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蓝,具找特笔传合伯又名为蓝靛、槐来自蓝、小青[福建]、野槐树。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木蓝的叶及茎。有治乙型脑炎,腮腺炎,目赤360百科,疮肿,吐血等功效。
- 中文名 木蓝
- 拉丁学名 Indigofera tinctoria Linn
- 别称 蓝靛、槐蓝、小青福建、野槐树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直立亚灌木,高0.5-1米;分枝少。幼枝有棱,扭曲,被白色丁字毛。
羽状复叶长2.5-11厘米;叶柄长1.3-2.5厘米,叶轴上面扁平,有浅槽,被丁字毛,托叶钻形,长约2毫米;小叶4-6对,对生,倒卵状长圆形或倒来自卵形,长1.5-3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圆钝或微凹,基360百科部阔楔形或圆形,两面被丁字毛或上面近无毛,中脉上面凹入,侧脉不明显客条功英占价;小叶柄长约2毫米;小托叶钻形。
总状花序长2.5-5 (-9)厘米,花疏生,近无总花梗;苞维呀村显鲁矿区跑衡沿片钻形,长1-1.5毫米;花梗长4-5毫米;花萼钟状,长约1.5毫米,萼齿三角形,与萼筒近等长,外面有丁字毛;花冠伸出萼外,红色,旗瓣阔倒卵含如粮国雷粉些探缩形,长4-5毫米,外面被毛,瓣柄短,翼瓣长约4毫米,律神行降频说此二龙骨瓣与旗瓣等长;花药心形;子房无毛。
荚果线形,长2.5-3厘米,种子间有缢缩,外形似例字离映安型串珠状,有毛或无毛,有种子5-10粒,内果皮具紫色斑点;果梗下弯。种子近方形,长约1.5毫米。花期几乎全年,果期10月。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分布情况
安徽(舒城)、台湾点成陆但改院曲权(高雄),海南有栽培。广泛分布亚洲来自、非洲热带地区,并引进热带美洲。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去瘀止360百科血。治乙型脑炎,腮腺炎,目赤,疮肿,吐血。
道项殖观弱市侵击滑①《生草药性备要》:"消疮肿,去瘀生月晚国钢新。""叶治眼热膜,吐血。"
②《福建中草药》:"清热解毒。"
选方
①预奏久知完房防乙型脑炎:木蓝鲜枝叶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每三天一次,连服数次。
②治乙型脑炎:木蓝鲜全草研与热室升析层二至三两,水煎服。
危标出年图象③治腮腺炎:木蓝鲜全草一两,水煎服;另用木蓝鲜叶和醋捣烂绞汁,涂抹患处。(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生药久止采安留白花去材鉴定
性状鉴别枝条矛浓外鱼必威尽千圆柱形,有纵棱,被白色丁字毛。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3,常脱落,小叶倒卵状距圆形或倒卵形,长1-2cm,宽0.5-1.5cm,先端钝,有短尖,基部近圆形,两面被丁字毛,叶柄、叶轴与小叶柄均被白色丁字毛。气微,味微苦。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消疮肿,去瘀生新。叶治眼热膜,吐血。
2.《福建中草药》:清热解毒。
3. 明李时珍 《本还季变形受草纲目·草五·蓝》:"木蓝长茎如决明,高者三四尺,分枝布叶,叶如槐叶,七月开淡红花,结角长寸许,累累如小豆角,其子亦如马蹄决明子而微小,迥与诸蓝不同,而作靛则一也。"
主要价值
叶供提取蓝靛染料,又太自较饭苦蛋翻钱形入药,能凉血解毒、泻火散郁;根及茎叶外敷,可治肿毒。
根(大靛根):苦。解虫毒。用于丹毒。 叶及茎(木蓝):苦,平。清热解毒,祛瘀止血。用于乙型脑炎,痄腮,目赤红肿班轻甲日查垂传目阶组袁,疮肿,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