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邮政历史展品,是指由经官方、地方或私人邮政机构传递的以及与这些机构有关的素材组成。此类展品应当着重表现邮路、邮资、戳记、应用及邮政的其他方面、邮政业务、特殊职能和邮消构销候够活朝政业务发展史相关的活动。
- 中文名称 邮政历史展品
- 外文名称 邮政历史展品
- 反映 信件或其他需邮寄物品
- 组成 私人邮政机构传递的有关的素材
- 表现 邮路、邮资、戳记相关的活动
基本信息
前FIP邮政历史委员会主席丹佛斯·沃克先生对邮来自政历史集邮的解释是:邮政历史集邮应该反映信360百科件或其他需邮寄物品,从寄件人交由邮政机构或其代理机构时起,至信件或其他需邮寄物品由邮政机构或其代理机构交至收件人止,在此时期内邮政机构对其的处置,或另一种安排方法(如死信或信件被盗)的历史 。
原则
邮政历史邮集可以包括实寄的封片和信札(这里的信札并非指信件那业内容本身,而是指那些史前邮品和那些由信件本身折叠邮寄邮品)、实寄的邮政用品、信销票和其他复合邮品(实寄的包裹封面、收据、回执等)。
邮政历史展品素材的有效信息应该是那些有官方、地方或私人邮政机构或其代理人在实寄的邮品上盖销、划销、手工书写的邮戳、图记、符号或文字,用以说明或表示邮资、邮路、邮前示红政业务或其他邮政方面的信息。素材的无效信息是指实寄的邮品全物端级层备冲维在进入寄递过程之前被添加到上面的图文和广告之类标记,以及寄信人、收信人和集邮家加盖的图章,因为这些信息并无任何邮政意义。一部戳记(邮戳邮集)的注释不应包括"邮票"这一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戳记展品中不能使用邮票上的邮戳。一部戳记展品应该表示在封片上的戳记,并且这样展示应获得比在一枚邮票上或封片局部上(剪片)的邮戳更高的评价。
邮政历史邮集除了上诉所提及的主要素材之外,还可以包括一定数量的辅助素材:八英同时期的(被研究和展示时期的)邮政公告、时间表,原始的邮路地图、邮资表、邮政法令,地图(手绘)、复制邮戳的手半轻各绘图、封片背面的复印件(尺寸是原件的75%以下,不应每一件封片均有复印件) 。
展示方法
①邮政历史邮集的主题可以包括:
⑴邮季坚以育阿章格蒸维控是票史前的邮政业务岩演善社细;
⑵本地、地区、国内或国际邮政业务的发展;
⑶邮资;
⑷邮路;
⑸邮戳;
⑹军事邮件、野战邮政、围城邮件、战俘邮件、来自非军事和军事集中营邮件;
⑺海运/内陆水运邮件;
⑻铁路邮件;
⑼各种形式的流动邮你士集热安北局;
⑽遇难邮件;
⑾检疫邮件;
⑿检查邮件;
⒀欠资邮件;
⒁邮件的自动化;
360百科⒂代理运输商的戳记;
⒃公事、免费邮件。
②一部邮政历江不盟红更打罗伟教担史展品通过对其中集邮烈动队跑统片脸西谁按船素材的分析,应表现并说真践简神音明某中或某几种邮政业务的发展过程或运作方式,微害款希我着美邮政规章的实施,以及集邮素材或邮戳的使用情况的学习和分类,以次阐明该展品的主题。这一原则适用于自由组织的邮政业务开办以来的所有展品。反映邮政的情况,说明邮政目的是邮政历史邮集的本质。
③邮政历史展品可以根据时间顺序、地理区域(如地区或国家行政区)、传递方式、业务类型或参展者认为适当的其他任践丝你好丝输必跑载记何方式进行编排。参展者应避友段免展出大量重复的类似素材洋营关层,避免在可能之处出现光般耐输据计货过巴大幅度的时间空白。
④邮政历史邮集的研究要素:
⑴邮资:
基本的国内信函邮资的构成(通常是重量和距离);
两国之间的国际老邮资--包括转运、邮政条约或协议;
专门的业务--不同于国内投递邮资、附加费用就地投递邮资;
存局候领;
印刷品;
挂号或保价(报值);
欠资费用;
钱征河别 额外投递费用--转运但河掉与术纸五盾慢、退件费、专门投递费、快件费;
船舶或航空费。
⑵邮路:
一国之内或两娘助修抓国之间干线邮路--必然涉及多种邮政业务;
横向的、辅助的邮路--非重要邮路、村镇邮路等;
铁路--铁路和流动邮局;
海上邮路;
军事邮路;
快递邮路;
宣号异 ⑶邮戳:
官方的--邮政当局提供并使用;
地方或私人的;
使用情况--局名、时期、业务;
"学习"--使用时期、油墨颜色、邮戳式样的相似与不同,戳记的损坏和磨损。
⑷应用:
道制实做误展示带有特殊邮票、邮戳或特殊邮政信息的实寄邮品,用以说明一个普通的邮政业务或现象--特殊性的展示。
⑸参展者应该掌握的总的原则是:邮政许质么轮操面系美面动历史类展品应当最大限度地表现既有重要集邮意义的素材本身,而不应当使之看上去好像是一部邮政历史专著的手稿 。
展示范围
收集邮政历史比其他一些集邮领域更加困难,在多数情况下,它的范围很大,一个封片往往适用于许多邮政历史的主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来研究一个邮政历史主题的邮品是大量的,多数邮政历史邮集应该包括许多邮品,并且这也为收集者的大量个人学习创造了条件。邮政历史邮集往往是"选粹性"的,它可能是一个大的故事的中一小部分或最精彩的部分。
①宽范围--主题是"综述":
⑴地理和时间的广度:一个国家、一个重要城市的邮政史;
⑵历史意义;
⑶大范围的邮政业务。
②窄范围--主题是"选择",即对邮政历史某一方面的深入研究:
⑴时期和地域;
⑵军事/历史意义;
⑶邮政系统;
③ 宽范围的优点:
⑴易于收集;
⑵易于得高奖;
⑶易于研究和展示。
④ 宽范围的缺点:
⑴必须有极高质量的素材,这就需要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宽范围的邮集绝对不能被评审员从中挑出你缺乏某一最为重要或最为珍贵的邮品。整个邮集必须是该收集领域精品的集锦。
⑵难于展示集邮深度和"个人研究";
⑶细节上拓展不易,难于"处理"。
⑤ 窄范围的优点:
⑴成功的"处理"比较容易;
⑵容易展示集邮深度和"个人学习和研究";
⑶独特性和创造性。
⑥ 窄范围的缺点:
⑴重要性差;
⑵选题冷僻,不易引起重视;
⑶作者必须经历漫长的收集、等待和个人研究。
窄范围的邮集绝对不能被评审员在处理和拓展深度、研究水平上发现问题 。
基本原则
A.邮政历史邮集中素材的重要程度排列如下:邮资、邮路和邮政业务、邮戳;
B.邮资研究的重点:邮资的最早最晚使用、邮资的种类、特殊邮资和欠资;
C.邮路研究的重点:邮路的分布、连接中转,邮路开通和截止的时间,信件在邮路上所用时间的长短;
D.邮戳研究的重点:研究邮戳的使用起止时间、使用范围。
特殊戳记以及相同邮戳的先后不同形式是必要的,简单罗列不同地区的同一戳式是不好的处理方法 。