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啦资源网 http://www.fangdala.com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留得枯荷听雨声

2023-02-04 19:30:13 暂无评论 百科资料

《留得枯荷听雨声》是台湾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古远清。

  • 书名 留得枯荷听雨声
  • 作者 古远清
  • 出版社 台湾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1997年01月
  • 页数 283 页

简介

  一、本文库由台湾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合作出版,同时以繁体字及简体字两种版本行销海内外。

  二、本文库以弘扬、普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宗旨,以现代观点诠释位看分务科族速板掉口被传统文化,赋予新义及价值,力求与现代人的思想、生活紧密相扣,使当代中国人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得到启发。

  三、本文库以实现学术大众化为目标,将学术资源转化为大众的知识财富。各书兼具学术内涵及可读性,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富于智慧,情趣来自盎然,雅俗共赏。

  四、本文库以中华文化为内容,举凡与顾春采中华文化有关者均在出版之列。包括哲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典籍、宗教、民俗、文物、人物、民族、传统观念、典章制度、古迹遗址………等等,收罗极广。

  五、本文库每书约15万字左右,全书以文字为主,视需要配置图、表若干。各书之末均附主要参考文献,另视需要置附录若干种,作为补充及参考之用。

者简介

  古远清,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为武汉中南财经大学教授,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台湾版)、《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中国当代诗论50家》、《诗歌分类学》(大陆版、台湾版)、《诗歌修辞学》(大陆版、台湾版)、《与青少年谈诗》(台湾版)、《海峡两岸诗论新潮》、《海峡两岸朦敌后氢活即念啊四欢防胧诗品赏》、《台港现代诗赏析》、《台港朦胧诗赏析》、《中国当代名诗一百首(赏析)》、《诗艺白题》、《文艺新学科手册》、《〈呐喊〉〈彷徨〉探微片解势获唱抗剧香当》《台港澳文坛风景线》。曾多次赴香港以及台湾、澳门等地进行学术交流。

  中华文库序

  合作出版中华文库缘起

  编辑说明

  作者序

  引 论

  诗词魅力的具体表现

  诗词魅力的构成因素

  诗词魅力的生成动因

  第一章 诗(词)品与人品

  "有血痕"与"无墨痕"

  "诗如其人,不可不慎"

  "鸟激则能翔青云来自之志"

  第二章 诗的寻找

  "我要寻诗"与"诗来寻我"

  "灵犀一点是吾师"

  行万里路,写旅游诗

  触类旁通

  从"隔墙诱竹"说开去

  第三云着否解章 诗词的意境与意象

  情与景会,意与象通

  意象的种类

  诗词中的"蒙太奇"

  第四章 诗词的想象和夸张

  飞腾吧!想象的翅膀

  "险觅天应闷,狂搜海欲枯"

  "精言不能追360百科其极"

  "无理而妙"

  第五章 诗词的风格

  "天风浪浪,海山苍苍"

  词情蕴藉,文气疏宕

  "子弹在枪膛里的沉默"

  "花非花,雾非雾"的朦胧美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

  "褪却红衣学淡妆"

  从"诗有别趣"谈起

  五色纷披,各呈异彩

  第六章 诗词的技法

  "花中之花,蜜中之蜜"

  凝炼的情节与精巧的构思

  触景生情与移情于景

  诗的环境氛围描写

  "宜实而不泥乎实"

  工于发端

右委移责背底  "行文看结穴"

  诗的节奏感

  第七章 诗词的修辞

  五官开放的通感现象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

  近取譬与远取譬

  托事于物,触物起眼套导兴款液白岩格站程

  "好花也得绿叶扶"

  有点有染,点染结合

  指物借意,借字寓意

  诗外与止双似际词的对仗

  互文见义

亲右场从现世停  回环动听的叠字

水己力感今太  第八章 诗词的语言

  诗的"通"与"不通"

  "绘声":诗的音响描写

  "绘色":不亚于苏绣妙手

  诗眼:窥视神府的窗口

  数字入诗妙趣生

  光华闪耀的警句

  有如向导的问句

  "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