装于细网状样品袋中,置于通风处。将所采集的绿肥鲜样杀青
后烘干,粉碎过1mm的筛,然后装瓶备用。
1.2.2样品成分分析N、P、K的测定称取2.0000g左 右烘干样品,H2SO4-H2O2消煮后,N采用靛酚蓝比色法,P采用钼锑抗比色法,K采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8]。
Ca、Mg、S、Fe、B、Mn、Cu、Zn、Mo、Cd、Pb、Cr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上述各成分含量(质量分数)均以烘干样的重量(质量)为基数。
1.2.3绿肥品质评价标准按全国有机肥料品质四要素分级标准(见表2)和全国有机肥料品质总分分级标准进行参试样品的品质评价。
2 结果与评价
2.1木蓝属11份植物的大量元素含量水平与绿肥品质
综合评价
对试样的测定结果(见表4)表明,11份木蓝都富含N、P、K。11份木蓝属的N含量在1.70%~4.67%之间,达到氮素标准含量的中上等水平,其中毛木蓝的N含量在1.70%~1.90%之间,铺地木蓝的N含量在1.94%~2.24%之间,木蓝的N含量在2.67%~4.01%之间;P含量在0.15%~0.46%之间,达到磷素标准含量的中下等水平,其中毛木蓝的P含量在0.15%~0.21%之间,铺地木蓝的P含量在0.21%左右,木蓝P含量在0.24%~0.46%之间;K含量在0.70%~2.57%之间,达到钾素标准含量的中等水平,其中毛木蓝的K含量在0.70%~1.17%之间,铺地木蓝的K含量在1.89%~ 2.04%之间,木蓝K含量在0.86%~2.08%之间。数据显示,在供试的11份木蓝属材料中,木蓝、假大青蓝、假蓝靛、尖叶木蓝品质都较好,属于二级有机肥;其次是铺地木蓝,属于二级或三级有机肥;毛木蓝属于三级有机肥。可见,从绿肥的角度上来看,木蓝属植物作为绿肥施用将会对培肥土壤有着较好的作用。
2.2木蓝属11份植物的中量元素含量水平11份木蓝中量元素含量的分析结果如表5,11份木蓝的Ca、Mg、S都很丰富,其中Ca含量在6.34~23.79g/kg之间,以毛木蓝(2)最高、木蓝(1)最 低,Mg含量在0.02~1.23g/kg之间,以假大青蓝最高、铺地木蓝(1)最低,S含量在0.52~6.76g/kg之间,以铺地木蓝(2)最高、木蓝(1)最低。
2.3木蓝属11份绿肥的微量元素含量水平通过对木蓝属11份热带绿肥微量元素Fe、B、Mn、Cu、Mo、Zn的测定。11份木蓝绿肥都含有微量元素Fe、B、Mn、Cu、Mo、Zn。其中Fe含量在27.05~ 891.93mg/kg之间,以假大青蓝最高、木蓝(1)最低B含量在10.42~41.61mg/kg之间,以假大青蓝最高、木蓝(4)最低,Mn含量在23.86~612.22mg/g之间,以假大青蓝最高、尖叶木蓝最低,Cu含量在1.53~38.41mg/kg之间,以木蓝(4)最高、毛木蓝(2)最低,Mo含量在0.04~7.25mg/kg,以毛木蓝(2)最高、木蓝(3)最低,Zn含量在23.15~95.93mg/kg之间,以假大青蓝最高,木蓝(2)最低。
2.4木蓝属11份绿肥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水平重金属是构成环境、蔬菜、食品污染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威胁。防治和监测重金属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木蓝属11份热带绿肥重金属元素Cd、Pb、Cr的测定,11份木蓝Cd、Pb、Cr重金属含量比较低,这说明木蓝属绿肥是一种安全的有机肥料。
3 结论
(1)由于豆科绿肥的固氮作用,在11份木蓝中绿肥养分丰富,特别是N、K含量较高,N含量在1.70%~ 4.67%之间,达到氮素标准含量的中上等水平;P含量在0.15%~0.46%之间,达到磷素标准含量的中下等水 平;K含量在0.70%~2.57%之间,达到钾素标准含量的中等水平。
(2)11份木蓝属绿肥都富含中量元素(Ca、Mg、S)和微量元素(Fe、B、Mn、Cu、Mo、Zn),重金属含量比较 低,是一种安全的有机肥料。
(3)根据综合评价,在11份开花期的木蓝属中,木蓝、假大青蓝、假蓝靛、尖叶木蓝品质都较好,属于二级有机肥;其次是铺地木蓝,属于二级或到三级有机肥;
毛木蓝属于三级有机肥。可见,从绿肥的角度上来看,木蓝属植物培肥土壤的作用较明显。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种子植物名录.云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
[2]俞艳春,文定良,罗心平,等.接种根瘤菌对豆科绿肥的固氮效果研 究[J].云南农业科技,2006,(2):21-22.
[3]唐世荣.超积累植物农业环境与发展,1996,49(3):14-18.
[4]张万安,张纯祖,周芝听.优良野生牧草—宜昌木蓝[J].中国草地, 1992(5):79-80.
[5]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四十一卷被 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豆科三蝶形花亚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5:159-161.
[6]蒋雪林,吴德敬,吕云青.优良旱地绿肥—铺地木蓝及其综合利用.广西热作科技,1994,(1):47-50.
[7]徐礼生,陈乃东,周守标,等.安徽木蓝属植物的开发利用中国林副特产,2007,(1):64-66.
[8]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107-312.
[9]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有机肥料资源[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42-43.
- 上一篇: 百度2010年度网络沸点
- 下一篇: 木蓝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